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104851 上传时间:2020-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一说课稿:1.沁园 长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拜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诗篇沁园春-长沙,会背了吗?生:会师:哇噻!这么伟大的诗篇,这么快都会背了,你们真伟大。齐背这伟大的诗篇,好不好。生:好师:异口同声说“好”,真感人,感动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叫你们齐背。“独立寒秋”开始背。生:背师:朗诵是鉴赏古诗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一个故事。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轼。苏轼还没有打开诗卷,郭正祥自己开始摇头晃脑地朗诵诗歌。读完征询东坡的意见:“我这些诗能评几分?”东坡回答得相当的干脆,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为什么能有十分”。素食笑着回答:“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2、”(板书:三分诗,七分读)。这个小故事说明对古诗词来说,朗诵是相当重要的。师:这首诗写于1925年的哪个季节?是大约在冬季吗?生:寒秋师:问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什么是寒秋?生:寒秋也就是深秋。师:近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这里的文学主要指古诗词,王国维认为景物和情感是构成诗词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王国维是浙江海宁人。你们老乡的话有道理吗?沁园春-长沙是由情个景构成的吗?生: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师:浙江人的文学细胞很发达,文学基因很发达,文学鉴赏能力很突出。王国维的一句话就说出了古诗词的本质。景与情有何关系?“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感情是诗歌的

3、胚胎,是诗歌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通过景物描写呈现出来,读者通过欣赏诗词里面的景物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景物是诗歌的媒介。这节课我们欣赏风景,下节课我们在体会胚胎。生;(笑)师:词分上阕和下阕。从内容来看,这首词上阕是生:写景师:既然上阕是写景,那么下阕就是胚胎。请在座的诸位有感情的朗诵上阕。生:朗诵师:再问一个非常蛋白质的问题:上阕描写了什么景物?生:诗人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长沙深秋的景物。师:诗人在开头的三句作了明确的交代:齐读这三句。生:齐读师:每次读这三句,我都有一种神经错乱的感觉。你们有这种感觉吗?谁有?生:正常语序应该是: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师:为了

4、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是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古诗词经常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课文下阕的前两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携来百侣曾游”是诗人回忆的内容,应该放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后面。这两句的位置为什么要调换呢?因为“沁园春”这种词牌名,下阕的的第一句是六个字,第二句是八个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学过吗?下阕的前两句是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师:第一句是六个字,第二句是八个字。毛泽东有两句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君”指李淑一,“柳”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柳直荀是毛泽东早年的战友,1932年就牺牲了。1957年李淑一写了一首词纪念柳直荀,并且把这首词寄给

5、毛泽东,毛泽东也写了一首来安慰李淑一,开头两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应该是九重霄,为什么要写成重霄九?生:为了压韵师:这两句诗充满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也就是这份深情使江青喝了几缸醋,她当着毛泽东的面说:“你怀念杨开慧,我想念唐纳!”江青气之下,给一个叫郑君里写了一封信,打听唐纳在国外的地址。最后还是毛泽东做了让步,不要闹了,杨开慧死,她怎么会与你争我呢,我已经是你的独资丈夫了,以后有机会,我也给你写一首更短的,更有哲理性的。江青说:“我不要哲理性的,我要充满感情的。”生:(笑)师:扯远了,回到课文。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是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古诗词经常

6、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师: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师:这三句字数一样,也不压韵。因此,调换语序不是为了适应格律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一种表达效果。你体会了什么效果?生:(思考)师:古诗词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艺术。一首诗词就好象一块压缩饼干,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泡开,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把诗歌的画面、诗歌的内容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很好的欣赏诗歌了。所以黑格尔说:“想像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三句诗所描写的画面。生:联想师:通过闭起眼睛联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生2:生

7、3:师:还好,没有同学说看到一只巨大的猴子在橘子洲偷吃句子。说明同学的想象力,古诗词鉴赏力还可以。生:笑师:如果你能想象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也就能够体会到这里采用语序倒置的手法所获得的表达效果,谁来说一说。生:师:“独立寒秋”,我独自一人伫立在寒冷的秋风之中,把这一句提到最前面,诗人想突出什么呢?这就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1925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养病,并利用这段时间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这些举动惊动了省城长沙。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毛泽东老师的儿媳妇从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毛泽东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来到了他老师

8、的儿子郭梓阁开的食品店,军阀随后就追到了这里,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郭梓阁把毛泽东藏到店铺的夹壁里面。两天以后,追兵撤走了,毛泽东才从夹壁里面走出来,马上一个人秘密地回到了长沙。在长沙他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家人联系,不敢与朋友来往,感到十分孤独。所以诗人把“独立寒秋”放到最前面是为了突出自己当时的孤独的情怀。当然也能使我们在诗歌的一开头就能体会到诗人顶天立地的气概和中流砥柱般飒爽英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生:(记)语序倒置;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也能使人体会到诗人顶天立地的气概和中流砥柱般飒爽英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师:孤独是诗人最常见的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柳宗元“读钓寒江雪”等。有的诗人

