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906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皖麦 38 系涡阳县农科所以烟中 114 为母本,马场二号选系 65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1997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 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麦 38 突破性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在生产上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1种性状皖麦 38 属半冬性偏冬性品种,幼苗葡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色深,蜡粉重,叶片上冲,长相清秀,株高 80锤穗形,长芒、白颖、白粒,籽粒卵圆形,角质透明,千粒重 40g 左右。皖麦 38 抗病性突出,对白粉病中至高抗,中抗叶锈、赤霉病,中感条锈(慢锈型)、纹枯病。闭颖授粉

2、,避散黑穗病。抗小麦吸浆虫,抗蚜性能明显。抗寒性强,抗耐渍性突出,较抗穗发芽,综合抗性优良。该品种播期弹性大,早中晚茬均可种植,适应范围广。量表现1994在省、地小麦区试中连年居第 1 位,1995国家黄淮麦区试中,两次居第 2 位,平均单产 998 年大灾之年,在国家小麦生产试验中位居第一,较对照增产 1996大面积示范中,一般单产 高单产已突破 国家、省区试稳产分析中,稳产性参数分别为b= b=表明该品种具有超平均稳定性,稳产性较好。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和南京经济学院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皖麦 38 容重 791,粗蛋白含量 干基),沉降值 面筋含量 38%面团形成时间 包体

3、积 780包评分 63,远超国际一级 55 的标准。其各项品质指标均较已推广小麦品种有较大改进,并且具有优良的面包加工品质。2高产栽培技术皖麦 38 既有穗多的优势,又有穗大粒重的潜力,因此,皖麦 38 要获得高产,既要充分发挥多穗的优势,又要在穗型及粒重的挖潜上做文章。既不能走单纯靠多穗夺高产的路子,也不可忽视穗数,偏重粒重。根据皖麦 38 的高产实践分析,其高产栽培措施,适宜采取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按照穗、粒、重并重的技术思路,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大粒,使穗、粒、重的优势均得到充分发挥,以形成合理的穗粒结构。单产 6000适宜产量结构:每公顷 525穗,每穗 30,千粒重 38期早播

4、适期早播可以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水等自然资源,有利于培育早苗、壮苗、为争足穗、攻大穗、夺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目前凤台等地运用半精量播种技术,播量少,群体起点低,须通过提高分蘖成穗率来保证足穗夺高产,适期早播就更加重要了。据皖麦 38 早播试验表明,于 9 月 30 日前后播种的小麦,其越冬期和返青期的幼穗分化和主茎叶龄分别为二棱中期二棱初期,8 叶至 7 叶和二棱末期二棱中期,9 叶至 8 叶。因此,皖麦 38 遇低温基本无冻害,是早茬麦的理想品种。根据淮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试种情况,皖麦 38 于 10 左右播种较为适宜。少播量,降低基本苗皖麦 38 具有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的特点,要控

5、制基本苗数和高峰苗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数和粒叶比。在适播期内,基本苗控制在 180 万225 万/蘖期茎蘖数 675 万/右,越冬期茎蘖数 975 万1050 万/高茎蘖数控制在 1350 万1500 万/穗率在 40%50%。料运筹根据皖麦 38 的品种特性和小麦高产栽培理论,肥水管理上应采用“促控促”的原则。(1)施足基肥促早发。基肥要强调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N、P、K 结合。1优质土杂肥 30,氮肥(纯 N)150素(20素(202)控制中期肥水,提高分蘖成穗率。一般来说,基肥可保证冬前有效分蘖的发生及维持返青期的稳长,腊肥和返青肥的施用,往往增加无效分蘖的发生,降低成穗率,造成群

6、体过大,弊大于利。因此,皖麦 38 在越冬至拔节前,要控制肥水,若无明显脱肥和茎蘖数不足,不补施肥料,控制最高茎蘖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缩短基部 1、2 节间长度,增强皖麦 38 抗倒能力。(3)看苗追施拔节孕穗肥。拔节孕穗肥一般在小麦基部 1、2 两节间定长至剑叶抽出时施用,依据苗情和长势长相具体确定,一般施尿素 150节期若遇干旱,结合灌溉施肥效果更好。(4)小麦扬花灌浆期间,根据苗情进行根外喷施,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合防治病虫草害针对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该品种中感纹枯病、条锈病),严重程度较高的实际情况,及时搞好病虫预测预报,主动出击,及时防治。麦田杂

7、草危害面积大,基数高,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杂草较多时,要根据杂草类型,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同时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划锄中耕,在除草的同时,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保墒增温,促进小麦根系的良好生长。学灌水,防御干热风多年研究表明,小麦生长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总降水量,还取决于小麦生育关键时期的降水量。皖麦 38 要高产稳产必须针对该区的降水分布特点及小麦需水规律进行合理补充灌溉。生产上尤其要抓好底墒水、分蘖越冬水和拔节孕穗这关键的三水。另外,针对该区干热风发生较频繁的特点,应做好干热风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适时进行后期灌溉,满足小麦对水分需要,保持植株体内水分平衡,增加空气湿度,平缓地面温度变幅,以削弱干热风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