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31728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21 论语六则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论语六则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重点)2、 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重点)3、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难点)学法指导:1、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3、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关于记录。它与、合称为“四书”。2孔子,名,字,(时)家、 家、 家, 家的创始人。后世称其为“圣人”,后来的儒学大师孟子被称为。3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孔子曰( ) 不亦说乎()不愠()罔() 殆() 默而知之( ) 诲

2、人不倦( )4. 再读课文,试着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课中研讨(一)重点研讨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从:)2、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义,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而”的

3、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指出“而”的用法。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4、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二)深化提高1、小组讨论,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2、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找一找,课文中包含了哪些成语?3、课文中哪一句或几句话你感受最深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三)达标测试1、孔子强调学习要经常复习的句子是 2、阐明要学思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关系的句子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

4、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4、孔子强调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的句子是5、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 ”这句话体会会更深了。7、写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两个句子:8、孔子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三、课后巩固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3、运用本课积累的文言文翻译方法,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和体会。(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二)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三)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反思:本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