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317649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懵(mn)懂 争妍(yn)斗艳 B消弭(m) 心无旁骛(w)C芥帝(d) 叱咤(ch)风云 D枯瘠(j) 纷至沓(t)来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春节联欢会上,“小彩旗”翩跹起舞,旋转四小时,寓意季节的流逝。B 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说话有些不流畅。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而又端庄,恬静

2、的脸上充满矜持与温柔。C 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门庭若市的盛况已不复存在。自开业以来,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门庭若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D 台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对应着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A善:擅长,善于。 B会:适逢,正赶上。C施:设置,安放。 D坐:同“座”,座位。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3分

3、)时间就像音乐、哲学、数学一样, 诞生于自然, 创造于人类。自然界本没有时间, 有了人类,人的生命都有长度,有长度的生命又找到了文明的生存方式,文明是历史的积淀,历史需要时间证明, 时间才有了意义。A虽然 但是 如果 那么B不是 就是 既然 那么C不是 而是 因为 所以D不但 而且 尽管 但是5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请你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

4、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B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D无论是食物或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

5、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张仪曰:“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注释】从亲: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渠:同“讵”,岂,难道。6下列句中的“之”与

6、“张仪之赵” 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 B属予作文以记之C益慕圣贤之道 D悍吏之来吾乡7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是张仪太贫穷,没有机会求得引荐。B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D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此生决不攻打赵国。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反见辱 见: 独秦能苦赵 苦: 吾殆弗如也 殆: 使人微随张仪 微: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7、2分)译: (2)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2分)译: (二)(4分)赠吴之山 明王问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1)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答: (2)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三)(5分)计时手段的变迁古代人用日晷、漏壶等器具来计时。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下能形成阴影。于是,人们根据太阳投射在地上影子的长短情况制成了“日晷”。这种计时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上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随日光照射的高度不同,在刻度盘上留下不同的

8、指示度,以此表示时间。但日晷在阴雨天是无法计时的,而且夜里也不能用。于是,人们又制成了“漏壶”这种计时装置。漏壶用铜制成,分为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有刻度,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用以表示时间。漏壶不受天气的影响和昼夜的限制,但也有缺点,即计时不精确。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结了以往计时工具的优、缺点,研制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计时器时钟。短短的几个世纪,时钟家族成员日益增多。机械钟靠发条提供动力的钟,它的准确性虽比古时的晷、漏准确多了,但还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石英钟科学家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来代替普通

9、钟摆的运动制成了石英钟,它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每天的误差小于万分之一秒。它的动力是电池,使用起来比机械钟要方便得多,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现在,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研制高精度原子钟。原子钟主要依据原子能够以不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固定频率振荡的原理制作成的,是目前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手段。新的超高精度原子钟误差可望达到10亿年不超过1秒。11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 12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目前”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 (四)(4分)敬畏与谦卑谦卑的前提是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

10、受。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要敬畏天地、敬畏环境、敬畏文明、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没有敬畏,其言行就会像洪水一样自由泛滥。敬是态度,是外部表现;畏是心理活动,是内在原因。只要是敬畏,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总比不敬畏好。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往往是假的敬畏比真的不敬畏要好。不敬畏先祖、神明,不敬畏国家、民族,就会成为无所顾忌的暴君、法西斯;不敬畏生命,不敬畏文化,就造成了社会道德沦陷,造假贩假泛滥;不敬畏自然,不敬畏天地,人类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最浅显的例子是,遇到红灯,无论是敬畏还是假敬畏,都会停车或止步耐心等待而不敢越线,在外人看来,都是敬畏;如果不敬畏,

11、硬闯红灯,那可是你死我亡的违法行为!当然,所谓敬畏,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是对文明道德的敬畏,是对纪律法规的敬畏。对于泛滥无度的洪水,要敢于治理;对于专横跋扈的权势,要敢于抗争;对于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要敢于针砭。要做到敬畏,必须先懂得谦卑。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处处争出风头,不尊重大众,就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接纳。谦卑而不自卑,也是韬光养晦之术。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一个锋芒毕露的人,

12、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常怀敬畏之心,学做谦卑的人,能够加强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威望,使人格更加高尚,人品更加高贵。13第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14第自然段画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 (五)(14分)春野大门是一扇七八片旧木板钉在一起的柴门,还没有黄土夯的院墙高,白天从不关。我挎着小篮出来,往北一拐就到了我家屋后的大路。麦田就在路的对面,我蹦跳着走过大路,一脚站在了麦地里。再回头看我家,麦草苫的屋顶黑乎乎的,像一只趴着的大麻雀。后窗和我的书包一样大小,封着的灰白油纸上落满了尘土。院子里的槐树蹿过了屋脊

13、,四下里乱伸的枝条干黑干黑的,枝杈上坐着的鸟窝就像树杈结的果,也灰不溜秋的。可是田野就不一样了。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麦苗正在返青,绿幽幽的,往东瞭,二姨家的村庄远的根本看不见,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无穷的幽绿仿佛是从天边一路铺过来的。前几天才下过雨,娘,三婶,趁着地潮都刚刚搂过土,田垄又软又暄,脚陷下去再抬起来,就有一股土香从脚窝里冒出来。我是出来挖荠菜的,顺着麦畦走出去了老远,回头望望我家,呀,真的小成一只麻雀了。青青的麦田还没到,我已挖了小半篮,累了,坐在田埂上。荠菜还不大,但绿叶白根,新鲜得像挂在草尖上的露滴。那些长在麦苗中间的荠菜,拔的时候,不小心把麦叶也揪下来了。肚子在咕噜,我拈起几

14、株干净的小荠菜,连同麦叶,一起填进嘴里嚼起来。村里有几间牲口棚,我和小花没事就爱跑去看牲口吃草。牛嚼得最慢,最细,有时会有绿色的草汁贴着嘴角滴答下来。我嚼啊嚼啊,也嚼得又慢,又细,把荠菜根都磨成水了,我成了春日麦田里的一头小牛了。挖回家的荠菜,在清水里涮涮,捞出来,晾晾,撒上点盐,拌一拌,就能吃了。荠菜有点苦,可是咽下去,又觉得有股清幽幽的香一点儿一点儿地升上来。三婶家的旺才歪歪扭扭地学步,还不会干活,娘就让我把挖来的荠菜给三婶送去一些。我颠颠地跑去,站在院子里脆生生地喊,三婶!三婶!三婶的门前有一丛迎春,青柔的乱枝挑满了小黄花,鲜黄鲜黄的,比鸡蛋黄还黄,黄得照眼。三婶应声从屋里出来,经过迎春花丛,三婶比花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