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181189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实用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专题学习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学习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n 线索梳理 一 古代丞相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 1 秦统一全国后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政务 由 此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丞相制度 2 汉代因袭秦朝官制 汉武帝时起用布衣为相 同时形成 中朝 决策 机构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 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 使相权一分为三 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 君权的独尊 4 北宋时期以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军权 财 权 相权被分割 皇权加强 5 明朝 明太祖罢中书省 废丞相 由皇帝亲决

2、国政 丞相制度遂废 二 秦朝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 1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2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随着王国势力的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 景帝至汉武帝时期 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最终诸侯王的军政大权被解 除 汉武帝时建立刺史制 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 唐宋时期 整体上实行道 路 州县三级制 3 唐朝中后期 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 宋初年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4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初废行省 设三司 三司分 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 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含

3、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决策方式 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 地方听 命于中央 2 主要矛盾 1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最后被取消 2 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n 重点突破 3 发展历程 起源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加 强于北宋 发展于元朝 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 演变趋势 1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特别是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2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中央对地方 特别

4、是对边疆地区的管 辖 3 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5 特点 1 皇权至上 2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 宣扬 君权神授 5 文化专制 6 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6 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影响深远 1 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维护和巩固国家 的统一和安定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2 明清时期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其消极作 用占主导地位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型例题 2017 课标全国 25 下表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

5、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68郡 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 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以图表形式呈现 图表纵向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 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15郡发展到108郡 国 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后 王国越分越小 地方郡 国数量增多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 从而使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故C项正确 诸侯国与中央的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 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 中央行政体

6、制 的变化 故排除B项 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排除 一般以统计表 柱状图 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 给出材料的出 处 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 息能力和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技巧 四步法 第一步 读图文 看求答抓信息 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 信息 第二步 读表头看表注 抓住中心准确定位 即抓住表头 标注 图标反映中心问题 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高分策略指导 第三步 读内容逐项看 观趋势比差异 即抓住表格 图片中的细 节信息 纵向看趋势 横向找差异 注 表格类试题可将表格数字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 看特征 观 态势 第四步 甄别选项 史实验证排干扰 1 依据图表时空限定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 2 依据信息去掉表述不准确或绝对化的选项 3 其余选项反向带入图表 仔细验证排除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