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45185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5选B。解析:由题中可明显得到,选项B正确。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D.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育。第二是就业。第三是收入分配。第四是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第五是医疗公共卫生体制。第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从中可看出D 选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所以选择D选项。 2.C.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A选项:2009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B选项:二十国集团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中国并不是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

2、家。D选项:我国与不丹、锡金两个边境国家仍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所以选择C选项。 3.B.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我国煤炭储藏量世界第一,所以排除AC两个选项。现在我国一半左右的石油都依靠进口,所以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4.B.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 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通知还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 的有关规定。人口普查取得的数

3、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各级行政管理工作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所以选择B选项。 5.C.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以选择选项。 6.A.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公布。由此展开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

4、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建屏县西柏坡举行的。所以选择选项。 7.D.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D选项中王某所得的选票不足全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四分之一,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选择D选项。 8.C.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2010年2月26日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正确的

5、答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家主席。所以选择C选项。 9.D.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史。1953年选举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省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八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中央直辖市和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省辖工业市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十万人选代表一人。1979年选举法第十、十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为: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 5:1,全国人大为8:1。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缩小了1979年选举法中规定的比例,将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从原来的5:1、8:1,统一 修订

6、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10.A.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史。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B选项: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选项: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D选项:1969年07月16日,“土星5号”把“阿波罗11号”送往月球,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所以选择选项。 11.C.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史。选项: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 1966年证明的;B选项:1959年,中国

7、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王淦昌领导的实验组,在苏联用丙烷气泡室发现了一种新基本粒子“反西格马负超子”。D选项: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所以选择C选项。 12.A.解析 本题考查军事常识。B选项:我国现在没有帅这一军衔,国防部长也仅是上将;C选项:粟裕是十大将之首;D选项: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是1955年;选项:士兵军衔肩章的底色中,棕绿色代表陆军,天蓝色代表空军,黑色代表海军。所以选择A选项。 13.A.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国道的编号根据国道的地理走向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放

8、射线国道,其编号为1,另一类是南北走向国道(纵线国道)。其编号为,第三类是东西走向的国道(横线国道),编号为。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14.D.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货币升值指某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价值增加或上升,这会提高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价格,不利于出口贸易,从而不利于消除贸易逆差。所以选择选项。 15.C.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2009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首度超过50%。所以选择C选项。 16.B.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来新疆视察,他在视察中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

9、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对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要经常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同时,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所以选择B选项。 17.D.解析本题考查时事。上海浦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设立,天津滨海新区是去年设立的,新疆喀什是特区。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所以选择 D选项。 18.D.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10、震源的深度越浅,波及范围越小,所以选择D选项。 19.C.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习惯上戏班、剧团被称为“梨园”而非“杏园”,A选项错误。京剧行当中的“净”指的是男性花脸,B选项错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经典曲目之一,而非京剧,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20.A.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素纱襌衣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A选项正确。殷商时期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是在河南安阳发现的,B选项错误。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时代铸成,C选项错误。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21.A.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思想者”是法国雕

11、塑家罗丹的作品,“大卫”雕像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三者都属于欧洲,A选项正确。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同属横跨亚非两州的埃及,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属于欧洲,B选项错误。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作品,C选项错误。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作品,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22.B.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书圣”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不是张芝,A选项错误。真书千字文是隋朝书法家智永的代表作,C选项错误。“苏黄米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庭坚,D选

12、项错误。所以选择B选项。 23.B.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A选项错误。世界最早的彗星记录是春秋中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C选项错误。月食发生时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B选项。 24.D.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打电话时会产生微弱电流,遇到煤气可能发生爆炸,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选项。 25.C.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昆明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要大于哈尔滨,因此相同高度的住宅,昆明地区楼房间距应该小于哈尔滨。所以选择C选项。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6、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通过语境提示词“不断求知”,我们得知作者强调的是不

13、停的勤奋地学习。所以选择A选项。 27、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文段的含义是“高校博物馆目前没有条件做到免费开放”,所以这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不是超前(因目前其它博物馆可以做到)的话题。所以选择A选项。 28、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这样我们实际上就感觉不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表明信用卡把交易行为从“具体”变为“抽象”了。所以选择B选项。 29、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固执和保守”是人的天生性格问题,所以很容易排除 A和C两个选项。第一个空格的主语是孩子,很少用“单调”这个词来修饰人,所以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30、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第一个空格处的

14、主语是某种业务,很少用“频繁”和“发达”两个词语两修饰。“有利可图”是主观情况,“节节攀升”是客观现实,文段是一个客观的陈述。所以选择A选项。 31、A.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大师们浩瀚的经典”很少用“重大”来形容,所以排除B选项。“束缚”一词多用来形容人,所以排除C选项。语境的含义是对权力的制约,不是限制,所以排除D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32、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得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话题,而不是强调纷争,也不是强调历久弥新,所以排除前面三个选项。同时“可意会不可言传”和“妙处”搭配最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33、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

1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所以排除B选项。公共困难问题一般急于解决。所以选择A选项。 34、B.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人们的忙碌”不可能是“古建筑更加凋零”的原因,所以首选排除A选项。文中没有涉及“误解”的问题,“麻木”的程度稍重。所以选择B选项。 35、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辨析题。“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兼收并蓄”形容的多是一个事物,“此消彼长”和文中含义并不相符。所以选择D选项。 36、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质疑”不是“完全否定”,所以排除“一文不值”和“百无一用”。“瑕疵”是指小的缺点,而缺陷则是某一方面的缺失,词义过重。所以选择 D选项。 37、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语境中强调“长达600年的探索”,所以选择并非“一蹴而就”和“摸索”。所以选择A选项。 38、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对于未来我们可以规划和展望,所以排除BC两个选项。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