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

上传人:le****9 文档编号:126181813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术》体质养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 体质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根据不同的体质 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 纠正其体质 上之偏 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这就叫体 质养生法 体质养生 是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 因 其内容较多 具有相对独立的范围 故单 立一章进行讨论 第一节 体质学说与养生 一 体质的基本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 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 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 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 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 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现代生物学 研究认为 人具有根本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同时在人类群体中也普遍存在着个 体差异 这种个体差异的研究完全支持了中医的体质学说

2、中医的体质概念与人们常说的气质不同 所谓气质 是指人体在先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精神面貌 性格 行为等心理功能的 即神的特征 而体质是形与神的 综合反映 因此 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但体 质可以包括气质 气质不等于体质 二 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 人们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 在国外 到目 前为止 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 古罗马医 生盖伦 公元30 200年 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 学说的基础上 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即性情急 躁 动作迅猛的胆汁质 性情活跃 动作灵敏的 多血质 性情沉静 动作迟缓的粘液质 性情脆 弱 动作迟钝的抑郁质 在十七世纪以前 盖伦的气质学说一直被西方医学界奉为信 条 近代著

3、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则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 点在行为中的表现 把人分为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等 四种类型 分别相当于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在西 方医学界颇有影响 但是迄今为止 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 学说 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实践 唯有中医体质 学说与医疗实践 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的 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的 内经 里 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可以说 内经 是中医体质学说的理 论渊薮 内经 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 了若干分类 如 灵枢 中的 阴阳二十五人 和 通天 就提出了两种 体质分类方法 在

4、素问 异法方宜论 里还指出 东南西北中五方由于地域 环境气候不同 居民生活习惯不同 所以形成不同的体质 易患不同的病症 因此治法也要随之而异 后世医学家在 内经 有关体质学说的基础上续 有发挥 例如朱丹溪 格致余论 说 凡人之形 长不及短 大不及小 肥 不及瘦 人之色 白不及黑 嫩不及苍 薄不及厚 而况肥人多湿 瘦人多 火 白者肺气虚 黑者肾不足 形色既殊 脏腑亦异 外证虽同 治法迥别 也 又如叶天士研究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在 外感湿热篇 中说 吾吴湿 邪害人最广 如面色白者 须到顾其阳气 面色苍者 须要顾其津液 强调了治法须顾及体质 再如吴德汉在 医理辑要 锦囊觉后篇 中说 要 知易风为病者

5、 表气素虚 易寒为病者 阳气素弱 易热为病者 阴气素衰 易伤食者 脾胃必亏 易劳伤者 中气必损 说明了不良体质是发病的内 因 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这就为因人摄生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根据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 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 外界环 境和发育条件 生活条件的影响 都有可能使体质发生 改变 因此 对于不良体质 可以通过有计划的改变周 围环境 改善劳动 生活条件和饮食营养 以及加强体 格锻炼等等积极的养生措施 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纠正其体质上的偏颇 从而达到防病延年之目的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一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 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 禀赋 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 体

6、里的发育营养状况 父母的体质特征通过 遗传 使后代具有类似父母的个体特点 是 先天因素的一个方面 而胎儿的发育营养状 况 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性别因素 人类由于先天遗传的作用 男女性别不仅形成各自 不同的解剖结构和体质类型 而且在生理特性方面 也 会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般说 男子性多刚悍 女 子性多柔弱 男子以气为重 女子以血为先 灵枢 五音五味 提出 妇人之生 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 的 论点 正是对妇女的体质特点作了概括说明 三 年龄因素 俗话说 一岁年纪 一岁人 说明人体的 结构 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 从而形成 体质的差异 灵枢 营卫生会 指出 老壮不 同气 即是

7、说年龄不同对体质有一定影响 四 精神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 由于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 所以也可以改变体质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里说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即 指情志异常变化伤及内在脏腑 五 地理环境因素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 其形态结构 气化功能在适 应客观环境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生变异 是故 素问 五 常政大论 早就指出 必明天道地理 对于了解 人之 寿夭 生化之期 以及 人之形气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理环境不同 则气候 物产 饮食 生活习惯等等 亦多有不同 所以 素问 异法方宜论 在论证不同区 域有不同的体质 不同的多发病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时 候 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区的水土 气

