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357856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比较探究素材4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探究 悔的边缘的结构特点本文是一篇小说,但从情节来看,并不完整。老人热情为小偷指路,而小偷却偷了老人的钱包。从一般的情节观念说,光是这样还不能说是情节。但在这里,却不了了之,没有后续的发展,更没有构成“高潮”的对转。但是,阅读本文,读者并没有感到小说的不完整,相反的,感觉到它有头有尾,首尾连贯。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使这个本来有头没尾的“情节”给了我们以完整感呢?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小偷在摆脱了老人以后,在“悔的边缘徘徊”,他曾经想过把钱包还给那个热心的老人,但是没有付诸行动。因为他觉得社会上人与人充满了敌意和恶意。像老人这样的善意还太少。而老人在发现了自己的钱包被盗以后,也曾经在“悔的边缘徘徊

2、”。他也曾经怀疑过乐于助人的正当性,但最后觉得自己以十二分的善意待人,没有错,以往所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今后要继续以乐于助人“增加这社会的人际温暖与亲善”。从外部动作上来看,老人和小偷的内心活动缺乏连贯性,也没有发生直接关联。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老人的内心活动恰恰是回答了小偷的问题。小偷因为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太少,才没有真正悔悟;而老人恰恰是觉得自己的善意不够,还要继续努力。这样就连贯起来了,而且构成一种因果关系,也就是老人做得越多,小偷从“悔的边缘”上回归社会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说,小说的结构还是完整的。中考小说阅读指导阅读和鉴赏小说,必须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和品味艺

3、术特色。一、把握故事情节。把握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的基础,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常见的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指出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解题方法是一读二理三揣摩。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结构及其特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及其意义、叙述情节的方法及其作用等等。另外概括小说的主题,还应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起考虑。二、分析人物性格。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中考这方面的常见题型:(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指出人物塑造的方法;(3)评价小说中人物形象。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一

4、个?请说出理由”,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答题时主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抓住描写内容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还必须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三、理解环境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说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常见的题型:(1)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能从既定的标签中去落实。四、品味艺术特色。这方面包括品味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阅读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曲折,是否运用了对比、烘托、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语言朴实、含蓄还是风趣、直白,等等。要仔细揣摩,细心体味,并概括出它们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或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