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355198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练习: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城市的特征17城市的形成2、36城市的发展2、45、68一、选择题纵观一百多年来的城市发展史,青岛完成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性大城市的蜕变过程。市区人口从1897年的约14 000人,发展到今天300多万人。完成12题。1城市与乡村相比,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原因有()。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通信便捷城市面积广大管理水平较高ABCD2关于目前青岛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岛是青岛市区域的中心,对周边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B青岛市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对外开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C已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D将

2、来城市社会经济出现显著的扩散趋势解析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但不是其具有高效率、高效益的原因。目前青岛市还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的后期,城市社会经济将会出现扩散趋势。答案1.D2.C3“许多城市的兴起得益于地理区位、山川形势和自然资源状况”。这一观点是城市产生的()。A集市说 B防御说C地利说 D生产力说解析许多城市的兴起得益于地理区位、山川形势和自然资源状况。例如,在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处、商路交会处、煤炭和铁矿产地等,往往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这是城市产生的“地利说”的观点。答案C4关于城市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B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

3、的基本动力C在城市发展的前期,城市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D城市对于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加强解析城市发展的后期,其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答案C5关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核心地位进一步突出B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C城市现代化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D生态城市建设得到空前重视解析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是:(1)城市核心地位进一步突出。(2)城市现代化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3)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4)生态城市建设得到空前重视。(5)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主题。答案B二、综合题6读“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4、,也是最早诞生城市的地区之一,我国早期的城市多分布在_,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_地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带动下,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如沿海的上海、天津等;而广大内地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从地形上看出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原因是这里_;从气候上看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原因是这里_。这些大城市大多是各级行政中心,这说明_对城市的影响较为深刻。(3)近十多年来,我国东部、中西部城市化进程有何不同?(4)未来几十年,北京、上海市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什么?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城市的地区之一,我国早期的城市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5、近代社会,沿海、沿江地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带动下,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发展,如沿海的上海、天津等;我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优越。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沿海、沿江(2)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东部季风区气候适宜,降水较丰富,气温适中政治(3)东部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4)各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7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

6、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和_。(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5)为什么说城市具有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图a到图c,中心城市规模扩大,但是周围城镇数量减少。第(2)题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公路、铁路等。第(3)题AC方向既有河流,又有铁路,区位优势明显。第(4)题在城镇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利用方面会出现耕地被占用、用地紧张的问题。第(5)题略。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2

7、)交通运输(3)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5)因为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一方面城市要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另一方面还要与外界的城市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8(创新探究题)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它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3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城市月份ABC气温降水气温降水气温降水1月1.8423.82.31.2262月4.5631.33.33.6383月6.8783.23.77.3834月13.510814.212.41

8、4.7995月17.811619.421.218.21016月22.415424.868.523.51477月27.914227.119629.1828月28.210724.924528.6749月22.815219.265.221.312510月18.14514.411.816.88111月12.5513.53.210.74212月5.8382.12.63.931(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_、_(填字母代号)。(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但却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_;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_。(

9、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_。上海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浦东新区的开发,请问:开发浦东有何意义?_。(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_。(5)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含义是什么?答案(1)BA(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3)文物价值较大的区域要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解决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或有效地控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4)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5)协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协调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强调城市各功能区、各部门之间的公平,不断增强城市的持续发展的能力。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