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061317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南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电阻为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把交流电加在电阻为的电热丝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B. 在t=0.01s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 电热丝两端的电压 D. 电热丝此时的发热功率P=1800W【答案】D【解析】A、由题图可以看出该交变电流的周期T=0.02s,则角速度,故A错误;B、t=0.01s时刻,电压达到最大,则此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磁通量为零,故B错误;C、电热线两端电压为路端电压,故C错误;D、根据电功率

2、公式,故D正确;故选D。【点睛】磁通量最大时电动势为零,磁通量为零时电动势最大,由图读出电动势的最大值,读出周期,求出有效值,根据功率的公式求出电热丝的发热功率。2. 某正弦交流电通过一阻值为的电阻,2s内产生的电热为40J,则( )A. 此交流电的电流强度的有效值为1A,最大值为B. 此交流电的电流强度的有效值为,最大值为4AC. 电阻两端的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最大值为40VD. 电阻两端的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40V,最大值为【答案】A【解析】由Q=I2Rt得:,最大值为A,则A正确,B错误;电压最大值为20=20V,有效值为20V,则CD错误,故选A.3.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3、,原线圈中接有定值电阻R,副线圈中并联有两个阻值也为R的定值电阻,如图所示,原线圈接有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 )A. U/2 B. U/3 C. 2U/3 D. U/4【答案】B【解析】设原线圈中电流为I,则根据电流之比等于线圈匝数的反比可知,副线圈中电流为2I;则可知原线圈R两端的电压;副线圈的输出电压;根据变压器电压之比与线圈匝数关系可知:;根据电路规律可知,;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C。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则其所作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C. 物体的温度为时

4、,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D.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选项A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小,则其所作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选项B错误;无论物体的温度为多少,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永远不为零,选项C错误;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但是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所以不也叫热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A考点:布朗运动【名师点睛】解答此题要知道: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5. 如图所示,一圆

5、筒形汽车静置于地面上,汽缸筒的质量为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汽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向上提,不计汽缸内气体的重量及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若将汽缸刚提离地面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手对活塞手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F,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对整体,对汽缸,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 某发电厂原来用11kV的交流电压输电,后来改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220kV输电,输送的电功率都是P,若输电线路的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公式I=U/R,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20倍B. 根据公式I=P

6、/U,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电流降为原来的1/20C. 根据公式,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将增大为原来的400倍D. 若要使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不变,可将输电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1/20【答案】BD【解析】A、I是输电线中的电流,R是输电线的电阻,但是U不是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而是总的输送电压,所以不能用计算输电线中的电流,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对应同一部分导体,故A错误;B、因为输送功率一定,由可知,当输送的电压增为原来的20倍时,电流减为原来的,故B正确;CD、R是输电线的电阻,而U是输送的总电压,R与U不对应,所以是错误的,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一般用计算,不易出错,从B项中已经知道电流减为原来

7、的,若不变,则输电线的电阻可增为原来的400倍,根据,在电阻率、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那么导线的横截面积可减小为原来的,即导线的直径减为原来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 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B. 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 向下滑动P D. 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答案】AB【解析】电容器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故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可使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A正确;根据可知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变亮,B正确;向下滑动P,副线圈匝数减小,根据可知副

8、线圈两端电压减小,灯泡变暗,C错误;根据可知减小电容,容抗增加,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变暗,D错误8. 下图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在匀强磁场中,一只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所示,发电机线圈内阻为,外接一只电阻为的灯泡,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则( )A. 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平行 B. 每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C.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V D. 时间内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0【答案】AB【解析】A、从图象可知t=0时刻电动势为零,所以金属线圈是从旋转至中性面时开始计时,故A正确;B、因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因一个周期内电流

9、的方向改变两次,所以每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故B正确;C、发电机电压的最大值是31.1V,所以电压的有效值是:,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故C错误;D、内磁通量的变化不为零,所以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B。【点睛】当线框经过中性面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动势的周期,即可求解角速度线框每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9. 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摩尔质量为1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这种气体( )A. 每个分子的质量 B. 每个分子的体积C. 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D.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答案】ACD【解析】

10、由可估算出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由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由求得的是平均一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分子的体积,由可求出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故ACD正确,B错误;故选ACD。【点睛】已知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两者之比可求得分子质量;建立模型,可求得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由体积公式即可求得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10.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气体分子间有间距,所以分子的体积并不是所占空间的体积,故A错误V0不是每个分子的质量,V为气体的摩尔质量M,再除以每个分子的质量

11、m为NA,故B C正确V0不是每个分子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C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11. 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等于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B. 当等于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C. 当在到之间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 当从逐渐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D【解析】A、从分子势能图象可知,当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时,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B、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即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故B正确;C、当大于时小于过程中,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故C错误;D、当r由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其大小随着距离的增大

12、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图象,注意分子势能为标量,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由图可知r2=r0,然后根据分子力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可以求解。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B. 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C. 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D. 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选项A正确;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从平衡位置开

13、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减小、斥力将减小,选项C错误;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选项D正确;故选AD考点:热平衡;分子力;热力学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热平衡、分子力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考查;要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不同的表述;当分子间距变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将减小13. 在室内,将装有5atm的6L气体的容器的阀门打开后,(设室内大气压强)从容器中逸出的气体相当于( )A. 5atm时3L B. 1atm时24L C. 5atm时4.8L D. 1atm时30L【答案】BCAC、据得,所以逸出的气体相当于5atm下的4.8L气体,故C正确,A错误;故选BC。

14、14.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等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等温线可以看出,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B.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C. 由图可知D. 由图可知【答案】ABD【解析】A、从等温线为双曲线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发生等温变化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故A正确;B、玻意耳定律PV=C,其中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常数C越大,即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故B正确;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V之积越大表示温度越高,故T1T2,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睛】玻意耳定律PV=C,其中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15、常数C越大。二、填空题15.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在边长约40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利用上述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_,油膜面积为_,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