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04521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4《寓言诗两首》北京课改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我在海上_了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我的脚面。我_在海面上动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我的双肩。我生怕自己的_不可靠,还特地_了海鸥和海燕。他们从高空_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_。(没过 沾湿 飞溅 观察 俯冲 躺 体验 漂 流 走 经验)4、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

2、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国人质。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5、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三个成语。【语言表达训练】6、木偶探海记一诗先写 ,后写 ,最后引出教训: 7、木偶和小海燕想错了,做错了。你能为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办好事或者健康成长吗?8、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9、请你

3、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仿句:1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11-15题。海燕戒 刘 征有一只小海燕在动物园里长大,叫它海燕,只因为它是海燕的后代。它自己,且不必说冲击暴雨,压根儿就没见过真正的大海。这一天,小海燕从

4、园里飞出来,飞到大海上,直累得东倒西歪。它正在絮絮叨叨抱怨命运,忽然看见海面上出现一座楼台。小海燕一见打心眼儿里高兴,啊,这才是我理想的大海!你看摩天的高楼和堂皇的大厦,那是多么豪华的所在!里边定然有镶着宝石的金笼,又舒服又暖和,不染一点尘埃;里边定然有高等厨师制备宴席, 吃什么,只要把嘴张开。有时也可以扇起翅膀飞几圈,但那是为了消遣,完全自由自在;有时也可以对着暴风雨吟唱,但喧嚣和危险完全隔在玻璃窗外。你看那门前如水如龙的车马,有多少人为欢迎海燕而来!我这么飞呀飞的真是傻瓜,幸福的生活已在眼前展开。有只老海燕打断了它的话:“那是蜃楼,哪里是什么楼台!快抓住闪电,跨上乌云的骏马,看,猛烈的暴风

5、雨就要到来!”小海燕轻蔑地打了个口哨:“我懂得怎样为自己安排。这大海上的风云瞬息万变,我可不打算在大海里葬埋。”霎时间,海上涌起滔天巨浪,无数海燕冲天起舞,多么豪迈!小海燕跌跌撞撞向蜃楼飞去,一头栽进大浪,再也没有回来。不要以为海燕的子孙一定是海燕,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1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又舒服又暖和 ( )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 ( )12、小海燕从园里飞到大海,为什么会累得东倒西歪呢?13、本诗第四、五节从哪四个方面描述了小海燕的生活理想?表现了小海燕什么思想?14、小海燕看到的高楼大厦,其实只是蜃楼,这说明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A、小海燕第一次来到大海,没有海

6、市蜃楼的知识,错把蜃楼当成真实的高楼大厦。B、小海燕没有经受过暴风雨的锻炼,被蜃楼的假象所蒙骗。C、小海燕不想付出劳动,不愿经受锻炼,只想过舒适的生活,它的理想就像蜃楼一样只是空想,不可能实现。D、说明海市蜃楼是虚无缥缈的,要信科学,讲实际。15、用横线在原诗中标出议论的句子,说说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6-23题。(一)乡 愁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16、这是一首 (就内容而言),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17、故乡的明

7、笛和古城的静夜里听到的明笛的共同点是 _。歌吹的忧伤是因为 和 .18、诗人由故城静夜里 的联想到 ,这种联想叫 联想。19、“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却并非久别的的父和母”的原因是( )A、因为与父和母的关系不怎么好。B、只念父和母显得小气自私,并非真正的乡愁。C、与父和母虽久别,但并没有什么回忆。D、故园的小池塘,两岸的芦与笛更诱人。(二)河水和大堤刘 征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它们有的_ ,像_ ;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

8、,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它们或俯或 _ ,或沉或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颤动了一下。“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轰!大堤崩裂

9、了。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食了家禽,吞食了一切山林草树。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自由_。20、仿照文章第段加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21、请在第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22、文章最后一句用象

10、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23、请用一句恰当的格言(别人写的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语言基础知识】1、略2、ling u chu chuan sh i shn xio3、走 没过 躺 沾湿 体验 观察 俯冲 飞溅4、B点拨:B中“络绎不绝”指人多,往来不绝,用在此处欠妥。5、例: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鼠目寸光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等【语言表达训练】6、木偶的考察 大会上木偶的观感 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得不到。7、略点拨: 答案不

11、固定,只要言之成理皆可。8、示例:爱满车厢,情系乘客。点拨: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9、示例:如果说国家的利益是泰山,那么,个人的利益就只是泰山上的一颗小石子。点拨:格式相同,修辞运用恰当,语言通顺,意思明确,即可。10、略点拨:不设统一答案。只要从作品内容,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方面入手,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即可。【课内同步阅读】11、huo lng12、因为它是在动物园里长大的,没见过大海,也没经受过暴风雨的锻炼。13、从住、吃、玩、乐四个方面写的。表现了小海燕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思想。14、C15、议论:“不要以为海燕的子孙一定是

12、海燕,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这首诗告诉人们,在和平时期成长的青年,只有刻苦学,在实际斗争中经受锻炼,才能真正成为革命的接班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课外拓展阅读】(一)16、抒情 对故园的怀念17、忧伤 游子思乡 乡人念游子18、明笛 故乡的歌吹 相关19、B点拨:本题重在结合诗意理解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深情厚谊,其感情是复杂而广泛的,并非只是思念父母。(二)20、扬帆,像老鹰举起翅膀。点拨:本题为写比喻句,与下文组合又成了排比句。虽然有两方面的限制,但是答案则是比较宽松的。凡紧扣船的特点,比喻贴切生动、句式对应整齐的就可以。21、仰浮22、在两条大堤之间点拨:意思正确,文字稍有出入也没关系。23、略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凡能正确表达“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语言富有格言意味的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