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179710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民全国通用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3课(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 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 的历史地位 1 识记侵华日军的罪行 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 义性 重点 2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重要 影响 难点 3 理解 掌握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正面 敌 后 国外战场的抗战概况 特点及影响 重难点 4 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认识中国抗日 战争的地位及意义 重点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 一 侵华

2、日军的罪行 1 侵华的原因 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1927年 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 的侵略方针 征服满蒙 2 侵华事件 1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 以此为借口 攻占沈阳城 制造了 事变 东北沦陷 2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3 1937年8月13日 日军进攻上海 事变爆发 4 1938年10月 日军占领 中国失去了华北 华中和华南 大片领土 九一八 八一三 广州武汉 3 日军滔天的罪行 1 1937年12月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30万人被害 2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用活人进行试验 并实施细菌战 和毒气战 3 在占领

3、区 实行 以华制华 的政策 进行殖民统治 经济掠夺和推 行奴化教育 图解识记 日军侵华的原因 图解识记 二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 背景 事变后 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 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2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发表宣言 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抗日 2 1935年 发表 八一宣言 号召 3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九一八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东北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 组织抗日义勇军 打击日伪军 2 1936年组成的 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抗日联军 4 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 1 1932年

4、一 二八事变后 蔡廷锴 蒋光鼐等率十九路军抗日 2 1933年1月 东北军将领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 3 长城抗战中 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勇夺喜峰口 4 1933年5月 冯玉祥 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将日伪军赶 出察哈尔省 5 1936年12月12日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张学良 5 爱国民众和学生的救亡活动 1 工人罢工 募捐 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拒收日钞 要求政府对日 经济绝交 2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 掀起一二 九运动 历史认识 1931 1936年的抗日救亡运动 是分散的 自发进行的

5、 与国民政府实 行不抵抗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也反映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 一致 抗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历史认识 三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 1 八一三事变后 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 宣布自卫抗战 2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3 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正式建立 2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 主要战役 1937年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 淞沪会战期间 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八路军 师在 伏击日军 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中 李宗仁指挥 在山东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 战场的最大胜利

6、1940年5月 在 中 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 烈殉国 2 结果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枣宜会战 一一五平型关 3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 洛川会议上制定了 路线 2 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3 1940年 彭德怀指挥了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全面抗战 陕甘宁 百团大战 知识点拨图解识记易混易错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 它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 个政党内部 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知识点拨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图解识记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 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包 括各族人民 各民主党派 抗日团

7、体 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 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 起到一个引领 带头作 用 易混易错 四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 进程 1 1942年 世界 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战场 2 1945年春 中共七大召开 内容 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 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 产生以 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政治和思想基础 反法西斯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3 联合对日作战 1945年7月 中 美 英三国发表 促令日本投降 8月 美国先后在日本的 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 出兵中国东北并击溃日本关东军 毛

8、泽东发表 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波茨坦公告 广岛长崎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2 胜利 1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 10月25日 光复 历经14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 胜利 3 意义 1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 中华民族洗雪了民族耻辱 捍卫了 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 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 民族尊严 3 抗战中 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4 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形成的不畏强暴 英勇抗击侵略的 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9、要组成部分 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为 的胜利做 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 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战场 深度点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中 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 完全独立 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深度点拨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侵华日军的罪行 史料 日本侵略者把俘虏的士兵捆在柱子上 用锥子刺成血人 再用刺 刀穿透喉咙 把难民捆起来 当成拼刺刀的靶子活活刺死 还轮奸孕妇 又剖出腹中胎儿 挑在刺刀上戏耍等 日军屠杀中国人后的狰狞面目 答案 思考 1 是什么原因使日

10、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答案 历史原因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现实原因 日军意在 因而妄图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资极其不足等 答案 答案 对日寇的暴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从战争的性质看 中日双方的战争是日本策划并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战争中对非武装人员的态度看 日本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已经 放下武器的武装人员进行屠杀 南京大屠杀就是例证 从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看 日本在战争中屠杀手段残忍 还使用细菌 战 毒气战等违背国际公法的手段 并大量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 破坏 中国的城镇等 2 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什么以 破坏和平罪 战争罪 违反 人道罪 起诉日本法西

11、斯战犯 答案 答案 认识 历史不容篡改 要正视历史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中 日两国应以史为鉴 3 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矢口否认这些暴行 对此你有何认识 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 1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日本的侵华罪行不可饶恕 中日两国人民 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决不能重演 2 战后 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军侵华史的活动 我们不能不提 高警惕 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必要的驳斥 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 共同责任 3 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 才能牢记历史教训 珍 惜今天 n 史论总结 主题二 全民族的抗战 探究点1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史料一 毛泽东指出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

12、38年内 抗战是比较努力 的 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 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史料二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 歼灭大部分伪军 逐渐成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思考 1 史料一认为抗战初期 国民党的抗战 比较努力 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答案 答案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 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抵抗日军侵略 2 结合史料二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 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答案 地位 歼灭大量日伪军 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 事例 百团大战 探究点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3、史料 谜语趣闻 谁打败了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 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 某报副刊刊出 一则谜语 谜面是日本投降 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结果出现三个 谜底 屈原和苏武 共工 后来 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 又拟了一个新 谜底 华佗 思考 1 你能解释 屈原 和 苏武 共工 的准确含义吗 你知道 应该怎样理解 华佗 这一谜底吗 答案 答案 屈原 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 苏武 苏联出 兵中国东北的武力使日本投降 共工 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中外反法 西斯力量共同努力的功劳 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局部和全民族抗战 对 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最早 坚持的时间最长 消灭的

14、日军最 多 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 1945年 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 2 你赞同哪一个谜底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答案 共工 理由 在抗战中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抗击了 侵华日军的大部分 八路军在抗战后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其作用 不可忽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为共同努力的结果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 中华民族觉醒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 3 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4

15、爱国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 加速了日本投降 n 史论总结 1 抗日战争的特点 1 民族性 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包 括了全国各阶级 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 双重性 从斗争性质上看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 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具有双重性 3 两个战场 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 国民党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共 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相互依存 贯穿始终 n 拓展提升 4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最终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 方针 坚持敌后抗战 决定性地消耗了

16、日军的力量 5 以弱胜强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 持久性 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 结束较晚的战场 2 用比较法分析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 相同点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 曾对中国人民 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 进行了野蛮的 经济掠夺 2 不同点 背景 前者发生在19 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 后者 发生在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 战争规模 日本 法西斯侵华战争远远大于甲午战争 前者不到1 年 侵犯地区多在沿海 后者长达10 多年 战火燃烧大半个中国 前者日本战胜了中国 勒 索了大量的财富 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 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 大下降 后者中国取得完全胜利 日本投降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 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 1 2015年9月3日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 说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 这14年斗争的开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平型关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