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7585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2《孙权劝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二、问题导学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当途:当道,当权辞:推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了解历史。3.理解下列重点句子的含义。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5、疏通文义,理清结构.口译课文,标出问

2、题,小组探讨,理清结构。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三、当堂达标(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即更刮目相待( )(二)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2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教(学)后记:初二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2课型:新授 主备:樊武田 审核:张伟昌 时间:2020.10.9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二、问题导学1、检查背诵2、理解下列成语并造句。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

3、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例句)经过刻苦学习,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3、涉及到的语言情味有以下几项。“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应该怎样表达?“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应该怎样表达?反问句,语重心长,

4、言辞恳切. 鼓励吕蒙求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得、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三、当堂达标1、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2、语言运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经过学习,吕蒙感叹道“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在你的周围,你的朋友、同学、兄弟姐妹等等,他(她)们中有人发生变化吗?请将这一变化写出来。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