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598787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平语“近”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 平语 近 人之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 去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出的特别节目平语 近 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今天再次翻看,满满的感触。在平 语 近人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节目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说:德行、品德是才华的统帅,而才华和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因素。才华固然很重要,德行更加重要,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正是习总书记一直用人育人的标准,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引用了这句典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专门写道: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在这次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

2、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是要以德为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牢记使命,处处以人民为中心。如果没有德,就不会去考虑老百姓的利益,纵观历史,你会发现,凡是无德之人,最后都是落下不好的下场,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传承文明道德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要求做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正是这种道德要求,使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党员干部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艰苦创

3、业、无私奉献。党员干部有了正确的道德情操、政治修养,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这可以在关键时刻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至于堕落。我们看到很多腐败犯错的官员在忏悔笔录中写到,第一次受贿时,也感到不安惶恐,如果能及时克制自己的贪欲,牢记党的嘱托,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就不会一步步走向深渊,今天,中国正走向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大量有德有才的党员干部来实现这样的伟大梦想,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生活中、工作中锤炼党性、端正作风,以良好品行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我们可以从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的感人肺腑的事迹中看到他们的伟大品德精神,黄群、黄大发、钟扬、王继才等,他们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能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就能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