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18710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必修三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29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 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教育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 家前途和命运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 促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利用表格的形式 学生自学课本各个子目 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历程 确立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时空观 2 在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基础上 适当结合课外资料 分析体会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取 得的成就或出现曲折的原因 提升史料实证和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3 比较 文化大革命 时期与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 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 而

2、教育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 发展 认识 科教兴国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教材解读 批注解读 透析教材 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 1 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 2 拉开序幕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 时间 1949年底 2 内容 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学校要向广大 工农开门 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 意义 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 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3 教育方针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确定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5 取得成就 1 逐步形成比

3、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 动乱中的教育 1 原因 文化大革命 十年中 极 左 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 表现 1 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 1966年夏 高考制度被废止 3 20世纪70年代初 高等院校开始招收 工农兵学员 大学教育水平下 降 3 影响 文化大革命 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各行各业专门人才 缺乏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 教育的复兴 1 背景 1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邓小平复出 自告奋勇抓教育 2 1978年后 改革开放逐渐展开 2 措施 20世纪纪70年代末 1 教育战线

4、战线 全面拨拨乱反正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 考制度 组织编组织编 写新教材 倡导导尊师师重教 2 提出教育应优应优 先发发展的思想 增加教育投入 20世纪纪 80年代 指导导方针针提出 三个面向 基础础教育 普及九年义务义务 教育 制定 义务义务 教育法 保证证适 龄龄儿童接受义务义务 教育 启动动希望工程 中等教育实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职业 教育并举举 高等教育 增设设一批新兴兴的边缘边缘 学科专业专业 建立学位制度 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扩扩大学校办办学的自主 权权 20世纪纪 90年代 1 提出 科教兴兴国 战战略 2 着手实实施发发展高等教育的 211工程 计计划 3 实实行国家拨拨款为为

5、主 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经费为辅 的体制 4 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发展的力度 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经费 3 成就 1 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2 到20世纪末 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人民内部矛 盾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0年12月 人教社成立 负责统编和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 此后不久 中 小学开始推行苏联 一纲一本 的模式 1958年中央下文鼓励自编教材 实现教育跃进 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和中宣 部直接指导教材编写 当时中央文件规定大学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 上大学 管大学 用毛泽 东思想改造大学

6、有人认为只有理工科需办大学 许多人文学科直到1978 年以后才恢复 邓小平说 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 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 质量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 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 学科的建设工程 1995年批准启动 课堂小结 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 史料教学 探究主题 新中国的教育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改革教育 改革文艺 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以 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场 文化大革命 中 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

7、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 文化大革命 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 没有人才不行 没有知识不行 文化大革命 的一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 培养 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他还说 不抓科学 教育 四个现代化就没有 希望 就成为一句空话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 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问题 1 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 这种 教育革命 造成了 怎样的后果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解读 第 1 问抓住材料一中 文化大

8、革命 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等关键语句回答 第 2 问材料二中强调了人才的重要 性 注意对材料内容的总结归纳即可 结论 1 错误估计 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 必须在 文化大 革命 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后果 左 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 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使中国在 一个时期内出现 文化断层 人才断层 的局面 2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提出 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 提出 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归纳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 国 的具体做法 解读 第 3 问材料三

9、只是提供了一个时间背景 注意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结论 3 加大教育改革步伐 大力普及义务教育 制定 义务教育法 对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 建立学位制度 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启动 希望 工程 重视基础教育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鼓励社会办学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 促 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实施素质 教育 加快课程教材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 211工程 计划 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支持的力度 中共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深化拓展 教育在 科教兴国 战略

10、中的作用 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 学以致用 1 2018 江苏宿迁期末 1957年 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 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 化的劳动者 这一 方针 提出的背景是 A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科教兴国 发展战略已实施 D 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基本普及 一 选择题 解析 B 到1965年 中国教育事业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 系 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A项错误 据材料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的劳动者 可知 这一 方针 提出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 建立 故B项正确 科教兴国 发展战略

11、是1995年邓小平提出的 与材料 时间不符 故C项错误 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与材料时间 不符 故D项错误 2 2018 河南洛阳统考 据统计 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 有90 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 而在1960年 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 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 这一现象 A 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 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C 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D 有利于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 解析 B 材料中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 只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 教育的发展 不能代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故A项错误 中国工科毕业生数 量增加

12、适应了国家经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故B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 出工科毕业生总体数量增加 不能体现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均衡性 故C项 错误 科教兴国 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 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 故D项错 误 3 2018 河北邢台月考 1969年以后几年里 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 治 语文 算术 革命文艺 军事体育 劳动等课 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 教育 农业基础 工业基础 革命文艺 军事体育 劳动等课 学生劳动 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 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 这种做法 A 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 锻炼了学生能力 值得继承 C 是对 文化大革命 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 D 造成中小学文化水

13、平的下降 解析 D 1969年以后几年里 我国许多地方的中小学开设课程虽多 但根 据材料 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 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 不足60 可知这种做法不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也锻炼不了学 生的能力 反而会造成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下降 故D项正确 A B两项错误 题干教育现象是 文化大革命 中 左 倾错误发展的表现 而非抵制 C项错误 4 纸质的收藏品充满了历史信息 启迪我们对历史的认知 下图是一枚 1989年教师节邮票纪念封 反映了对教师及教育重视的有关信息 下列 最符合这一时期教育发展成就表述的是 A 人民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创建 B 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 文化大革命

14、 时期取消的高考开始得到恢复 D 义务教育法 得到贯彻实施 解析 D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1989年 人民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创 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A项错误 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是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时期 B项错误 高考制度得到恢复是在1977年 C项错误 1986年 颁布 义务教育法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 与题 干中邮票纪念封及反映的信息相符 D项正确 5 2018 河南中原名校质检 2016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 定 要求 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 牧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 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 该项规定的实施 A 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体现教育

15、公平和民族平等 C 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D 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解析 B 材料中强调加快发展民族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 给予少数民族考 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 是对教育基础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照顾 体现了 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二 非选择题 6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科教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恢复高考其实质是重新以知识取向来规范和引导社会 确立了整 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知识在国家中的地位 高考用知识取向奠定了中 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准 知识就是生产力 开启了以知识作为社会发展核心 动力的现代化进程 重新肯定知识的价值 恢复知识的尊严 从政治上突破 了 知识越多越反动

16、的阻碍 从这点上说 恢复高考就具有了拨乱反正的 意义 张万余 恢复高考 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新起点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在 1988年的一次讲话 中指出 马克思说过 科技 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 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 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重要组成 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特点有以下两个可供讨论 现实性 它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色 指导性 它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 尹虹 从近代重大科技发明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恢复高考的时间并说明其成为 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新起点 的理由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时间 根据所学回答 第二小问理由 据材料一 恢复高考其实质是 重新以知识取向来规范和引导社会 确立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知识在国家中的地 位 可以得出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和公平的价值导向 据材料一 重新肯定知识的价值 恢 复知识的尊严 从政治上突破了 知识越多越反动 的阻碍 得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据材料一 从这点上说 恢复高考就具有了拨乱反正的意义 可 以得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