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21970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罪犯教育-身份意识和改造心态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员们,我知道没有哪一个人天生愿意成为一名罪犯,而作为监狱来说,也从来不会敞开大门欢迎任何一个人的到来,监狱的大门对无罪的人从来都是关闭着的,而只对有罪的人敞开。学员们,说这话的时候,我能猜得到,你们中间的一些人,一定会有人不服气,有一万个埋怨和理由,为自己的犯罪辩解,为自己的失足开脱罪责,或者不耐烦听我的讲述。我不责怪你们,也能理解你们,因为你们并不是天生的罪人,你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曾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梦,都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我知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自愿成为大墙内的罪犯,可是当你们去犯罪的时候,当你们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你们却很少去想你们的冲动和失误,给社会,给亲人,给父母,给

2、儿女带来的那份难以诉说的伤痛。在人生不顺的时候,你们会怨、会恨,会怨恨自己生不逢时,降临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让你们受苦受穷;你们会怨恨父母的自私,离异再婚,没有给你们一个完整的家庭;你们会怨恨生活的不公平,没让自己拥有一个富有的爹娘;你们会怨恨命运的不公,让自己在高考之时几分之差名落孙山;也有人叹息,社会没有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有人咒骂自己妻子的不忠背叛了自己,拆散了家庭太多的怨恨,太多的迷茫之后,你们想没有想过,我们同生在一块土地,同顶着一片蓝天,世界上有很多人像你们一样的人,也都有着说不完的伤与痛、道不尽的怨与恨,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与你们有着相同处境的人,在遇到人生不顺的时候都不去犯

3、罪,而单单你们走上了犯罪道路?现实生活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有急流,有涌流,有暗礁也有旋涡。在人这一生的道路上有很多曲折和坎坷,你们现在会遇到,出狱后仍然还可能遇到,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学员们,今天上课,我也不想给你们讲什么大道理,我只想让你们知道,一个人,不管是社会上的自由的人,还是监狱里的服刑人员,都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按照不同的人生角色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社会在发展,生活在继续,不要以为自己总是对的,法律的判决就说明了你错了。你改变不了社会,更改变不了现实,那就要学会适应社会,学会改变自己,重新找回正确的人生坐标。作为一个受到刑责的人,判刑入狱之后,就是一个罪犯了,这个时候首先要

4、做的,就是要学会调整人生的新角色,适应人生的新变化。今天我给大家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身份,什么是身份意识,服刑人员应当怎样认同自己的身份意识? 身份,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身份意识,也就是个体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感。他可以促使个体摆正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他的要求。罪犯,同样也是一种身份,只不过是一种很不好的身份,他明确表明了你在社会中所处的是接受法律惩罚的社会地位。服刑人员必须有罪犯身份意识,这是适应监管环境的需要,也是思想改造的需要,更是成为守法公民的必由之路。我认为,作为服刑人员,应该从心理上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同。通

5、俗地讲就是要解决一个“你是什么人”的问题。有的服刑人员虽然走进了监狱,穿上了囚服,但由于不服从法律的判决,他就不愿认同自己罪犯的社会角色。大到不愿接受监规纪律的约束,小到日常言行举止,处处与罪犯的社会角色要求大相径庭。心理上抗拒对罪犯社会角色的认同,会使自己的言行与所处的改造环境格格不入,因而无法正常投入到改造生活中去,也往往使自己处于被动和孤立的状态,长期以往,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因此,要有身份意识,就必须面对现实,承认你已经是一个受到法律惩罚的罪犯,必须接受改造和惩罚。二是对自己社会环境的认同。通俗地讲就是解决一个“这是什么地方”的问题,即服刑人员必须明白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执行刑罚