8、候 以及饮食 居 住等生活习惯 对体质形成的重大影响 说明地理环境 对体质的变异 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又是极其复 杂的因素 二 体质的分类 祖国医学对人体体质所作的分类 在 内经 时代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 根据人的体形 肤色 认识能力 情感反应 意志强弱 性格静躁 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将体 质分为木 火 土 金 水五大类型 然后又根 据五音的太少 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 气血多少 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 将每一类型再分为 五类 共为五五二十五型 统称 阴阳二十五人 本法强调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的分类依据 具有实际意义 二 阴阳太少分类 灵

9、枢 通天 把人分为太阴之人 少阴 之人 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 五种类型 这是根据人体先天禀赋的阴阳之 气的多少 来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即 气质方面的差别的分类方法 三 禀性勇怯分类 灵枢 论勇 根据人体脏气有强弱之分 禀性有勇怯之异 再结合体态 生理特征 把体质分为二类 其中 心胆肝功能旺盛 形体健壮者 为勇敢之人 而心肝胆功能 衰减 体质孱弱者 多系怯弱之人 四 体型肥瘦分类 灵枢 逆顺肥瘦 将人分为肥人 瘦人 肥瘦适中人三类 灵枢 卫气失常 又将肥人分为膏型 指型 肉型三种 并对每一类型人生理上 的差别 气血多少 体质强弱皆作了比较 细致的描述 由于人到老年形体肥胖者较 多

10、 所以本法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老年人 体质的分型方法 随着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与 临床辨证用药相结合 现代中医常用的体质 分类法着眼于阴阳气血津液的虚实盛衰 把 人体分为正常体质和不良体质两大类 凡体力强壮 面色润泽 眠食均佳 二便 通调 脉象正常 无明显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倾向者 为正常体质 反之 有明显的阴虚 阳虚 气虚 血虚 痰湿 阳盛 血瘀等 倾向 倾向与证候有微甚轻重之别 的属于 不良体质 这种分类方法 可称之为实用体 质分类法 第三节 不良体质的养生 本章着重介绍阴虚 阳虚 气虚 血虚 阳盛 痰湿 血瘀等不良体质的养生方 法 至于阴阳气血平调的体质 应根据年 龄 性别 职业等

11、差异 采用不同的养生 方法 不必考虑体质问题 一 阴虚体质 一 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 午后面色潮红 口咽少津 心中时烦 手足心热 少眠 便干 尿黄 不耐春夏 多喜冷饮 脉细数 舌红少 苔 二 养生方法 1 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 常常心烦易 怒 这是阴虚火旺 火扰神明之故 允应遵循 内经 恬澹虚无 精神内守 之养神大法 平素加强自我涵 养 常读自我修养的书籍 自觉地养成冷静 沉着的习 惯 在生活和工作中 对非原则性问题 少与人争 以 减少激怒 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此外 节制性 生活也很重要 2 环境调摄 阴虚者 故常手足心热 口咽干燥 常 畏热喜凉 冬寒易过 夏热难受 因此 每逢炎

12、热的夏 季 应注意避暑 有条件的应到海边 高山之地旅游 秋冬养阴 对阴虚体质之人更为重要 特别是秋季气候 干燥 更易伤阴 居室环境应安静 最好住座北朝南的 房子 3 饮食调养 饮食调理的原则是保阴潜阳 宜芝麻 糯米 蜂蜜 乳品 甘蔗 蔬菜 水 果 豆腐 鱼类等清淡食物 并着意食用沙参 粥 百合粥 枸杞粥 桑椹粥 山药粥 条件 许可者 可食用燕窝 银耳 海参 淡菜 龟 肉 蟹肉 冬虫夏草 老雄鸭等 对于葱 姜 蒜 韭 薤 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则应少吃 4 体育锻炼 不宜过激活动 着重调养肝肾 功能 太极拳 八段锦 内养操等较为适合 气功宜固精功 保健功 长寿功等 着重咽津 功法 5 药物养生 可选用

