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21419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赤 壁 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5 课 赤 壁 赋 学生用书 P59 诗海拾贝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注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 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 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 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 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注 当时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赏析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时 其好友章质夫曾写 水龙吟 一首 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该词写得形神兼备 笔触细腻 轻灵生动 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因而受到当时文人 的推崇赞誉 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 水龙吟 并和了这首 水

2、龙吟 次韵 章质夫杨花词 寄给章质夫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 主要是写杨花的归宿 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结尾一句 细看来 不 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由眼前的流水 联想到思妇的泪水 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 映带 出空中的纷纷杨花 可谓虚中有实 实中见虚 虚实相间 情景交融 这首词是苏东坡婉约 词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不仅从中领略了豪放派诗人婉约风格的一面 体验到诗人感情丰富的 内心世界 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 给予我们不尽的审美享受 语林撷英 课文名句 1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

3、之茫然 3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 之嫠妇 4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 作者名言 1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2 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 3 其始不立 其卒不成 4 不一则不专 不专则不能 5 成事在理不在势 服人以诚不以言 6 忍小忿而就大谋 7 举大体而不论小事 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8 其择人宜精 其任人宜久 9 人不可以苟富贵 亦不可以徒贫贱 10 守道而忘势 行义而忘利 修德而忘名 11 圣人视天下之不治 如赤子之在水火也 12 欲立非常之功者 必有知人之明 学生用书 P60 作者

4、卡片 姓 名苏 轼 生卒年1037 1101 字号称谓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籍 贯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相关资料 文学家 书画家 词开豪放一派 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文集有 苏东 坡集 东坡乐府 背景呈现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 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 反对新法 从而卷入了 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 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年 苏 轼因 乌台诗案 被捕入狱 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获释放 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从 乌台 诗案 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 他政治上失意彷徨 精神上孤独苦闷 但是 生性旷达的词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 自号 东坡居士 并写

5、了千古传唱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赤壁赋 即本文 和 后赤壁赋 这样充满哲学意味 凝聚人生思考 的名篇佳作 知识链接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即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明初朱右最初将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 八先生文集 后唐顺之 文编 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 家茅坤在前面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 取名 八大家文钞 共 160 卷 唐宋八大家 从此 得名 1 字音 扣舷 xi n 扁舟 pi n 斗牛 d u 横槊 shu 蜉蝣 f y u 渔樵 qi o 袅袅 ni o 麋鹿 m 愀然 qi o 舳舻 zh

6、 l 窈窕 y o ti o 桂棹 zh o 倚歌而和 h 酾酒 sh 2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 通 嘱 劝酒 3 一词多义 1 长 抱明月而长终 副词 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 增长 2 属 举酒属客 动词 通 嘱 劝酒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 类似 属予作文以记之 动词 嘱托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动词 连续不断 3 下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动词 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词 与 上 相对 下面 吾攻赵 旦暮且下 动词 攻克 吾羞 不忍为之下 名词 下位 4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 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 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 被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

7、于鸿毛 介词 表比较 5 乎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助词 表疑问语气 相与枕藉乎舟中 同介词 于 表处所 王之好乐甚 则齐国其庶几乎 助词 表揣度语气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助词 表感叹语气 4 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都为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向西 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 都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伴侣 以 为朋友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攻占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向东进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用作动词 打鱼砍柴 舞幽壑之潜蛟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哭泣 5 古今异义 例 句古 义今

8、义 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停留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白露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汽二十四节气之一 茫然凌万顷之茫然辽阔的样子 完全不知道或失意的样 子 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 代指有才德的人 古诗 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 向往的人 指美貌的女子 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独自存在 不依靠别人或摆脱了外 力的控制 6 文言句式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7 成语积累 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立生活 不跟任何人往来 天各一方 形容相隔极远 见面困难 如泣如诉 好像在哭泣 又好像在倾诉 形容声音悲凉凄切 不绝如缕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 气息等低沉微弱 时断时续 正襟危坐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沧海一粟

9、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清风明月 只与清风 明月为伴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 也比喻清闲无事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学生用书 P61 1 写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我的理解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 文脉图示 赤壁赋 赤壁月夜美景 乐 自然风物 主客触景生情 过渡 客 古今对比英雄不在 个人渺小人生苦短 欢乐美景不可骤得 悲 历史人物 主 何羡 天地不能一瞬 物与我皆无尽 共适 不取非吾所有 共适清风明月 理 人生哲理 主客枕藉而卧 乐 超脱心态 1 第一段共七句话 可分为三层 应如何划分