6、的场所监狱。在监狱里,服刑人员的言行举止乃至日常生活必须符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的要求。作为服刑人员就必须认同这种环境,适应这种环境。不认同监狱的环境,也就谈不上在这种环境里正常地生活下去。所以,每一个服刑人员对监狱环境所要求的言行限制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快地从心理上缩短适应监狱环境的过程。三是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同。通俗地讲就是解决一个“你来到这里干什么”的问题,即把服刑人员投入监狱干什么?从理论上讲,国家把犯罪的人投入监狱,最大限度的保护好人,惩罚犯罪,这是国家的责任;而服刑人员在相对隔离于社会的环境下,接受法律的惩罚,改造自己的犯罪思想,矫治自己的行为恶习,这同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服刑

7、人员在日常改造中以种种言行消极对抗改造,就是对这种社会责任不认同,同样也不能说是树立了罪犯的身份意识。社会角色认同、社会环境认同、社会责任认同,是罪犯身份意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份,缺一不可,而且层层递进。只有认同了社会角色,才能认同社会环境,认同了社会环境,才能认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服刑人员只有从心理上真正认同自己是名罪犯了,才会主动去适应监狱的环境要求,才会觉得自己是应该接受监管改造的。应该承认,身份意识仅仅是一个服刑人员能够改造好的前提,能否真正能改造好,当然取决于在此基础上,服刑人员能否真正改掉了自己危害社会的犯罪思想和犯罪心理。诚然,从人格的角度讲,罪犯身份意识或许限制了许多人身上

8、个性待点方面的合理成份,但这种限制正是对服刑人员在犯罪意志支配下,恣意妄为的扭曲人格的一种否定,限制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服刑人员在树立罪犯身份意识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守法公民的身份意识,这就是我们监狱机关强调服刑人员要有身份意识的本义。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心态?服刑学员有哪些心态?服刑学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 心态就是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心态只有两种,积极和消极的。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的健康;消极的心态,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别

9、人,别人就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学员们投入监狱改造之后,其心态也无外乎两种,积极改造的心态和消极改造的心态。当然,这两种心态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是积极改造的心态,那么你在监狱里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人生、你的改造、你与其他学员的人际关系及周围的改造环境就都是成功向上的,你得到的,将是越来越多的表扬、记功和减刑的机会,你的刑期将会因为你的积极改造的心态而不断缩短。不仅如此,在有限的刑期内,你还会不断升华思想,提高文化,学会技术,学到了重新做人的道理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如果你是消极改造的心态,那么你在监狱里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乐观不起来,你的改

10、造、你与其他学员的人际关系及周围的改造环境就都是消极对抗的,你得到的,将是越来越多的批评、严管、集训的可能,你的刑期将会因为你的消极改造的心态而得到延长。不仅如此,在有限的刑期内,你将不断的饱受悔恨、痛苦和绝望的折磨,朋友会背叛你,亲人会疏远你,监狱也必定会更加严厉的惩罚你,你在监狱服刑期间除了得到所谓的“苦难”之外,其他的你将一无所获。消极是失败、疾病与痛苦的根源;积极是成功、健康和快乐的保证。你在监狱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由你的心态决定的。学员们,监狱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塑造人才和向社会输送人才作为自己目的的,而是为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通过不断收容人类社会的落伍者和秩序破坏者,通

11、过法律赋予的程序和手段,将这些社会的消极力量或者说破坏力量化为积极力量或者说进步力量,这个过程就是教育改造。这个教育改造的过程,不是塑造政治家、企业家或者各类技术人才的过程,而是从灵魂和思想上真正改造一个人,使其真正成熟,能够从灵魂深处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使其成为真正能够担负起每个人都应具有的社会、道义和情感上的责任,比如说什么是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什么是一个儿子对父母的责任,什么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责任,什么是一个父亲对子女的责任。让你们明白这些责任,这就是监狱的责任,也是监狱存在的价值。学员们,依我说,让你们明白这些责任,远比把你们培养成企业家更重要,因为就是把你们培养成企

