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28647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春天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 “找春天”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二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二、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找春天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http:/ http:/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认真读这篇课文,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学情分析: 学生由刚刚转入二年级下学

2、期,经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这些都是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获得的。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浓浓的春韵里,在对文本诗性语言的理解,感悟中,挖掘语文的韵味、情味、趣味,使语文课回归学科本性,做到不串味,有浓浓的语文味。2.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学习的

3、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喜欢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要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成五重,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进而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9个生字,会写“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棉袄、害羞、嫩芽、音符、解冻、琴声、荡秋千、喜鹊、杜鹃”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识记生字,积累

4、词语,感情朗读。2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 2.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1自主识字法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媒体的直观的演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2情景教学法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春天的美好,在教学时,利用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采用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这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

5、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3朗读感悟法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春意盎然。1孩子们,寒冷的冬天很快就要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教师播放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2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 吧。(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

6、感觉语文亲切亲近,实现教师、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巧妙对话。二、初读“春”文,读得“正确”。1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文中需要认读的个生字。3把圈出来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4指生汇报在文中哪句话中找到了哪个字:如:我在“春天象个害羞的小姑娘”这句话中找到了“羞”字5这些生字从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一同去认识一下吧,在花草里认读这些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注意:触ch6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老师读,你们出示所读生字卡片。老师会读哪些生字呢?我们可要仔细听,也和班里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出示的又快又准确。生拿出生字卡片,根据幻灯片出示:遮、

7、躲、嫩、符、触、羞、掩、探。7边读边收卡片。小朋友们,认字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呀!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文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到了,找出来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指名读。)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吗?能做给大家看一看吗?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演示课件。) 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一读。(名学生读,教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必要时可范读。)2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的四人小组内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注意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实物投影自然段。)(1)教师选择一小组来表演读,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2)教师演示

8、课件表演读。(3)仿照句式,练习说话:(什么)(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再全班交流。(4)全班起立,表演读47自然段。(5)找小组展示。评价。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读、合作读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表演读的方式来读这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感知春天的动态美。 3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把你的理由讲出来。指名读,说理由。4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教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师:百花开放了(生:我们看到了她);百鸟鸣不停(我们听到了她);花儿开放,清香扑鼻(我们闻到了

9、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们触到了她)。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春天真是无处不在!设计意图: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认识了春天,从图画和音乐声中激发起读的愿望,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声情并茂的小结,让学生真切地感到春天来了,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掀起课堂气氛的高潮。师: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现在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愉快、兴奋”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师:小朋友们,课文中的作者用一个省略号省略了春天的美景,你们帮着找找吗?春天来了,我看到了春天来了,我听到了春天来了,我闻到了春天来了,我触到了四、指导书写生字,完

10、成课后田字格的练写。1这节课我们交了九个生字朋友,让我们再来观察本课需要写的生字,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2学生汇报观察中的发现,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溪-冻)、(摇-探)、(脱、冻、溪、棉、探、摇-左窄右宽)、(野左宽右窄)、(躲、解-左右均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两类字。师:伸出我们的右手跟随老师来书空。(左窄右宽:“溪”;左右均等:“棉”) 4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练写。五、学会积累,总结全文孩子们,找春天的旅程即将要结束了,如果想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生:(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春暖花开)设计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积累习惯,真正体会到

11、语文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孩子们,如果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板书设计: 找春天 小草 眉毛 野花眼睛嫩芽 音符小溪 琴声七、教学反思“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进行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

12、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圈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第一段我抓住两个它“!”第二段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这段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春天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应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 课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