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37185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完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江苏省淮盐高速盐城段YC-15合同段,施工段落内含构造物8道,其中主线桥1座,匝道桥2座,中桥3座,分离立交1座,车行天桥1座。下部构造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总计13254 延米,其中1.2m,3814 延米,1.5m,2945 延米,1.8m,6495 延米。地质情况为粘土。二、 施工准备:1、 测量放样,确定护筒位置,埋设护筒。护筒埋设以前,用全站仪测出桩位中心坐标,并在桩径以外50cm处十字栓桩,以保证护筒位置准确。稳钻机前复测桩位准确性。2、 场地准备: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后,先解决场区内“三通一平”工作。对水中的钻孔桩,靠近岸边水较浅的采用草袋

2、装土围堰方法施工,水较深的钻孔桩,采用搭设工作平台下护筒方法施工。3、 技术准备:取得设计图纸后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地层结构,确立钻机类型、钻头方式、钻头型式、护筒埋置深度、长度、施工流水方向、测量控制点、放线、定点等工作。4、 材料准备:按工期要求开工日期提前做好各单质材料的市场调查、材料试验及砼配合比设计;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做好泥浆备料及调制工作。三、钻孔1、 场地垫土或平整: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若地下水位埋深0.5米,保证钻进时不受承压地下水影响而塌孔,护筒的泥浆液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值2.0米。孔口钻机座下必须垫土1.5米以上。若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5米时,则钻机座下无须垫土。2、

3、护筒埋设和沉入(1) 护筒材料采用钢板卷制,焊制成整体式钢护筒,直径1.2-2.0米,壁厚4-6mm,长度大于1.6m。灌注桩完成后,拆除护筒。(2) 采用挖掘法埋置护筒,坑的直径比护筒直径大0.4米,坑底平整,全站仪测量定位,十字线定位后下入护筒,护筒外侧用粘土分层夯实,护筒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小于5mm,护筒要垂直,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3) 护筒顶端应高于地下水位2.0m,以保证泥浆具有20Kpa的水头压力,护筒顶端应高于地面0.3 m以上。(4) 护筒上端开设泥浆溢出工或流入口,必须在开口用最优的粘土夯实,以免泥浆冲刷护筒外的土层而塌孔,并用塑料布或彩条布一同箍入粘土中并铺于泥浆槽

4、内。3、 泥浆(1) 根据本合同段地层情况,选用泥浆相对密度1.25-1.4钻进为宜。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为1.03-1.1;粘度采用16-22秒钻进,清孔后粘度应为17-20秒。静切力要求1.0-2.5Pa;砂率98%。失水率越小越好,要求小于25ml/30min。(2) 泥浆制备采用护筒内用钻头搅制,第一批孔结束后,优质泥浆考虑循环使用。(3) 随着钻进地层土质性质不同,随时调制泥浆的性能。(4) 每班开始工作时测定一次各池出口处泥浆面下0.5m处的全套泥浆指标,以后钻进时每隔2h测定一次进浆口和排浆口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几项指标。停钻过程中,每天测定一次各池闸出口处泥浆面下0.5m

5、处的全套泥浆指标。4、 钻进(1)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和维修。(2)钻机安装就位,底座和顶端要平稳,钻机转盘中心与桩中心位置偏差不该大于2cm。采用一次成孔法钻进。(3)开始钻孔时,将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接上钻杆,稍提钻杆,启动转盘,在护筒内打泥浆,开启泥浆泵进行泥浆循环,待泥浆搅好后,测定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始钻进,钻进时,开始适当控制进尺,尤其在护筒刃角脚处,应低速钻进,使该处能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选择转速正常钻进。钻至下一层软土时特别注意缩径问题,该处须反复上下钻进,以控制缩径。(4)钻进过程中经常注

6、意地层的变化,每进尺2米或在进尺速度有异常时,捞取渣样,判断土层岩性,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层柱状图核对。(5)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形、孔深、孔位、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填写检验记录。(6)终孔后,停止进尺,稍提钻锥离孔底10cm-20cm空转进行清孔,且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量值时,即可终止清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二次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浓度、泥浆中含碴量和孔壁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为灌注水下混凝土创造良好的条件,钻孔至设计高程,经过检查孔深、孔径、孔的偏斜符合要求后,将钻碴抽净,清孔应符合下列规定:孔底500毫

7、米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2%,粘度20s,灌注砼前,孔底沉碴厚度应300毫米。请监理工程师对全孔进行全面检验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安装钢筋骨架钢筋笼在工作场地分段制作,主筋与箍筋按设计要求点焊成型,外加螺旋筋点焊牢固。分段制作完毕后,运至孔口吊入孔内,并在孔口进行焊接接长。主筋接头错开70cm以上,采用搭接焊(单面焊),焊缝长度要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钢筋骨架存放平整、干燥的场地上,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粘上泥土。骨架在运输和起吊就位时保证它自身结构形状。四、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时,砼通过导管下口,进到孔底,顶托

8、隔水栓及其上面的泥浆水上升。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尽量缩短灌注时间,坚持连续作业,使灌注工作在首批砼初凝前的时间内完成。1、 导管:采用丝扣式和法兰式接头,直径250或325mm,每节长度2.0-2.6米,最下端一节长5m。壁厚大于5mm,使用前须试验密封、承压和接头抗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合格才能使用。导管吊放入孔内要居中、轴线顺直,稳步吊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导管下入孔内底端距孔底25-40cm。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淀物厚度符合规定,认真做好灌注前的各项检查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灌筑水下砼。2、 料斗:导管顶部设漏斗、料斗、溜槽,料斗和漏斗高度满足导管拆卸等操作需要,不影响

9、灌注最后阶段导管内砼柱的灌注高度。桩顶低于水面,漏斗底口至少高于水面4-6m。料斗的容积大于3m3。3、 砼灌注要点:灌注首批砼时,砼量在2.5m3以上,使导管底端埋入砼中深度不小于0.5m。灌注需连续、快速,缩短时间。灌注过程中常测孔内砼面位置,及时提升导管,导管埋砼中的深控制在2-6m。当砼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砼的冲击力当砼面进入钢筋笼1-2m后,适当减小导管在砼中的埋深,以增大钢筋笼在砼中的埋深。5、 为保证桩顶砼的质量,按设计桩顶标高加灌0.5-0.8m。同时,填写水下灌注记录。五、 灌注中途发生下列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并注意下列事项:1、

10、首批砼灌注后导管进水时,将已灌注的砼拌和物吸出,重新灌注。2、 在砼面处于井孔水面以下不深的情况下导管进水时,采用底塞隔水栓的方法,并外加一定的压力重新插入导管,恢复灌注。3、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导管堵塞时,用长杆冲捣或用振捣器振动导管。4、 浇筑砼的速度要快,一气呵成,首次浇筑应在储料仓和漏斗中,储备足够数量的砼后,剪断隔水栓吊绳,打开储料仓阀门,这时储备的砼连同隔水砼向孔底下落,同时孔内的水位骤涨外溢,说明已灌入孔内。导管第一次埋深大于1.0米,在灌砼的过程中要随时计算导管的埋深,并实际进行测量。每次提升导管时,导管在砼中埋深不小于2米,以防拔漏发生断桩。附件:设计代表意见 第04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明确超长桩须埋设超声波检测管的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