10、 各写了什么 名师指津 扣住游赤壁的 过程 作答 我的理解 第一层第一句 点明时间 人物 地点 第二层第二 三句 前句写景 后句叙事 写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四至七句 亦为先写景后叙事 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 怎样理解第二段中 望美人兮天一方 中的 美人 名师指津 结合作者遭贬仍不气馁的情形 指出 美人 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 美人 指所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 慨 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 的情怀 3 第二段是怎样写箫声的 这一段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名师指津 说出箫声的特点和其渲染的气氛 分析该段的过渡作用 我

11、的理解 箫声哀怨 思慕 哭泣 申诉 潜龙舞 嫠妇泣 六个短语 渲染出箫声 的悲凉 主客触景生情 由欢乐转为悲凉 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4 第三段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 客 的 悲 名师指津 举例分析各方面的 对比 我的理解 三组对比 古今对比 一世之雄 与 而今安在 人与物对比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与 吾生之须臾 长江之 无穷 理想与现 实对比 挟飞仙 抱明月 与 知不可乎骤得 5 第三段中 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如果是 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 格与文中 悲 的感情是否矛盾 名师指津 结合作者遭贬的经历及作者一贯豁达的胸怀作答 我的理解 客人的回答 正是苏轼自己被贬谪黄

12、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虽然他借 客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 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 而是力求阐明万物变 与不变的道理 超脱于无益的悲观 他的精神世界也因此转向了一个更新的开阔境界 因此 文中的 悲 与作者的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6 在第四段中 作者的感情如何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观点的 名师指津 扣住 喜 说明作者借自然之物阐释人生的感悟即可 我的理解 第四段苏子批评客人的观点 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感情变为喜悦 作 者以明月 江水作比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 都既有变的一面 又有不变的一面 应该轻物 质而重精神 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 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7 对文中人生观的讨

13、论 你如何认识 名师指津 各抒己见 但不要忽略苏轼豁达的方面 我的理解 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 流露出了 人生无常 的消极情绪 但他并不甘心 消沉 而能主动地从消极 哀怨中解脱出来 因而胸襟豁达 思想开阔 表现出一种洒脱 豪迈的气度 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 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如何认识文中的 主 与 客 名师指津 主 客 一体 主客问答 是赋体的一种写法 扣住作者 积极 与 消极 两方面分析 我的理解 主客问答是虚拟的 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 客之言与苏子之言 各代表了苏轼被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 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 都是作者内心 矛盾和复杂感

14、情的真实反映 这篇赋中 主 客 实为一体 分别反映了作者积极和消极 的心态 主客的对话 展示了作者自己的追求 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 另一方面又 通过游记 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 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年秋天 七月十七日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 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 酒 属 客 诵 清风缓缓吹来 水面波浪不起 举起酒杯 劝客人同饮 朗诵 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月出 诗 吟唱 窈窕 一章 徐 缓缓 兴 起 属客 向客人敬 酒 属 通 嘱 劝酒 诵明月之 Error 少焉 月出于 东山之上 徘徊于 斗 不一会儿 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

15、徘徊在斗 牛之间 白露横 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 牛之间 白茫茫的水汽弥漫江面 水光一片 与天相连 任凭小 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 浩 乎 如 船漂流 浮动在宽阔的江面上 多么旷远啊 船儿像 长出羽翼一样 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 凌空驾风飞行 不知道将停留在什么地方 飘飘然 又像超越 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尘世 独自存在 变化高飞升上仙境 少焉 不一会儿 焉 词 尾语气助词 于 介 Error Error Error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 这时候 喝着酒 心里十分快乐 便敲击着船舷 打节拍 唱 歌之 起歌来 扣舷 敲击船舷 打节 拍 之 语气助词 歌曰 桂棹兮兰 唱道 用桂树木做的棹

16、 用木兰 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 做的桨 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 逆流而上 我的心思 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飘得很远很远 瞻望有才德的人啊 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棹 划船工具 形似桨 空明 流光 指月光浮动的清澈 的江水 溯 逆流而上 渺渺 悠远 予怀 我的心思 Error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 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 合着节拍 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应和 箫声呜咽 像是哀怨 像是思慕 像是啜泣 像是倾诉 吹完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 后 余音悠长 像细长的丝缕绵延不断 洞箫乐声 使深谷里的 蛟 泣孤舟之嫠妇 蛟龙感动得起舞 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洞箫 管乐器的 一种 倚 依 Error Error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 我有些忧郁 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 问那客人说 为什么奏 其然也 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愀 qi o 然 忧郁的样子 愀 容色变动 凄怆状 然 词尾语气助词 正襟 整理 Error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 客人回答说 月明星稀 乌鹊 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南飞 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 向西望是夏口 向东望是武昌 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