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17975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必修三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程标准 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 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 1866年月 日11月12日 孙中山诞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 今 中山市 翠享村 名文 字德明 号日新 后 改号逸仙 旅居日本时 曾化名中山樵 中山 因而得名 孙中山 1866 1925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创立兴中会 投身民主革命 创建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 捍卫共和制度 促成国共合作 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 上书改革 一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2、展 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大力宣传西方政治思想 孙中山的思想发展和实践个人因素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中国的大同思想 进化论 二 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 法国启蒙思想 美国民主共和思想 单税社会主义 马克思 资本论 阅读课本P93第2 5自然段 想一想 三民主义有哪 些思想来源 多元化 三 三民主义 的主要内容 1 提出 同盟会十六字纲领 民报 发刊词 孙中山为同盟会 亲笔书写的纲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 词中将同盟会的纲 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905年8月东京 1905年11月 三民 主义 对应的十 六字纲领 内 容实 质 三者 关系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三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2 内容 驱

3、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专制 统治 推翻清政府 反对君主 专制政体 反对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 制 平均地权 解决以 土地为中心的财富 重新分配问题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中华民国 国民一律平等 前提 核心 补充 发展 民族主义反对的是什么 材料一 今之满州 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 屡为边 患 满政府穷凶极恶 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 覆彼 政府 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 国家 同盟会宣言 1905 材料二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 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 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 1906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4、 凡为国民皆 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 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人人共守 敢 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1905 材料二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 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 就算汉人为君主 也不能 不革命 孙中山 1906 民权主义主张的是什么 它反对的是什么 材料一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 地价 仍属原主所有 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 归于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 1905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一 千元 可定价为一千 或多至二千 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 发达 价涨至一万 地主得两千

5、已属有益无损 赢利八 千 当是国家 这于国计民生 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 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 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 190 民生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它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三民主义有何影响 结果如何 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 经济利益 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 发展经济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临时约法 四 三民主义的影响 进步性 结果 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材料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皆继续有 效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局限性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6、性 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 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 思考 三民主义有何局限性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 中国有 三党 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 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 维新党 意在作乱为 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 中立党和维新党 分别是指 A 顽固派 抵抗派和洋务派 B 抵抗派 洋务派和维新派 C 洋务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D 顽固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才 本质上反映了 A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B 社会各阶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共同愿望 C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 展的道路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认识到清政

7、府完全成为 列强的侵华工具 孙中山认为 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 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 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孙中山在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说 我们革 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 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 革命 不愿少数人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 真正实现了的是 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A B C D 1 1911年 辛亥革命 推翻清政府 建立中 华民国 2 1912年 颁布 临时约法 3 1913年 领导

8、二次革命 4 发表两次 讨袁宣言 1915和1916年 号召进行反袁 5 1915年 领导护国运动 6 进行两次护法运动 1917年和1920年 三民主义的实践 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努力 学习目标 1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 质性飞跃 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 一致的 2 认识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 用 五 三民主义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 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 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 这时候 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 因为要淹死了 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 20世纪20年代前后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结合上述

9、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五四爱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 实践屡遭失败 寻求新出路 2 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3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4 孙中山与时俱进 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1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原因 背景 五 三民主义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 通过 中国国民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 改组了国民党 确立了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 国民党 一大 会场 1924年1月20日 广州 2 提出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

10、义新发展 民族民族 主义主义 民权民权 主义主义 民生民生 主义主义 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 满洲贵族 的统治 推翻君主 专制政体 建立国民 政府 国民 一律平等 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侵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 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不反帝 反 帝 反满 民 族平等 民权由资产阶民权由资产阶 级掌握级掌握 平民共平民共 有 有 新新 在在普普 遍民权遍民权 新新 在更关注农在更关注农 民和工人民和工人 联共 联俄 扶助农工 继承与发展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

11、义 是联 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 民主义 没有三大政策 或三大政 策缺一 在新时期中 就都是伪三 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 是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 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4 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先的历史条 件的继续和发展 具有鲜明的反帝 反封 建的革命性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的政治纲领 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 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 成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 的纲领 实现国共合作 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 的发展 孙 中 山 的 民 主 追 求 背景背景 思想渊源思想渊源 提

12、出的标志提出的标志 内容内容 评价评价 背景背景 提出的标志提出的标志 内容内容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评价评价 三三 民民 主主 义义 新新 三三 民民 主主 义义 本课知识网络本课知识网络 有学者认为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 主张 殊途同归 同归 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 实行三民主义 B 实行君主立宪 C 推动民主进程 D 建立共和政体 孙中山遗嘱说 必须唤起民众 联合世界上平等待 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 国民党 一大 宣言 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倡导科学 民主 平等 博爱 B 增加了鲜明的反

13、帝内容 C 他倡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最终归宿 是社会主义 D 把资产阶级革命与人民革命 世界革命结合 起来 孙中山在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指出 所以倡民生 主义 就是因贫富不均 闻得有人说 民生主义是 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 随口说去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 可 定价为一千 或多至二千 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 价 涨至一万 地主得两千 已属有益无损 赢利八千 当是 国家 这于国计民生 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 端自然永绝 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这表明孙中山的 民生主义反对 A 夺取地主土地 B 收买地主土地 C 土地国有政策 D 国家核定地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