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958412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三十九)寻觅社会的真谛一、单项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这表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析:选B清除侵蚀党的病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调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项不选;习总书记的话高瞻远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这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超前于社会存在而发展,B项正确;

2、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项不选;材料强调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不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项不选。2古代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管子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两种观点()A看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B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D体现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解析:选A唯物史观是马克思首创的,管子、孔子不可能认识到B、C、D三项中的内容,不选;A项符合题意且正确。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其属于()思想意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本题使用排除法比较容易,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起到推动作用,错误;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不是生产关系,错误;核心价值观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表述正确。4“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

4、国智慧。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极具活力和受欢迎的公共合作平台。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A BC D解析:选B材料中“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符合题意;材料中“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表明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符合题意;中“总是”、中“独立于”表述都错误。5中央政治局2018年

5、10月31日召开会议强调,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这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社会意识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分清矛盾主次方面A BC D解析:选A面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体现,排除;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这一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

6、件为转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A BC D解析:选D法度应随时顺应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治理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说明了要不断进行制度的变革,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蕴含的哲学道理与其一致;蕴含的哲学道理与题意无关。7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

7、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A BC D解析:选C农村土地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并使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做到了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符合题意;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错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8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长辈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或者是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A

8、传统思想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B观念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D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解析:选C传统思想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到现实生活中的,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A项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错误;题干未涉及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D项不符合题意;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伦礼节,反映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C项正确。9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多是过去动不了、啃不下、绕过去的难点和雷区,每一项变革都可能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重大利益的调整。有学者指出,改革进程越向纵深推进,群众首创精神越显重要。从哲学上看,这

9、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能够突破社会存在的制约A BC D解析:选C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体现的是精神财富而非物质财富,与材料不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述错误。表述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因,符合题意。10“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春秋管子九守)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与上述古语相一致的是()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C“问渠

10、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D“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其二解析:选B题目中,“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项与题意相符。A项体现了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的哲理。C项体现了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项体现了世界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哲理。11为抑制房价,促使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个对自有住房有着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

11、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下列最符合这一论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A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C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解析:选C“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说法绝对,A项不选;“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重点强调调整全社会的理念,即调整人的思维,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不是材料着重强调的,B项不选;租购同权调整“全社会的理念”说明人的理念(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C项正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12政之所兴

12、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央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从唯物史观看,重视民心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把宣传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作为根本目的A BC D解析:选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因此从唯物史观看,重视民心是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符合题意;衡量社会发展道路

13、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科学;表述错误。二、简析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凝魂强体为根基,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

14、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发展,改革创新是核心。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设问指向中国的发展,改革创新是核心。解答时首先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改革、社会历史的主体;然后调动运用上述有关知识,结合改革创新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统一。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发展需要改革创新。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的新推动。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是不断解决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需要,是发展中国

15、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4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