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045266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二)(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气魄(p)炽痛(ch)澎湃(bi) 哽住(gng)B哺育(f) 惩罚(chng) 懊恼(o) 逼狭(xi)C屏障(png) 山巅(din) 滋长(z) 参差(c)D惨白(chn) 默契(q) 镐头(go) 胡骑(j)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 装潢 穿带 魄势C坦荡 景至 翘手 浩荡D恫吓 字贴 蚱蜢 杳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

2、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B春晚节目扶不扶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发人深省。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D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B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C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3、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B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6分)(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_,_。(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诗是:_,_。(3)有诗云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它相似的两句诗是:_,_。7名著阅读。(3分)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和蔼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他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无情地毒打我,就难过得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纵观全书,文中的“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我”这次被他无情毒打至昏死是因为_(事件);但茫茫黑暗中也有给了“我”力量和支持的人,如在“我”挨打时用自己的胳膊帮“我”挡着树条子的_。8综合性学习。(6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以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学完本单元,某班拟举行一次

5、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黄河沿岸的各地政府都会组织当地群众来到黄河大堤,开展植树种草等改善黄河两岸生态的义务劳动。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_(2)下面是已设计好的一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补充两种形式,以使本次活动更加完美。(2分)形式一:举办黄河图片展形式二:_形式三:_(3)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拯救黄河?请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_二、阅读理解(40分)(一)

6、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完成913题。(14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策勋()(2)著()(3)帖() (4)安()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译文:_(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

7、袍,著我旧时裳。译文:_11第二段的中心意思是:_。(2分)12诗中是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情的?试简略分析。(3分)_13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3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乡村的风景钱国宏乡村是一帧大画轴,铺展着看不尽的风景。摇曳的风景或以朴素的节气,或以青翠的生命,或以激扬的旋律,或以动感的场面,诠释着乡村,阅读着乡村,解说着乡村,丰满着乡村。风景的砖石垒起了乡村的大厦,乡村的大厦又滋养着风景。走进乡村,最动人的是那一簇簇风景;驻足乡村,最耀眼的是那一畦畦风景;深入乡村,最绚丽的是那一街街风景;品味乡村,

8、最回忆的是那一屯屯风景。檐下的几串红辣椒,那是悬挂的风景;高高的杨树上吊着几只白皮葫芦,那是摇曳的风景;萧瑟秋风中,猪圈顶上几朵金黄的倭瓜花黄得耀眼,那是盛开的风景;“万花凋谢一时稀”时,秧棵上挂着茄子那是特立独行的风景;冷风中,稻田里艰难爬行的蚱蜢,那是悲壮的风景;一串牛铃牵着牛车在狭长的青纱帐间悠然前行,那是轻闲的风景;长辈去世,晚辈葬之于高山,植柳纪念,那是亲情的风景;拉秋收的马车卡住了,地里的人跑来帮着推车,那是乡情的风景;噼噼啪啪声中,大红的“喜”字贴上农家院,那是兴旺的风景;晚霞中,中年人搀着白发老母静静走过谷子地,那是晚晴的风景;罡风飒飒,麦地里刀光闪闪,人影幢幢,那是收获的风景

9、;一群顽童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在晨曦中跑向学校,那是希望的风景啊,乡村的风景何其多也!是这些平凡的风景,撑起了乡村平凡的天空,是这些平凡风景,勾勒出了乡村丰满的内涵。乡村因风景而年轻,风景因乡村而婀娜!乡村有多少种风景,就有多少个精彩的故事!风景生生不息,乡村季季不老!乡村盛产风景,乡村也感悟风景从蒿子、苋麻斜斜的茬口,人们感悟到:人生一世,确如草木一秋,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和短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于是愈加珍惜现在,珍惜时间,珍惜拥有。从大堆玉米的“瞎穗”中,人们领悟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于是愈加努力工作,以期自己的人生成色会饱满些。从吃甜杆过程中,人们感悟到:但求事

10、功,不事张扬。不事张扬是一种品质,愈是不张扬的人,愈是有本事的人。做人要有内涵,做事要有章法。两者俱佳,可矣!从深秋田边探出的一朵韭菜花中,人们感悟到:有种精神叫作顽强。尽管微小,却不自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于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有一种掌声为迟到的春天而鼓响!爱逐名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薄舌轻嘴、争是论非的,请到茶楼酒肆去;爱淡泊宁静、沉思默想的,请到乡村来看风景!(选自甘肃日报2014年3月3日)14请说说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_15简要说明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_16文章第段都悟到了什么?(3分)_17结合全文,说说乡村有着怎样的“风景”?(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