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987191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踪检测(三十五) 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1有一种“水”电池,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选C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gCle=AgCl,故A错误;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根据总反应式可知,5 mol MnO2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

2、ol电子,故C正确;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Cl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2已知: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溶液中Cl向Mg电极移动解析:选B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故A正确;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电极上被还原成水,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Mg电极为该原电池的负极,则Cl向M

3、g电极移动,故D正确。3.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电流方向由Cu经导线到Ag2O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解析:选C由电池总反应可知,Cu发生氧化反应,则Cu极是负极,Ag2O/Ag极是正极,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故电流是由Ag2O/Ag极流向Cu极,A、B错误;负极上Cu失电子被氧化生成Cu2O,电

4、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C正确;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向Cu电极移动,D错误。4(2019泉州质检)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Li由多孔电极迁移向锂电极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D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有机溶剂或稀盐酸等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金属锂作负极,多孔电极作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由锂电极迁移向多孔电极,A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

5、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2LiO2,C正确;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iCl和H2,故电解质溶液不能用稀盐酸,D错误。5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 ),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B负极反应式为H22eCO=CO2H2OC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 O2解析:选B根据题图可知,在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作负极,负

6、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CO=CO2H2O,通入氧气的电极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总反应为2H2O22H2O。A项,根据上述分析,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参与了电极反应,错误;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CO=CO2H2O,正确;C项,根据总反应,该电池工作时没有消耗二氧化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项,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消耗0.05 mol氧气,质量为1.6 g,错误。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

7、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B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的反应是HS4H2O8e=SO9H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5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解析:选Bb电极通入氧气,是正极,a电极是负极,电子从a流出,经外电路流向b,A错误;a电极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即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电极反应是HS4H2O8e=SO9H,B正确;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会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的利用率会变化,C错误;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有0.4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与0.1

8、 mol氧气结合转化为水,D错误。7.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为610%Y2O3掺杂的ZrO2固体电解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电路中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0.28 L的CH4DO2由正极通过固体电解质YSZ迁移到负极解析:选D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电子从a极沿导线流向b极,故A错误;b电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B错误;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

9、以无法计算甲烷体积,故C错误;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O2由正极通过固体电解质YSZ迁移到负极,故D正确。8(2018海南高考改编)一种镁氧电池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金属镁和吸附氧气的活性炭,电解液为KOH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总反应式为2MgO22H2O=2Mg(OH)2B正极反应式为Mg2e=Mg2C活性炭可以加快O2在负极上的反应速率D电子的移动方向由b经外电路到a解析:选A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得失电子相同的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池总反应式为2MgO22H2O=2Mg(OH)2,故A正确,B错

10、误;通入O2的电极是正极,活性炭可以加快O2在正极上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Mg作负极、活性炭作正极,电子从负极a经外电路到正极b,故D错误。9.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解析:选C图示所给出的是原电池装置。A项,由图示分析,金属锂易失电子,由原电池原理可知,含有锂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即b为负极,a为正极,正确;B项,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式为原电池反应的逆反应,正确;C项,放电时,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Mn元素,锂元

11、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正确;D项,放电时为原电池,Li为阳离子,应向正极(a极)迁移,正确。10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来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如图装置,反应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Y电极的反应:4OH4e=2H2OO2C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解析:选BA项,根据题图,电荷移动的方向,可判断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错误;B项,Y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根据电解原理,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正确;C项,反应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

12、持不变,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错误;D项,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错误。11.(2019宿州质检)太阳能光电池具有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等优点,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氮化镓(GaN)光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装置系统中只存在光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B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C工作时,产生的O2、CH4体积比为11(同温同压)D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从左池移向右池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该装置系统中存在太阳能与化学能、化学能与电能及化学能与热能等的转化,A错误;CO2在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4,则电极反应式为CO

13、28H8e=CH42H2O,B错误;H2O在GaN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产生O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21,C错误;由上述分析知左池产生H,右池消耗H,则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向正极移动,即H从左池移向右池,D正确。12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发电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工作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盐桥中Cl向Y极移动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电子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10e12H=N26H2O,周围pH增大解析:选AA项,NH3生成N2,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X极作负

14、极;NO生成N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Y极作正极,盐桥中 Cl向负极X极移动,错误;B项,垃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了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C项,根据A项分析可知X极作负极,Y极作正极,电子由负极X极沿导线流向正极Y极,正确;D项,Y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10e12H=N26H2O,反应消耗H,pH增大,正确。13.(1)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科学家还研究了其他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有一种制氢方法为光电化学分解。其原理如图所示,钛酸锶光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铂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解析:(1)根据装置图,N极CO2得电子生成CO,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