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22979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设计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和熟字组成的新词语。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能正确回答练习第1题中的两个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2重点理解“学问”“照例”“私塾”等词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二)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能借助拼音,较正确、流利地朗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并掌握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词义。 (二)初读课文后,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12不懂就要问 2谈话导入:简介孙中山(可挂画像)。 同学们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吗?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

3、解内容。 1借助拼音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标出课文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3指名二人读课文,回答问题。 (共9个自然段。本课书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4指名读本课由生字组的词,全班对对。 (三)自学生字,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再齐读。 强调读音:懂d%ng;诵sg;例l;呆d1i;圈qu1n。 2纠正重点字、易错字的字形,交流方法。“诵”用把“通”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至”用把“到”去偏旁的方法记忆。 “例”用把“列”加偏旁的方法记

4、忆。 “厉”里面是“万”,不要写成“力”。 “题”要与“提”字区别用法、写法。 3练习组词,口头把生字各组几个不同的词语。然后齐读“读读写写”的词。 4理解词义。(提出文中不懂的词讨论) 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吓呆:吓,害怕。害怕得呆住了。说明非常害怕。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用来打学生手心的板子。 霎时:指时间很短。 厉声:严肃而厉害的声音。 学问:在课文中指知识。 照例:照,按照;例,规定。按照一向的做法。 鸦雀无声: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在本课形容同学们正背得起劲的样子。咿咿呀呀:形容读书的声音。 胡里胡涂:形容对

5、事情一点儿也不明白。 (五)指导书写:老师板书指导学生抄字头。 “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写紧凑些。 “照”上下结构,上边大,下边要小。 “题”半包围结构,写时把“是”字的一捺要伸向右半边,托住“页”。 (六)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第1题的两个问题。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教育学生学习这种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培养学生在

6、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这篇较长的课文。 三、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1)孙中山小时候读的什么书?那时候怎么上课? 2理解词语“私塾”、“至于”。 3小结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从来不讲。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问题,并在文中标出有关语句。 (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 (2)理解词语“照例”、“流利”。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这两个词并讨论。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读得很通顺、熟练。说明了孙中山每

7、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他学习认真、成绩好。) 2提问: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问的? (孙中山不满足于只会背,不理解意思的现状,他认为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而不懂得意思是没有用的。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出讲解有关教材意思的要求,渴望老师帮助,态度非常诚恳。 3小结段意: 孙中山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 过渡:孙中山这一问引起了什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理清思路。 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谁?怎么做的?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 2指名5人读,每人读一段后回答问题。(第3段

8、讲同学们吓呆了;第4段讲先生厉声责问孙中山会不会背;第5段讲孙中山背出了这段书;第6段讲先生答应讲解;第7段讲先生详细讲解,学生认真听。 3从这几段课文中找出反映当时课堂气氛和先生态度的词语,讨论理解回答。板书:吓呆、鸦雀无声、拿着、厉声。 4提问: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了呢? (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他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写得很认真。他要求先生讲文章的意思,是想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板书:收起,讲得详细。 5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要读出文中先生态度的前后变化的语气来。 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

9、提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指名读第8、9段,思考回答: (1)什么叫“学问”?孙中山是怎么理解学问的? (2)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为什么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 2讨论回答问题。(然后老师补充总结)(“学问”在这里指的是知识、学识。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是“不懂就要问”,要问个明白,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为了弄清书里的道理,为了学到知识,他当时宁愿挨打,这种精神 是可贵的。在当时情况下,孙中山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需要有胆量,有魄力的,是求知的强烈欲望促使他这样做的。孙中山这种认真读书、不懂就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让学生在文中圈画出反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词句,再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说一说。) (六)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和“读读写写”的词各三遍。 2熟读课文。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