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175243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5-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命题人:曲成波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O16;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分,共分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ACO2、SO2、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C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D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污染空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O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B在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硫酸C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D四氧化三铁俗

2、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下列关于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和Na2O,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B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水C氧化钠 D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CO2+ H2O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 + HCO3- CO32- + H2O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Al(OH)3D2H2ONa+2OHH26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K+、a2+、

3、Cl-、SO42-BNH4+、HCO3-、Cl-、K+CCl -、Na+、NO3-、Ca2+D2+、NO3、 I-、 Cl-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B C D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CD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1gCl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B在常温常压下,11.2 升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D1 molFe与足量的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制取水处理剂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

4、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还原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A11 B16 C23 D321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NaHSO4和Ba(OH)2 BAlCl3和NaOHCNaAlO2和H2SO4 DNa2CO3和H2SO4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

5、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28 g CO的体积为22.4 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 B C D1有五种化合物:Mg(HCO3)2,Al(OH)3,Al,(NH4)2CO3,Al2O3跟盐酸和NaOH溶液都能反应的物质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 只有 B. 和 C和 D17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红色溶液不褪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仍然透明A. 仅和 B. 仅和 C. 仅和 D. 仅和182.1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2.1g B3.6g C7.2g D不可求19A0.

7、045mol/LB0.036mol/LC0.026mol/LD0.030mol/L15g150mL稀H2SO4中,发现固体完全溶解,并放出1.68L H2(标准状况),加入KSCN溶液后,无颜色变化。为了使Fe2+完全转化为Fe(OH)2沉淀,共耗用200mL 3 mol/L NaOH溶液,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4 molL1 B3 molL1 C2 molL1 D1 molL121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9.2g铁、镁、铝混合物溶解在一定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完全溶解后收集到4.48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A18.6 gB

8、20 gC19.4 gD24 g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6 mol/LC原溶液中n (Fe2+): n (I): n(Br)2:1:3D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卷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2)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的进水口是(填“f”或“g”)。4)现需配制250 mL、0.2 molL

9、1NaCl溶液,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a高空排放b用于制备硫酸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d用浓硫酸吸收(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A2O3及不溶于强酸的SiO2)可制备Fe2O3。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

10、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b滤液氧化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氯气的制取按照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来制备氯气但是这种方法制实验仪器:a实验仪器:b实验:实验方法:1)原理:26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E为固体非金属单质B为红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的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

11、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C的合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这种合金是;A铝合金 B青铜 C镁合金 D钢铁(2)F的化学式为;(3)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与B生成C和D的反应是(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5)D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现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120mL氯化铁浓溶液中,有9.6g铜被腐蚀掉。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8.4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4.8g不溶解的物质。(设溶液体积不变,且不考虑金属离子水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

12、方程式为 ,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4.8g不溶物的成分为 。(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4)比较Fe2+、Fe3+、Cu2+的氧化性大小: 。(5)试计算最后溶液中Fe2+离子物质的量浓度1) 。2) (3)a ;b ;c ; 25(1)(2)(3)(4)Fe2+氧化为Fe3Cl22Br2ClBr2Cl22Fe2+2Cl2Fe3+Fe3SCN= Fe(SCN)3;(4)蓝 ; 先变红后褪色; 无变化;26(1)D;(2)SO2;(3)Al+3 OH= Al OH)3;(4)放出;(5)Al2O3+2OH=2AlO2+H2OFe+2Fe3+=3Fe2+;Cu2+ Fe= Fe2+ Cu(2)Cu;(3)Fe3(4)Fe3Cu2Fe2(5)5.0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