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044293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的夸奖常常让我们学习起来信心百倍,这是因为()A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呵护与关爱B我们的心理很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C人人只愿意听到赞美之词D老师很少夸奖同学们2、笛卡尔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这句话告诉我们()A自尊的人知道自爱B自尊的人懂礼貌C自尊的人知荣辱D自尊的人知道尊重别人3、自信的人在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时,会说()A“我咋办呢?”B“我能行!”C“小菜一碟。”D“我可以吗?”4、下列对自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自立就是能帮助别人做事情B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C自立就是遇事有主见,不商量D自立就是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5、自强的

2、航标、关键和捷径分别是()A战胜自我、理想、扬长避短B理想、扬长避短、战胜自我C扬长避短、战胜自我、理想D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6、对待挫折,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是()A自认倒霉,一蹶不振B冷静分析,从容应对C难以避免,任其摆布D胆怯懦弱,一忍再忍7、“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辈子做好事需要()A雄厚的物质基础B健康的身体C丰富的文化知识D坚强的意志8、在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下列属于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是()法律道德习惯、信念纪律、规章ABCD9、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

3、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李某等三人的行为属于()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违宪行为1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是()家庭保护物质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ABC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113题小强因洪水成为孤儿;小刚年终考试没有得到双百,怕父母责怪自己,心中闷闷不乐;同学相处不好,班中没有好朋友;某市重点中学的好学生小袁两次自杀。原因很简单,他随意说了一句议论一位教师胖瘦的话,班主任没有问清原因,就批评他,并让家长带他向那位教师赔礼道歉;小玉因唯一的亲人爷爷去世,痛不欲生。他牢记爷爷“要扛住生活的苦,好好活下去

4、”的临终叮嘱,振作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小佳身体残疾,行走不便仍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1、上述事例说明()A、人生的道路应该是一帆风顺的B、挫折是可以避免的C、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D、挫折只光顾那些倒霉的人12 、造成挫折的因素很多,上述材料中,属于人为因素的是()A、B、C、D、13、对青少年造成挫折的因素,属于家庭方面的有()A、B、C、D、14、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A人要自立B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该让别人帮忙C自己的事不需自己干D如果我们依靠了别人就不

5、是好汉15、下列不属于磨砺坚强意志品质的行为是()A、如果爱睡懒觉,那就从明天开始坚持按时起床B、做起事来虎头蛇尾C、如果有“明日复明日”的习惯,那就把“今日事今日毕”作为座右铭,而且说到做到D、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学习、体育锻炼、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安排好16、14岁小明想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他可以()从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等小事做起大胆地走上社会,投身社会实践,如参加青年支援服务等通过打工挣学费减轻家庭负担,又锻炼了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尽量自己拿主意,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等,以此来锻炼自己ABCD17、下列关于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不良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严重不

6、良行为就是犯罪。B、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是一样的C、两者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具有不良行为尤其是严重不良行为的人,如果不加以矫正,任其发展会走向犯罪18、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的是()A、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B、公民基本道德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学生守则19、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A、主刑和附加刑B、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C、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D、有期徒刑和死刑20、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所谓的国家强制力指的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ABCD21、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人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人数的70

7、%以上。这表明()。A、青少年犯罪无法得到有效控制B、青少年犯罪比成年人犯罪社会危害性大C、青少年因年龄小难以遵守法律D、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2、某校学生林某从一教师宿舍盗走财物,公安人员到林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B、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C、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和理解23、下列属于学校保护内容的是()A、严禁未成年人订立婚约B、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完善教学设施。C、不得允许任何企业或个人招收童工D、设立少年法庭24、“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不应该去侵犯别人的权益不

8、能相信别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时时刻刻防范他人害自己A、B、C、D、25、犯罪与一般行为的区别在于()A、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一般违法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B、犯罪要受到惩罚,一般违法行为不会受到惩罚C、犯罪是违反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要受到相关法律处罚D、两者都违反了法律26、小超小学毕业就辍学了,整日在外惹是生非。不久前,小超因为渋嫌持刀抢劫被刑事拘留。这告诉我们().A、凡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B、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D、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二、非选择题27、【感觉自尊】小艾

9、同学在小学时一直成绩很好,进入中学后,由于不能适应,渐渐有点跟不上大家了。她明知如此,但碍于面子,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弱点,更不肯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理由是:“这样会伤害我的自尊,而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请问:(1)小艾同学对待自尊的心理正确吗?为什么?(2)她应该怎么调整?28、甲同学在考试时,因为一道题解不出来,一气之下把考卷撕碎,离开了考场,从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乙同学在年终考试时,把本属于自己强项的语文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出错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重新作了一遍。为了加深理解,还在笔记本上几下做错的题目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使这次失败成

10、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1)以上两名同学都受到了什么挫折?(2)两种对待挫折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后果?为什么?29、【唱响自信之歌】我们的进步,表现在时时、处处、事事:*课堂上随意讲话少了。*回家主动与父母打招呼了。*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也有很大的进步,请从你学习、交往、处理问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进步表现。表现一:_表现二:_表现三:_30、【审视自我】某城市一所中学组织80名同学去农村参加“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在一周的时间里,只有几个学生能每天自觉地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有两个同学洗过一次衣服,其他学生都把所换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1)

11、材料中绝大部分同学不能自己洗衣服,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假如你参加了这次“城乡儿童互换生活手拉手”活动,面对换下来的衣服,你会怎么做?(3)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谈谈自己今后培养自立能力的打算。31、【辩论挫折】“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个问题七(1)班同学经过辩论形成了三种观点:观点一:挫折是好事;观点二:挫折是坏事;观点三: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1)你的观点是:_(2)理由:_32、【生活中的规则】以“我的一天”为题,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1)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这些规则,哪些属于道德的?哪些属于

12、纪律的?哪些属于法律的?(2)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33、【护法维权】小芳是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后,她随母亲来到继父家生活。继父家还有一个小弟弟。小芳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小芳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小芳上学。小芳把她的情况向妇联做了反映。在妇联的关心下,小芳终于圆了上学梦。(1)继父的行为符合对未成年人实行家庭保护的要求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2)小芳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这说明了什么?(3)如果教育、协商、调解都不能解决小芳的问题,你认为小芳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说明你的理由。【案例分析】34、在上海,有一位明智的父亲,学校组织学生到离家20千米以外的森林公园活动。他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先教孩子记住从家里到公园的路线,再给他一张地图,然后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