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609222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足 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愉快的心情,并且还有用音乐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病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用“音乐”改善孩子的不足。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欧洲的早期音乐教育,起源于著名的达尔克罗兹的节奏教学和奥尔夫的综合艺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名叫节奏音乐教学的早期音乐教学,内

2、容包括有节奏、语言、律动、舞蹈、合奏等,目标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而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学习上。而奥尔夫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派生出音乐治疗的学科。早在1993年,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罗斯切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在幼儿园),对参与和不参与音乐训练的两组孩子做了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空间智力成绩高出46个百分点。2004年,德国古斯它夫波舍(GustavBosse)出版社出版了托神根音乐学院瑞那特克略佩(RenateKlppel)博士和沙宾娜福利舍(SabineVliex)教授合写的书通过节奏音乐教学帮助行为异常的孩

3、子认识,理解,正确的治疗,书中用实例介绍了行为异常的孩子的种种表现,如胆怯害怕、没有安全感、暴力行为、专注障碍和多动症等等,对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实践教学中是怎样通过节奏音乐去帮助他们。可见,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如何用艺术教学去解决孩子的那么多问题,老师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有就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认识还不够,甚至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承认与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家长

4、的态度正确、平和,小朋友的进步就神速,有些甚至能完全改变。如小林接受音乐培训时才五岁,两三节课后母亲就告诉我们小林有自闭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大合群,话也不多,很容易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小林的乐理知识学的很扎实,歌也唱得好。一段时间过去后,小林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哭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害怕也逐渐减少,性格越来越开朗,还能与小伙伴一起配合做乐器演奏,做形体表演。每当小林出现反复与波动,老师就会请妈妈配合给予更多更细的关心与帮助。小林现在已开始学习吹奏乐器了,小学三年级了,与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异。 小欣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但她胆怯、羞涩,问她什么事回答都是一句:不知道。即不用负什么责任

5、,也不会受到伤害。其实这类孩子也因此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老师也无从知道他究竟学得如何,这是行为障碍的表现。但小欣通过四年的音乐培训,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能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长笛,小伙伴们都爱与她合作搞创作、做游戏,大家都说她变了个人。安安出生时脑积水,行为总是有点怪癖,不大爱讲话,细心的父亲让他参加了很多的训练,包括音乐上的、体育上的。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表演起话剧也惟妙惟肖。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个性健康发展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必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在某件乐器学得如何上,让孩子在集体的艺术氛围学习,会感到更快乐、开心,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愿意

6、与人交往沟通,行为规范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了这种良好的基础乐器学习随后也会突飞猛进的。很多人都体会过,在心情不顺的时候听点清音乐,可以改善心情,可见音乐有它独到之处。那么我们用“音乐”改善孩子的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大作用的。通过本文,希望你的孩子也能在通向好的方面有所改变。 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愉快的心情,并且还有用音乐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病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用“音乐”改善孩子的不足。 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

7、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欧洲的早期音乐教育,起源于著名的达尔克罗兹的节奏教学和奥尔夫的综合艺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名叫节奏音乐教学的早期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有节奏、语言、律动、舞蹈、合奏等,目标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而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学习上。而奥尔夫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派生出音乐治疗的学科。 早在1993年,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罗斯切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在幼儿园),对参与和不参与音乐训练的两组孩子做了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

8、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空间智力成绩高出46个百分点。 2004年,德国古斯它夫波舍(GustavBosse)出版社出版了托神根音乐学院瑞那特克略佩(RenateKlppel)博士和沙宾娜福利舍(SabineVliex)教授合写的书通过节奏音乐教学帮助行为异常的孩子认识,理解,正确的治疗,书中用实例介绍了行为异常的孩子的种种表现,如胆怯害怕、没有安全感、暴力行为、专注障碍和多动症等等,对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实践教学中是怎样通过节奏音乐去帮助他们。 可见,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

9、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如何用艺术教学去解决孩子的那么多问题,老师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有就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认识还不够,甚至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承认与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家长的态度正确、平和,小朋友的进步就神速,有些甚至能完全改变。如小林接受音乐培训时才五岁,两三节课后母亲就告诉我们小林有自闭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大合群,话也不多,很容易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好。 但小林的乐理知识学的很扎实,歌也唱得好。一段时间过去后,小林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哭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害怕也逐渐减少,性格越来越开朗,还能

10、与小伙伴一起配合做乐器演奏,做形体表演。每当小林出现反复与波动,老师就会请妈妈配合给予更多更细的关心与帮助。小林现在已开始学习吹奏乐器了,小学三年级了,与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异。 小欣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但她胆怯、羞涩,问她什么事回答都是一句:不知道。即不用负什么责任,也不会受到伤害。其实这类孩子也因此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老师也无从知道他究竟学得如何,这是行为障碍的表现。但小欣通过四年的音乐培训,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能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长笛,小伙伴们都爱与她合作搞创作、做游戏,大家都说她变了个人。 安安出生时脑积水,行为总是有点怪癖,不大爱讲话,细心的父亲让他参加了很多的训练,包括音乐上的、体育上的。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表演起话剧也惟妙惟肖。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个性健康发展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必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在某件乐器学得如何上,让孩子在集体的艺术氛围学习,会感到更快乐、开心,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与人交往沟通,行为规范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了这种良好的基础乐器学习随后也会突飞猛进的。 很多人都体会过,在心情不顺的时候听点清音乐,可以改善心情,可见音乐有它独到之处。那么我们用“音乐”改善孩子的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大作用的。通过本文,希望你的孩子也能在通向好的方面有所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