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6174874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北京市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浦口(p) 顷刻(qng) 昏聩(ku) 挣揣(chui) B唱喏(r) . (tn) 泠泠(lng) 谂知(nin).C 做(wn) 诨介(hn) 合偃(yn) 疑窦(du) D错勘(kn) 提防(d) 金钏(chun) 亢旱(k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狼藉 遮掩 尸骸 阡佰 B嗟怨 斜晖 盥嗽 萋弥 C谂知 弃踯 盥漱 暮霭 D蟾蜍 疤疤 把盏 蹙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碧云

2、天,黄花地,西风 ,北雁南飞。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 住斜晖。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 似锦,免着我尸骸现。 A起 挂 下 B紧 挂 滚 C起 拖 滚 D紧 拖 下4下列是对文学中一些专有名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西江月 端正好 一煞 滚绣球 正宫 沁园春 A B C D5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舞台说明、剧名等构成。 C杂剧角色

3、分末、旦、净、杂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6辨析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答案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A排比 明喻 暗喻 对偶 借喻 B. 反复 借喻 暗喻 对偶 借代 C排比 明喻 借喻 对偶 借喻 D反复 借喻 借喻 对偶 借代二、(共25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78题。沉醉东风咫尺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

4、月缺花飞。手执著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待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7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咫尺:古代8寸为咫,此处形容极近。 饯行:置酒肴送别。 搁泪:抹去眼泪。 痛煞煞:难过之极。 好去者:喜欢闯荡的人。 A B C D8对这首沉醉东风解读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捕捉住别离时的“霎时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多侧面刻画了恋人依依不舍的情态。 B诗篇从眼前景象切人,激活人物的想像,从此天各一方,昔日花好月圆的美景,已成为月缺花落。 C摄祝福语言人诗,是这首元曲的创造性表现。“保重将息”,“好去者前程万里”,貌似

5、平淡,却深藏柔情蜜意。 D诗人善用夸张手法,缩短了空间,凝聚了时间,使意象鲜明,形象鲜活。“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就是明证。 阅读下面几段曲词,完成911题。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

6、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栽得起?9对这几首曲词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A【五煞】【二煞】是崔莺莺叮嘱张珙的话,其中充满了关切和担忧。 B【四煞】是崔莺莺揣摩张珙心迹的话,想像他内心的悲愤和别后的情况。 C【一煞】写两人分手后,张珙已远去不见,惟闻马嘶,而莺莺不忍离去。 D【收尾】写莺莺起

7、程返回的失落、孤寂的感觉和内心无限的愁苦。10下列四句中表现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几如何载得起?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C.念朋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1与【四煞】构思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B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 C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8、。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王安石桂枝香) D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 阅读【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的三段曲词,完成1214题。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底从头数。你本身作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称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拔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摔撮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12按要求从三段曲词

9、中选取原句填空。(4分) (1)好酒贪杯: (2)强借暗偷: (3)敲诈勒索: (4)公挪私准: 13下列对曲词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这三段曲词,既写眼前刘邦的威严与尊贵,又写他卑微时的无赖与狡猾,前后对比,构成强烈的讽刺。 B这三段曲词,借一位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心中所想,把刘邦当了皇帝的威仪与他微贱时的卑劣联系起来,构成讽刺。 C这三段曲词,写“我”之所想,一方面就刘邦而言与上文“我”之所见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与乡民们的毕恭毕敬形成对比。 D这三段曲词,写“我”层层揭露刘邦老底,他不仅出身卑微,品行无赖,明抢暗盗,敲诈勒索,而且至今仍更名赖账。 14对三段曲词中表现手法分析有

10、误的一项是(3分) ( ) A这三段曲词虚拟了“我”与刘邦的种种瓜葛,又巧妙地借“我”心中暗想,把这些瓜葛一一道来,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B这三段曲词称呼刘邦,连用三个“那大汉”,连呼五个“你”,最后则直呼其小名“刘三”,不仅合“我”的身份,而且反映了人物情感的发展。 C这三段曲词用典型化手法,把刘邦的种种劣迹集中到虚拟的一个乡民身上表现,使矛盾集中而突出,并用高度夸张甚至荒唐的笔法,来写这位乡民的心理活动。 D“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这一句把全套曲子的“荒唐”推到了高潮,根据乡民的荒唐逻辑,合理地推出了荒唐的结论,获得了荒诞剧的艺术效果。 三、(共29分) 阅读下文,完成

11、第15。22题。 我看舞蹈的美 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它努力挖掘人的灵秀之气,给人一种高级的美感。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模特儿的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过:美的要素有二,一是形式,二是表现,人体充分具有这二要素,外有美妙的形式,内蕴不可思议的灵感,融合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的极致而为一体,所以为美中之致美。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她(他)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蕴,关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

12、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处分地写实。它是绿荷上的露珠,是峭壁上的青滕,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冈。在舞台上作为外形之物,无论是先天的人体,还是后来补充的服饰,在形、体、色、质上都有极关的苛求,真可谓“四美具,二难并”,从而汇成二种更理想、更美的“形”。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凌饰物盼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因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是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