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03588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理综 化学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对原子质量 H:1 I:127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衣服的棉、麻和丝分别属于纤维素、酯类和蛋白质 B.不锈钢餐具属于合金 C.在豆浆中加糖后碗底发现少量晶体状颗粒,这是蛋白质的盐析 D.水的硬度越大,用肥皂洗衣服时效果越好8、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Y、W、Z为短周期元素,所列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

2、物TZ49、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做还原剂,有铜被还原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2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6.021023个电子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10、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11、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3、的离子组是( ) A.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K+、Na+、SO42、NO3 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3+、Na+、SCN、Cl C.0.1mol/LNaHCO3溶液中:K+、AlO2、SO42、NO3 D.加入Al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K+、Na+、AlO2、CO3212、室温下,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p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0.1mol/LHA溶液的pH=1 B.0.1mol/LHA溶液中:c(HA)c(A) C.溶液中:c(HA)c(A)=0.1mol/L D.溶液中:c(A)c(Na+)

4、c(OH)c(H+)13、把aL一个大气压,120的氢气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中,电火花引爆后恢复至原状态,测得体积为bL,则下列表述不可能正确的是() A.2a=3bB.7b=4a C.原混合气体中V(H2)=bL,V(O2)=(a-b)L D.原混合气体中V(H2)=2(a-b)L,V(O2)=(2b-a)L26.(15分)镁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工业上利用此反应来焊接钢轨。a. KCl b. KClO3 c. MnO2 d. 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

5、于足量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 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KAl(SO4)212H2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易拉罐溶解过程与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沉淀B的化学式为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用化学用语表示)。(3)已知:Kw=1.01014,Al(OH)3AlO2 +H+ +H2O K=2.01013。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27(14分)(1)NO2被誉为生命的“信息分子”,在100

6、时,将0.100mol的无色N2O4气体充入1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物质的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时间/s020406080c(N2O4)/molL-10.100c10.050c3c4c(NO2)/molL-10.0000.060c20.1200.120从表中分析:该温度下,达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_;反应N2O4(g) 2NO2(g)的平衡常数=;升高温度,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变深,则反应2NO2(g) N2O4(g) 的H_0(填:、);在上述条件下,6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2)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S的燃烧热为296kJmol-1,

7、H2S气体燃烧热为561.7kJmol-1(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物是SO2和水),则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依据“焓判据”判定此反应是(填:“自发”或“非自发”)反应。(3)KI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KI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KI的浓度为1.010-2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molL。28(14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

8、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实验结论: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得电子能力逐渐。36.(15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如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

9、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填序号)。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填序号)。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e.氢键 f.范德华力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杂化。(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37(15分)选

10、修5有机化学基础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某高分子化合物F可用下列反应制得:(1) A的名称为_(2) 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由A也可以制取E,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3)髙分子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_(4)G是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含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三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G的结构简式为_,G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下列关于有机物D或E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A.D是烃的衍生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D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D.E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11、和消去反应化学答案713 B D C C A B B26.(15分).2Mg+CO2=2MgO + C(2分).bd 不能(各1分) Fe2O3+6H+ =2Fe3+ +3H2O、Fe+2Fe3+ =3Fe2+(各2分)(1)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2)Al(OH)3(1分) Al3+ + 3H2OAl(OH)3 + 3H+(2分) (3) 20(2分)27(14分)每空2分(1)60% 0.36 0.001 molL-1s-1(2)H2(g)+S(s)=H2S(g) H= -20.1 kJmol-1自发(3)5.610-4mol/L 28.(14分)(1

12、) (2分);2KMnO4 + 16HCl = 5Cl2 + 2MnCl2 + 2KCl + 8H2O(2分)(2)A中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1分)(3)Cl2 + 2Br= Br2 + 2Cl(分)(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充分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分)(5)保证C中的黄色溶液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2分)(6)减弱(1分);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分);减弱(1分)36(1)(2)a、b、d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a、d三角锥形sp3(4)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37.(15分)答案:(1)苯乙烯(1分);(2)羟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各1分)(3) (3分)(4)(各3分)(5)AD(2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