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973319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单元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考试说明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2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划分特点工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工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

2、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意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和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温馨提示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阶段特点A: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加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C: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地区差异

3、: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C(填字母)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3)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有何差异?2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何有利与不利影响?3“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如何解决?考点(一)城市化的进程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2019南通考前模拟)下图为某市城区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从图中可知,该市15年间城市化主要表现为()A卫星城增多B郊区城市化C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D逆城市化解析:选B由图可知15年来城市用地规模明显扩大,工业区数量增多且向郊区迁移,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2019江苏押题预测)下图为195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23题。2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9511961年 B19711991年C19912011年 D2011201

5、5年3与中国相比,印度()A城镇化速度一直比中国慢 B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C城镇化水平始终比中国低 D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解析:2.C3.D第2题,读图可知,中国城镇化率曲线在19912011年最陡,斜率最大,即该时期是中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第3题,读图可知,中国在19611971年城镇化率出现下降,在这个时期,中国城镇化速度慢于印度;19611991年这30年,中国城镇化率低于印度;印度目前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没有进入现代型。(2019南师大附中模拟)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都市边缘区组成。下图为都市区不同组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变化率图

6、。读图,完成45题。4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衰弱开始于()A BC D5有关图中城市化阶段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城市化水平下降 B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C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 D阶段出现逆城市化解析:4.B5.B第4题,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在时人口数量开始减少(人口变化率由正值变成负值),说明都市核心区开始衰弱。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阶段都市区人口变化率为正值,表明城市化水平上升;阶段都市核心区人口变化率下降,都市边缘区人口变化率始终为正值,表明市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多,出现郊区城市化;阶段都市区人口变化率始终为负值,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化速度减缓;阶段都市核心区和都市区人口变化率增大,出现再城市化。

7、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地区(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自工业革命开始)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较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2

8、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

9、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积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

10、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017江苏高考)“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如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 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学审题析题(在“_”上填关键点)题号(1)(2)题干解读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知识迁移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信息获取图中信息信息1

11、:自行车出行方式从1986年到2011年是逐步下降,2011年后开始回升。信息2:小汽车出行方式从1986年到2011年是逐步上升,2011年开始下降文字信息“绿色出行”新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答案(1)D(2)B(2019南通考前模拟)2017年7月11日下午3点,南通进入黑夜模式,全城片刻变成海洋(如图)。据此完成12题。1南通进入黑夜模式,片刻变成海洋的主要原因是此时节南通()A云厚雨大,内河水位高排水慢B多夜雨,水系老旧排水不畅C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排水慢D冷锋频袭,降水量多排水难2目前缓解南通城区“下雨成海”的有效措施是()A拓宽现有河道

12、B增加绿地面积C疏浚老旧水系 D开挖排水渠道解析:1.A2.C第1题,7月11日下午3点,南通即进入黑夜模式,从时间上看,当时正值梅雨季节将要结束,前期降水多,内河水位高;从进入黑夜模式看,说明此时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从全城片刻变成海洋看,说明雨量大,排水慢。第2题,目前缓解南通城区“下雨成海”的有效措施是疏浚老旧水系,提高排洪能力。(2019江苏押题预测)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白洋淀周边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0万以内。读图回答34

13、题。(双选)3中央政府决定在白洋淀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有()A基础设施好 B人口密度大C生态环境好 D开发程度低4建设雄安新区,将()A疏解北京首都政治功能B加大白洋淀湿地的保护C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问题D压缩北京、天津发展空间解析:3.CD4.BC第3题,白洋淀周边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土地、水利、环境、地质支撑条件优良,生态环境好,发展空间充裕,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人口密度小,拆迁成本低,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第4题,雄安新区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住房、交通紧张等“大城市病”问题,不是疏解北京首都政治功能;和北京、天津形成三角形,不会压

14、缩北京、天津发展空间;雄安新区将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加大对白洋淀湿地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锁定命题热点备考超人一步热点关注1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在现有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城市绿色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制定专项城市绿色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建设绿色城市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也是高考命题重点关注的载体。高考一般以具体现象(如潮汐车道、植物墙、破墙透绿等)为切入点,考查相关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考会以此为背景,考查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及其意义,考查考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热点押题1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