12、业家之后,在以后的人生中保不住还会遇到很多的人生困境,那么你们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一言不合,拔刀而起”或者“重操旧业,重新犯罪”呢?我看这很难说。可是,如果你们懂得了身上的责任之后,再遇到人生的困难之后,你们就会有了成熟的理性思考,真正懂得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取向对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人生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学员们,我说的这些都是真心话,不信的话,等你们走出监狱重获自由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社会上有多少人是真心地欢迎你们的重新回归?又有多少人能够给你们以真情的拥抱?你们中间将有多少人还会遭受这样和那样的白眼和歧视呢?而这些又很可能就是你们出狱后将要面对的生活,怎么办?是破罐

13、子破摔,继续重操旧业?是向困难妥协,在沉默中度过一生?还是在歧视中奋起,在沉默中爆发,在浴火中重生?这是摆在你们所有的人面前的必须作出的困难抉择。这就是生活,你不能低头,不能退缩,在艰难和贫穷中,更不能,再次的误入岐途。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改造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或者说积极改造的心态,有了积极改造的心态,那么,你在服刑期间心理素质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心智将得到进一步成熟。在重返社会后再次遇到人生挫折时,在重新支配自己人生命运时,在情感、理智、意志、偶然诸因素的加减乘除中,你们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言不合,把刀而起”、鲁莽行事,而是能够牢记政府嘱托,直面困难,理性对待,浪子回头,志心忏悔,改往修来,

14、磨砺品格,最后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懂得责任、感恩生活、反哺社会的人,这样的话,你们中的每个人不仅会在物质上因自食其力而得到满足,而且精神上因反哺社会而感到愉快,从而获得了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成功,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真正改造好的人。 那么,作为服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积极改造的心态呢?第一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亲人、包括对受害人都要有换位思考的心态。人都有糊途、都有走错路的时候,这不奇怪,没有谁生下来就穷,就福,就善,就恶。其实对与错就在那一瞬间,一瞬间也许就会改变一生的命运。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劝你们好好的去想一想,如果受害人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亲人,你会下手吗?别

15、人害你们、玩你们、抢你们、骗你们的时候,你们会愿意吗?受害人,国家和社会,欠你们吗?亏你们吗?不欠不亏为什么还去伤害?有句俗话说:“我们今生无冤无仇”。人每时每刻都要校正人生的罗盘,走错了没有后悔药,也许你们不会想到,就在你们冲动,失足的那瞬间,你们给亲人,给父母,给国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在我国广东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盗窃案,四个年青人为了喝酒小聚,合伙盗窃了一个变电站的变压器,砸坏已后卖了里面的铜线,价值万元的变压器,他们只卖2千元。就在这2千元背后,有两家工厂因停电停产;几十家农村种植厂的香菇因停电毁于一旦;当时正是麦子扬花灌浆的时候,因浇不上水,几千亩麦子绝收绝产;也许这四个盗窃变压

16、器的青年不知道,他们这四家的麦子也在其中。因停产工人下岗;因香菇菌种环死种植户赔了全部家当;因麦子绝收,多少农家断了口粮;也许他们不会知道,他们年迈的父母,因为觉得无颜在见父老乡亲,离家出走流浪他乡,爱与恨交织的痛,使他们白发苍苍郑州一个小伙子,为打电子游戏凑钱,到邻居家偷钱,盗窃时被发现,小伙子为怕事情败露,打死了邻居,苍荒逃跑,他的父母和亲人为了保住这个宝贝儿子的命,纷纷解囊相助,帮他躲藏,结果小伙子落网被判极刑,他的父母亲人,一共八人都因各种罪名锒铛入狱。由于他的犯罪,害了多少人,害了多少家庭。在咱们监狱编撰的感悟亲情的书中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由于我的过失,早年丧妻无依无靠的父亲,年迈的他还要下地收割犁种。在一个晚上老人到池塘挑水浇地时,不甚失足落水与世长辞。他走啦,走的哪样凄凉。在大墙内反思的日子里,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那良苦用心。读懂了父亲的心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