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224051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疏通文意,积累词语学习步骤: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每段选1-2名同学到白板前展讲,疏通文意。翻译完毕后,同学可就难点、疑点进行质疑,老师点拨指导。教师在学生翻译、质疑完毕后,用白板出示正确译文,学生记录重点难点。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并疏通文意。二、分析课文,质疑解难1. 把论语十二章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1)求知态度: (2)学习方法: (3)修身做人:2. 课文中的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试着把他们找出来并试着解释。三、梳理归纳, 盘点提升1. 归纳概括文中的几种文言现象(通

2、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1)通假字不亦说乎: 十有五:(2)古今异义有朋自远方来 吾日三省吾身人不知而不愠 可以为师矣 2. “而”的用法表顺接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并列关系:【知识链接】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2.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