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931426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文献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关键词1引言2 相关理论概述3国外文献综述3.1个人理财与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侯百纳(1920年)提出的生命价值概念。侯百纳于1927年出版的人寿保险经济学一书提出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理财和行为金融学等基本概念。该书所体现的对个人福利的深切关注、对生命周期理财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即使现在也依然令人叹服。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亚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1952,1954年)于一系列论文中提出LCH模型把居民的收入、储蓄、消费统一起来考虑而共同创建了真正意思上的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

2、个人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成长期、青年期、成年期、成熟期、老年期五个阶段。假定在各个不同人生阶段内,个人的消费计划与预期收入之间存在确定的联系。在这个假定下,以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基础,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可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消费者以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即实现消费的效用最大化。由此,消费者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综合考虑其现在收入、将来收入以及可预期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因素来决定其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使其消费水平在一生中保持相对稳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理财需求,每个阶段中所具

3、有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成长期:主要指20岁以下的学生,没有固定薪水收入、仍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他们的理财强调“切勿乱花钱”,在自己还没有赚钱能力前,不要为自己制造负债,并把握时间学会理财投资的知识。青年期: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1一5年。这时的收入比较低,消费支出大。这段时期是提高自身素质,投资自己的大好阶段。这段时期的重点是培养未来的获得能力。财务状况是资产较少,可能还有负债(如贷款、父母借款),甚至净资产为负。成年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一18年。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智力开发、教育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

4、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己完全自立,债务己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老年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以及个人的理财策略是有所不同的。在成长期,一般情况下投入大于积蓄,可支配的收入不多;青年期具有风险偏好的人可能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其理财组合中除了储蓄以外还会有债券类、股票型基金等产品;成年期具有家庭稳定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增强,可以考虑建立不

5、同风险收益的投资组合;成熟期主要考虑到为退休做准备,往往追求稳定,主要建立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产品的投资组合;老年期的理财一般遵循保守原则,以保证有充裕的资金安度晚年。3.2个人理财与投资组合理论 马可维兹(HanyMarkowitz)(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通常被认为是现代金融学的发端,也被我们用作为个人理财学的基石。这一理论使金融学开始摆脱纯粹凭经验操作的定性方法,将数量化方法引进了金融领域。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以后,人们认识到投资多样化可以降低

6、风险。当增加投资组合中资产的种类时,组合的风险将不断降低,而收益仍然是个别资产的加权平均值。当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多样化到一定程度后,特殊风险可以被忽略,而只关心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的、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它来自于整个经济系统影响公司经营的普遍因素。投资者必须承担系统风险并可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在充分组合的情况下,单个资产的风险对于决策是没有用的,投资人关注的只是投资组合的风险;特殊风险与决策是不相关的,相关的只是系统风险。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以后,风险是指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既不是指单个资产的风险,也不是指投资组合的全部风险。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一部分

7、风险。不同证券报酬率相互抵消,产生风险分散化效应。可以通过改变投资比例转换到某个组合,以达到提高期望报酬率而不增加风险,或者降低风险而不降低期望报酬率,或者得到一个既提高期望报酬率又降低风险的组合。投资组合的狭义含义是如何构筑各种有价证券的头寸(包括多头和空头)来最好的符合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广义的含义包括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做出决策,甚至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内。当商业银行为客户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无疑是帮助客户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但该理论告诉我们,当投资组合含有许多种有风险资产时,个别资产的方差(风险)将不起作用。通过扩大投资组合(即增加所包含的资产的种类)进行风险分散化,可

8、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消除系统风险。3.3个人理财与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的含义大多是根据熊彼特的观点而衍生的,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创新理论,所谓的创新就是企业家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而不断地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地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它具体包括五种情形:(l)新产品的出现;(2)新生产方法或技术的采用; (3)新市场的开拓;(4)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发现;(5)新企业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的推行。金融创新的定义则可表述为: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

9、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是随着西方金融浪潮繁荣发展起来的,是商业银行从传统金融服务向现代金融服务转变的一个渐进过程,包括了商业银行在制度、调控机制等上层建筑和运作条件、对象等经济基础的各个层次的变革,通过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的整合和创新,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这些都体现了金融创新的思想,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进行个人理财的强大推动力,推动个人理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金融创新贯穿于商

10、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始终。3.4个人理财与现代盛行观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个人理财业务便在西方商业银行中产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业务开展较早,所以西方学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颇多,理论体系较为全面,研究层面也较为深入。美国著名理财顾问霍尔曼和诺森布鲁门(2003年)在个人理财计划一书中,论述了如何制定合理的个人理财计划,介绍了股票、保险、信托等多种理财工具,并结合经典案例分析阐述了个人如何依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在书中,霍尔曼和诺森布鲁特别强调个人在理财过程中应将个人或者家庭的所有财务事务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根据个人或家庭整体的理财目标和未来计划来构建投资、保险、

11、退休计划、信托及其他技巧的组合。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2003年)在其竞争论一书中阐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最终目标是为客户带来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商业银行应采用差异化经营策略来构建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客户在比较中选择信任并忠诚于该银行。而迪万纳(2005年)在零售银行业的未来:向全球客户传递价值一书中指出,商业银行在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给予客户信心和信任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投资者都担心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增加其收益的不稳定性,所以商业银行首先应消除客户对商业银行

12、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不信任。同时理财师的业务水平是客户对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产生信任的重要前提。专业的理财师应熟知其所在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在有效的获取客户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灵活地为客户配置产品和服务,并指导其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自从著名的咨询顾问公司 GarinerGrouP提出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后,CRM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近年来,世界知名的商业银行纷纷将CRM运用到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中。CRM的运用为其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平台。通过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掌握客户资料,并以此为依据了解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帮助商业银行做好

13、目标客户的发现和维护的同时也有助于其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4 国内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逐步发展,我国学者也相继展开了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研究。在个人理财一书中谢怀筑(2004年)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确定其理财目标体系和风险偏好,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客户制定出合理的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理财方案的过程。同时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的金融服务,所以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不应只局限于向客户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应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服务组合的个性化的创新。针对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服务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

14、刘旭光(2005年)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一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应明确其内部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并将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决策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和业绩考核体系中以便更为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陈兵、李莉(2007年)在加拿大个人理财业的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介绍了两种典型的个人理财经营模式:金融机构理财模式和独立理财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金融发展水平,作者提出了我国开展个人理财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金融机构理财模式。这种模式既是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自身条件所决定的,也符合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转型的要求。5、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三、总结 从上述文献综述

15、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比较成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开展:一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注重分析具体的理财计划的制定;二是从商业银行竞争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应当采用的发展战略;第三是从技术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商业银行应采用现代科技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而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大多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概括起来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借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外的开展情况,介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以及个人理财在我国具体的制定方案;其次是根据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经验,探讨

16、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营模式;最后,针对个人理财业务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积极探讨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风险的防范。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我国现阶段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提出的问题也多是依据个人理财业务在外资银行的发展情况提出,往往忽略了中国的实际国情。本文将通过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结合境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