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609209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才能养成定时排便 孩子的爸爸妈妈问,什么时候就不用洗尿布了?孩子从生下来就与尿布结下不解之缘,要问什么时候不用尿布,回答是等到他养成良好排尿习惯的那天。怎样才能培养出这个习惯呢?在养成排尿习惯之前,排尿只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尿在膀胱里充盈到一定程度就引起排尿反射,再由神经系统发令,使一系列排尿肌肉收缩,发生排尿。这也同吃奶一样,不需要训练培养,生下来就会。由于膀胱的容盆小,婴儿不能自己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一天排尿的次数就多。半岁之前,一昼夜要尿20次左右,每次只有30毫开,半岁以后减少到15次,每次增加到60毫升,两、三岁又减少到10次左右,每次90毫升。当然尿的次数及尿量还与季节、气候、气

2、盆、饮食、饮水等有关,如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尿里就少,喂水多当然尿的就多。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的奶和水里加许多钻,实际上糖也是一种利尿因素,糖的浓度越高,排尿越多,因此奶和水加糖要适度,喂水也不宜过多。 训练排尿习惯从出满月就可以开始,首先是养成夜里不尿或少尿的习惯。半岁之前是不会出现随意排尿习惯的,如果习惯好,夜里完全可以少尿或不尿。这就要求晚上临睡前不喂水,奶要吃饱,夜里可逐渐不喂奶。临上床前把一次尿。如果习惯于夜里不尿,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好好睡个好觉。排尿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父母要细心体察,看孩子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撒尿,按照这一规律在尿前把他,把尿时用两手握持住孩子的大腿,使其又开,嘴里可发“

3、吐嘘”声,这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即条件刺激,这样多次重复后,妈妈一作这个动作,发出嘘嘘”声,孩子就知道要撒尿了。一岁以后可用坐盆或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使之形成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天长日久,习惯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持之以恒,逐渐形成。做父母的要耐心等待,不可一两次不成功就放弃。排尿习惯养成的好处很多,少洗尿布自不待言,孩于可不被尿布沤着,皮肤不受尿布的刺激,冬季气候寒冷对保暖还有利。大便次数要比小便次数少得多,一岁之内可为一-四次不等,大便次数多少同孩子的饮食及体质有关。一般吃母奶的孩子,其大便次数稍多,侮日三-四次,有的还稍多些。只要大便性质不坏,就不应视为异常。吃牛奶的孩子

4、,大便含钙质多而干燥,因此次数也少些。一岁以后断奶吃饭时,大便一般只有一、两次。训练排便同训练排尿一样,要摸清孩子大便的规律,一般在大便前都有表现,如吭吭、脸红、瞪眼凝神。发现有这种表现时应立即把他,方法同把尿一样,妈妈可发“嗯嗯”声,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这样逐渐形成时间条件反射,到时就大便了。一岁以后就可坐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可避免大便污染尿布,对卫生非常有利,而且使消化系统的活动规律化,有利于生长发育。 孩子的爸爸妈妈问,什么时候就不用洗尿布了?孩子从生下来就与尿布结下不解之缘,要问什么时候不用尿布,回答是等到他养成良好排尿习惯的那天。怎样才能培养出这个习惯呢? 在养成排尿习惯之前,

5、排尿只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尿在膀胱里充盈到一定程度就引起排尿反射,再由神经系统发令,使一系列排尿肌肉收缩,发生排尿。这也同吃奶一样,不需要训练培养,生下来就会。由于膀胱的容盆小,婴儿不能自己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一天排尿的次数就多。半岁之前,一昼夜要尿20次左右,每次只有30毫开,半岁以后减少到15次,每次增加到60毫升,两、三岁又减少到10次左右,每次90毫升。当然尿的次数及尿量还与季节、气候、气盆、饮食、饮水等有关,如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尿里就少,喂水多当然尿的就多。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的奶和水里加许多钻,实际上糖也是一种利尿因素,糖的浓度越高,排尿越多,因此奶和水加糖要适度,喂水也不宜过多。 训

6、练排尿习惯从出满月就可以开始,首先是养成夜里不尿或少尿的习惯。半岁之前是不会出现随意排尿习惯的,如果习惯好,夜里完全可以少尿或不尿。这就要求晚上临睡前 不喂水,奶要吃饱,夜里可逐渐不喂奶。临上床前把一次尿。如果习惯于夜里不尿,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好好睡个好觉。排尿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父母要细心体察,看孩子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撒尿,按照这一规律在尿前把他,把尿时用两手握持住孩子的大腿,使其又开,嘴里可发“吐嘘”声,这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即条件刺激,这样多次重复后,妈妈一作这个动作,发出嘘嘘”声,孩子就知道要撒尿了。一岁以后可用坐盆或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使之形成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天长日久,习惯就

7、养成了。一个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持之以恒,逐渐形成。做父母的要耐心等待,不可一两次不成功就放弃。排尿习惯养成的好处很多,少洗尿布自不待言,孩于可不被尿布沤着,皮肤不受尿布的刺激,冬季气候寒冷对保暖还有利。 大便次数要比小便次数少得多,一岁之内可为一-四次不等,大便次数多少同孩子的饮食及体质有关。一般吃母奶的孩子,其大便次数稍多,侮日三-四次,有的还稍多些。只要大便性质不坏,就不应视为异常。吃牛奶的孩子,大便含钙质多而干燥,因此次数也少些。一岁以后断奶吃饭时,大便一般只有一、两次。训练排便同训练排尿一样,要摸清孩子大便的规律,一般在大便前都有表现,如吭吭、脸红、瞪眼凝神。发现有这种表现时应立即把他,方法同把尿一样,妈妈可发“嗯嗯”声,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这样逐渐形成时间条件反射,到时就大便了。一岁以后就可坐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可避免大便污染尿布,对卫生非常有利,而且使消化系统的活动规律化,有利于生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