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80696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课件: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1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命题时空坐标 内容索引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 课时作业 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 激化了阶级矛盾 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人民负担 导致阶级矛 盾进一步尖锐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 组织发动起义 1 背景 一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年 拜上帝教 2 前期斗争 1 初期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 在永安整顿建制 分封诸王 初步建立了政权 定都天京 1853年

2、 攻克 改为天京 定为国都 同清廷对峙 2 全盛 北伐 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 孤军深入 最后失败 西征 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 石达开进军江西 夺取许多州县 南京 3 后期斗争 1 转折 1856年 事件 从此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 重建领导核心 为重振国威 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 让洪仁玕总理 朝政 3 防御战 1858年 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 安 庆陷落 天京失去屏障 4 天京陷落 1864年 湘军攻破天京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京变乱 4 失败原因 1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 并不明确 大多迫于贫

3、困 希望改变经济地位 领导阶层学识与才略有限 定都天京后 领导者糜烂腐化 又为争权夺利互 相残杀 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战略上的失误 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 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完全推倒 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 违背人性的措施 例 如在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 不得民心 外交失策 未积极争取外援 清政府因与西方列强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而 获得支持 2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曾国藩的湘军 李鸿章的淮军和洋 人组织的常胜军 洋枪队 围攻下 溃败而亡 5 纲领 内容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1 以户为单位 不论男女 按 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 1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 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4、2 体现了 思想 严重脱离实际 国库 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 1 政治上主张 官吏 由选举产生 2 经济上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业 3 文教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 1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 在中国发展 的设想 2 迫于当时形势 未能实行 以法治国 资本主义 归纳总结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 从经济上看 是分散的小生产者 2 从政治上看 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 从思想上看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 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多是 用宗教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 从组织上看 作为小生产者 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 很难形成统一的 坚 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政治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列强加紧侵华 中

5、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 清末 和 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使 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 等学说的影响 组织基础 1894年革命团体 兴中会 的建立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的 成立 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 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有利时机四川发生 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湖北防务空虚 1 背景 新政 黄花岗 二 辛亥革命 1911 1912年 保路风潮 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 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权分立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

6、治制度 内阁制由议会多数党组织 掌握行政权 对议会负责 共和代议制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12日 占领武汉三镇 3 高潮 1 成立民国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宣告 成立 定都南京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华民国 国民全体 内阁 进步性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 的进步意义 局限性 内容不全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 对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尚不完备 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 又极尽可能地 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权力 使得行政权力的划分极其混乱 造成后来的 府院之争 现实需

7、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义色彩 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 仅凭一纸约法就要捆住袁世凯手脚的想法过于理想化 以至于约法最后成了一纸空文 封建专制制度 4 结局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1 原因 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主持军政 列强以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 替袁世凯撑腰 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 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孙中山被迫妥协 2 过程 1912年2月 宣统帝退位 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图解历史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5 功绩 1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8、 政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 国 3 思想 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 经济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条件 5 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君主专制 民主共和 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 考点一 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 1 天朝田亩制度 与 资政新篇 的经济主张的区别 认 知 深 化 2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 促进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减轻了中国近 代化的阻碍因素 资政新篇 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对当时的思想和经

9、济发展均 有影响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 阻碍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 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 与发展资本 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 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内乱给了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 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 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针对练1 2018 衡阳二模 28 葛剑雄认为 按照 天朝田亩制度 所宣布 的目标 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但他同时又说 太平 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这说明 太 平军制度

10、 A 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B 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 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D 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解析 太平军制度 指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 太平天国推行 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 超越了农民的认知水平 不符合农民的私有观念 因 而 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因而最终导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故D项正确 考点二 为共和大厦奠基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封建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 辛亥革命只是结 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 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封

11、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 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 中还根深蒂固 概 念 解 读 内容影响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 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 现代民主政体 否定了 人治 观念 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 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 认 知 深 化 针对练2 南京临时政府 参议院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 并请临 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 但孙对此表示异议 复函据理力争 且以临 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决议加以复议 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

12、新讨 论 最终正式决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一过程表明 A 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 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 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 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解析 参议院请临时大总统颁布 孙表异议 提请参议院复议 参议院讨论 后最终确定 这一过程反映出共和政体下权力的运作程序 故选C项 2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1 政治层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三权分 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中 国政治民主化 法制化获得重大突破 2 经济层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辛亥革命

13、后 实业救国 成为主要 的社会思潮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3 文化层面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提出三民主义 提倡资 产阶级公民道德 对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习俗的改革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 和科学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唯物史观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为 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 令 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

14、业的热情 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素养感悟 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 要求 从材料中找出 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 的原因 信息 思想上 王权思想 政治上 封建政治体制 经济上 小农经济违背 历史潮流 材料 洪秀全出身儒生 深受儒学的影响 自称 天王 宣扬王权天授 建 立君主专制政体 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 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 济 向往大同之世 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 甚至违背历史方向 带有落后性 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 迟早会使人民失望 摘编自崔之清 胡臣友 洪秀全评传 获取材料信息 材料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 惜阴堂 上海一栋小洋楼 为幕后磋商场所 南北通过

15、谈判 妥协与法制程序 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 移 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 光荣革命 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看 到 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 都经过了国会 没有打大仗 减少了流血 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 国会与辛亥革命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 材料认为辛亥革命中冲突各方通过谈判 妥协与法制程序实现了 政权和平转移 是中国版的 光荣革命 辛亥革命中的 妥协 智慧值得 肯定 思考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 光荣革命 试答 1 从斗争的形式来看 辛亥革命在武装斗争的方式之外 以国会为 中心 采用谈判 南北和谈 妥协 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 孙中山提出 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

16、遵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他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2 从斗争的结果看 避免了社会进一步动荡 有利于社会稳定 材料 自清末 新政 开始 以军机处和吏 户 礼 兵 刑 工等六部为主 干的封建统治机构 被外务部 民政部 度支部 学部 陆军部 海军部 法 部 农工商部 邮传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行政机构所取代 在教育制度方面 科举制度被废除 建立了自蒙养院和小学开始直到中学 大 学的近代学制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新知 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也不断产生 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民反对 旧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迈上新的阶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两千 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刘芃 朱汉国 历史学习精要 运用材料论证问题 要求 分析材料 论证清末 新政 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论证 政治上 辛亥革命的主力 新军 就是清末 新政 时期编练的 清末 新政 的预备立宪使立宪派离心 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经济上 奖励实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 物质基础 思想文化上 派遣留学生出国 建新式学堂等扩大了新思想的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