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33023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习题集1改.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字练习第一套1填空:(1)汉字形体演变六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依次是: 商代的甲骨文、。(2)我国第一部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说解字义的文字学著作,是东汉许慎作的。清代学者解释和研究这部文字学著作的所有著述中,成就最高的是段玉裁的。2简答:(1)什么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的例字是什么?(2)以下面所举八字为例,分别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会意);沐、浴(形声) (3)根据题中所提供材料,说明下列各字分别是用何种造字方法造的(即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并且说明在所举例句中,该

2、字用的是它的本义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A说文:“从,相听也。从二人。”鞌之战:“师从齐师于莘。”答:“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从”字用的是义。B说文:“顛,顶也。从页,真声。”汉书?司马相如传:“偃蹇杪颠。”唐颜师古注:“杪颠,枝上端也。”答:“顛”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顛”字用的是义。C顧 许慎:“顧,還视也。从页,雇声。”庄辛论幸臣:“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顧犬,未为晚也。”答:“顧”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顧”字用的是义。D说文:“彫,琢文也。从彡,周声。”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答:“彫”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彫”字用的是义。E:“習,数飞也。从羽,从白(白即鼻)。”论

3、语?学而:“子曰: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答:“習”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習”字用的是义。F说文:“宵,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声。”礼记?学记:“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答:“宵”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宵”字用的是义。G说文:“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齐桓晋文之事:“无伤也,是乃仁術也。”答:“術”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術”字用的是义。H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本”字用的是义。I说文:“辨,判也。从刀,辡声。”(许慎:“判,分也。从刀,半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辨”字的造字方法属于

4、。例句中“辨”字用的是义。3.讨论与思考(1)讨论: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如何利用汉字的这种性质学习古代汉语?(2)思考: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字与词的的异同是是什么?汉字练习第二套1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A、颖 颇 颠 项 B、裏 哀 裸 裳C、栽 载 戴 哉 D、徒 造 迎 违(2)、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莫 步 末 向 B、门 表 冠 暴C、安 涉 秉 兼 D、而 监 集 寇(3)、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A、刃 日

5、 除 鱼 B、象 朱 牧 闻C、集 日 信 暴 D、山 河 旦 车(4)、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欣 斯 析 近 B、宝 牢 宇 室C、胜 功 勤 营 D、杞 采 案 材(5)下列各组异体字,全是声符不同的一组是( )A、雞鶏,线線 B、蚓螾,勝剩C、俯頫,袴裤 D、软輭,时旹(6)下列各组异体字,全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 )A、嶽岳,野埜 B、淚泪,惭慙C、岩岩,和咊 D、襍雜,渺淼(7)下列各组汉字,完全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遊游,酤沽 B、礙碍,卻却C、傑杰,寘置 D、蚤早,哲喆(8)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A、内纳B、尉慰 C、然燃D、泪淚(

6、9)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用假借字的是( )A、蚤起,施从良人之所至B、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C、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字形。收获( ) 发射( ) 经历( ) 借贷( ) 辛丑( )猎获( ) 理发( ) 历法( ) 凭借( ) 丑恶( )台风( ) 出征( ) 饥馑( ) 回复( ) 干枯( )楼台( ) 征兆( ) 饥饿( ) 重复( ) 树干(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和正字。A姜氏欲之,焉辟害?B无庸,将自及。C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D若阙地及泉,隧

7、而相见,其谁曰不然?E孝子不匮,永锡尔类。F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G宣子田于首山。H惜也,越竟乃免。I请曲县、繁缨以朝。J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实词、短语与句子练习第一套1辨识并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状语)现象:(1)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3)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4)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5)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6)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8)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2

8、扼要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语法现象:A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B姜氏何厌之有?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E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实词、短语与句子练习第二套1,讨论:A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有几种类型?B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C。古代汉语特殊的动宾语序主要有哪几种情况?D使动与意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思考:A学习古代汉语句法知识对阅读文献的作用。B词类活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古书阅读练习第一套1阅读下面带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问题。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子舆韩厥父故中御而从齐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帅所

9、类反疏注居中至在左正义曰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仍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齐侯不知戎礼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齐侯不知戎礼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耇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越队也队直类反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请寓乘綦毋张晋大夫寓寄也綦毋音其下音无丧息浪反乘绳证反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处处昌虑反疏皆肘之正义曰说文云肘臂节也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

10、退之韩厥俛定其右俛俯也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隐之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韩厥俛定其右正义曰言此者为下丑父与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觉其易綦毋张盖助厥定右故并不见之逢丑父与公易位居公处(1) 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2) 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3) 韩厥为什么不让綦毋张“从左右”,而让他“立于后”?(4) “肘”和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词类?如何翻译?(5) “越,队也”是形训、义训、还是声训?(6) 根据注释,“毙”的意思是什么?(7) 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位置,韩厥与綦毋张为什么没有发现?2黭然而雷击之韩诗外传六作聚是矣 (强国,见教材P527528,此处略)(

11、1)“厌读为压”是什么意思?(2)根据注释翻译“黭然而雷击之”。(3)“而”和“如”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请根据古注写出三个例证。(4)“百姓劫则致畏”这句话宋本写作什么?(5)“嬴则敖上执拘则最”俗本是怎样断句的?(6)“执拘则最”郝懿行认为“最”应该写成什么?这句话在韩诗外传中是怎么写的?3参考古注翻译下面的文章,只译正文。(1)故曰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责其君 (离娄,教材P526,此处略)(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媚人国佐也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使垄亩东西行对曰萧同叔子非他

12、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违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长赐其志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不以孝德赐同类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或南或东从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晋之伐齐循垄东行易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阙失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也济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疆竟也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求

13、诗颂殷汤布政优和故百禄来聚逑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言不能为诸侯害古书阅读练习第二套1 古注术语解释:A某音某;某,某某切B言、谓C犹D读如、读若E读为F、曰、为、谓之G讹、夺、主、倒2 讨论:A古书注释共有哪几中类型?每一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时代,主要特点是什么?B古书注释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注释哪些内容或对象?C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主要有哪几种?3思考:A说文、广韵、尔雅的体例、内容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三书对古书阅读的作用。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

14、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惨而退(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