13、滋阴清热 滋养肝肾之品 加女贞子 山茱萸 五味子 旱莲草 麦门冬 天门冬 黄精 玉竹 玄参 枸杞子 桑椹 龟板诸药 均有滋阴清热之作用 可依证情选用 常用中药 方剂有六味地黄丸 大补阴丸等 由于阴虚体质 又有肾阴虚 肝阴虚 肺阴虚 心阴虚等不同 故应随其阴虚部位和程度而调补之 如肺阴虚 宜服百合固金汤 心阴虚 宜服天王补心丸 脾阴虚 宜服慎柔养真汤 肾阴虚 宜服六味丸 肝阴虚 宜服一贯煎 著名老中医秦伯未主张 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 认为本方有不蛮补 不滋 腻 不寒凉 不刺激四大优点 服后有食欲增进 睡眠酣适 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很值得采用 二 阳虚体质 一 体质特点 形体白胖 或面色淡白 平素怕

14、寒喜暖 手 足欠温 小便清长 大便时稀 唇淡口和 常 自汗出 脉沉乏力 舌淡胖 二 养生方法 1 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 佳 如肝阳虚者善恐 心阳虚者善悲 因此 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 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 的影响 2 环境调摄 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 稍微 转凉 即觉冷不可受 因此 在严寒的冬季 要 避寒 就温 在春夏之季 要注意培补阳气 无厌于日 有人指出 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 每 次十五至二十分钟 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 能力 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 毛孔 腠理开疏 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 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 吹 有空调设备的房间 要注意室内外

15、的温差不要过大 同时避免在树荫下 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 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 只图一时之快 更易造成或手 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 风痹 病的发生 3 体育锻炼 因 动则生阳 故阳虚体质之人 要 加强体育锻炼 春夏秋冬 坚持不懈 每天进行1 2次 具体项目 因体力强弱而定 如散步 慢跑 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 内养操 工间操 球类活动和各种 舞蹈活动等 亦可常作日光裕 空气浴 强壮卫阳 气 功方面 坚持做强壮功 站桩功 保健功 长寿功 4 饮食调养 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 如 羊肉 狗肉 鹿肉 鸡肉 根据 春夏养阳 的法 则 夏日三伏 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 次 配合天地阳旺之

16、时 以壮人体之阳 最为有 效 5 药物养生 可选用补阳祛寒 温养肝肾之 品 常用药物有鹿茸 海狗肾 蛤蚧 冬虫夏草 巴戟天 淫羊藿 仙茅 肉苁蓉 补骨脂 胡 桃 杜仲 续断 菟丝子等 成方可选用金匮肾 气丸 右归丸 全鹿丸 若偏心阳虚者 桂枝甘 草汤加肉桂常服 虚甚者可加人参 若偏脾阳虚 者 选择理中丸 成附子理中丸 脾肾两虚者可 用济生肾气丸 三 气虚体质 一 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 面色 白光 白 语声 低怯 常自汗出 动则尤甚 体倦健忘 舌 淡苔白 脉虚弱 二 养生方法 1 气功锻炼 肾为元气之根 故气虚宜作养肾功 其功法如下 1 屈肘上举 端坐 两腿自然分开 双手屈肘时侧举 以两 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 随即复原 可连做十次 2 抛空 端坐 左臂自然屈肘 置于腿上 右臂屈肘 手掌 向上 做抛物动作3 5次 然后 右臂放于腿上 左手做抛空动 作 与右手动作相同 每日可做五遍 3 荡腿 端坐 两脚自然下垂 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 然 后 两脚悬空 前后摆动十余次 本动作可以活动腰 膝 具有 益肾强腰的功效 4 摩腰 端坐 宽衣 将腰带松开 双手相搓 以略觉发热 为度 再将双手置于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