9、还有点孤傲,总认为自己是独孤求败。生:笑师:孤独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欣赏长沙的秋景,一看就是几句?生: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共七句。师:一个“看”字要管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板书)。一般上下阙各有一个。下阕是哪个字?生:忆师:伟人就是伟人,高瞻远瞩,目光远大,一看就是七句。像我这种凡人一看只能看一句:啊,石夫人你真高。生:笑师: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讲究变化,讲究起伏。这其句是景物描写,富有变化吗?请同学把这七句轻轻地读五遍,体会体会。生:朗诵、体会。师: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变化吗?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眺;“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观师:视角变化

10、:远眺,近观。(板书)生:抄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两句景物描写除了视角变化之外,还有什么变化?生:颜色的变化师:颜色变化:红,碧生:抄师:“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呢?生:“俯瞰”师:板书:视角变化:远眺,近观。仰视,俯瞰。生:抄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描写的是静态的景物;“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什么?生:动态的景物师:板书:动静变化:静态景物,动态景物 视角变化:远眺,近观。仰视,俯瞰。景物描写富有变化: 颜色变化:红,碧 动静变化:静态景物,动态景物生:抄师:景物描写富有变化,毛主席写作方面是百变男。古人写诗作词非常注重炼字。有两

11、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苦吟)为了推敲一个字,不知不觉竟然捻断了好几根胡须。不是有一个百里改诗的故事?唐代有一位诗人,名字叫做任藩。有一次,任藩到天台的巾子峰游玩。优美的景色使仁藩诗兴大发,随口就吟颂了一首,最后两句是: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闲)竹房。任藩非常自得,这里风景实在不错,但与我的诗比就差远了,于是他就把这首诗写在寺庙的墙壁。第二天,任藩离开了台洲,向南方走。他突然感觉到昨天的那首诗有一个字没有用了, “月照一江水”的“一”字用得不好。因为江边有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到半江水而不是一江水,应用“半”字。再说用半字,显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映,且更富诗意。这

12、时任藩离开天台已经有一百多里,但是他选择返回修改诗歌。等到回到寺庙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把“一”字人改成“半”字了。他说了一句:台洲人太有才了。生:笑师:古人写诗是很认真的,十分讲究炼字。课文描写景物的七个句子里面有几个字用得很好,富有表现力,可以说是炼字的典范。例如:“层林尽染”的“染”,“百舸争流”的“争”的“争”,“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生:记“染”“争”“击”“翔”。师:分析字的表达效果,高考经常考。怎样分析一个字的表达效果?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写的内容,最后看用这个字所取得的效果。生:(记)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写的内容,最后看用这个字

13、所取得的效果。师:例如,分析“层林尽染”的“染”的表达效果,先看“层林尽染”整句话的意思:岳麓山一带的枫林重重迭迭,经霜以后,一片火红;再看“染”描写的内容(对象):枫林一片火红;最后看“染”字的表达效果:枫林红得像人工染的一样美。我们把这三方面的内容整合一下,就成了“染“字的表达效果:”“染”字描写出了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生:(记)“染”字描写出了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师:下面请同学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分析剩下的三个字。第一组分析“争”。第二组分析“击”,三、四组分析“翔”。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换看法。生:思考讨论师:哪一组同学先来?生:“争”字描写出了江面上千帆竞发

14、,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师:第二组同学?生:我认为“击”显得更有力量感,给人一种气势,写出了凶鹰展翅高飞,勇猛矫健的雄姿。师:说得好,这位同学的语言感悟力较强。“没有你,像离开水的鱼,快要活不下去,不能在一起游来游去。”鱼应该用游,怎么用飞翔的“翔”呢?即使飞也一般是呆在海洋里,只有遇到危险时,才向空中跳。高度一般在56米的高度,直线距离一般在100米左右,这不是飞翔,是跳跃。三、四组同学?生:“翔”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师:谢谢你的分析。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变化,而且用词富有表现力。我们在齐读一遍。生:齐读师:陆机文赋里面有一句话: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

15、传统,这可以从“愁”字的结构看出。什么是愁,秋天的那种心情。可见中国文人有一种悲秋的传统。毛泽东继承了这一传统吗?他笔下的秋天给了怎样的感受?把这七句再齐读一遍。生:齐读师:他笔下的秋天给了怎样的感受?请同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生1生2师: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这里的景物描写打破了传统,叛逆有个性,我喜欢。用刘禹锡的诗句来概括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生:(记)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师:以秋天为题材诗词文章不少,以秋天为题材的流行歌曲也不少。我们听几句。生:听(毛宁)师:毛宁,小毛仰望广阔的天空想起了什么?你说爱我到永久。面对广阔的宇宙毛泽东,老毛想到了?齐读有关诗句。生:齐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师:仰望星空,毛泽东向天老爷问了个什么问题?生:谁主沉浮师:你说爱我到永久|谁主沉浮。同样姓毛,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生:(笑)师:谁来主宰中国的命运。这个问题很有力感,充满阳刚之气。每次读这几句,我都很激动。是男人的,是伟大男人的,就应该问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问题。当然,在座的诸位都是青年才俊,也应该多问充满阳刚之气的问题。请同学齐读上阕。生:齐读师:上阕通过描写长沙绚丽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