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61954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三)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B. 叠音词C. 附音词D. 合成词2.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中“培”字的词义是( )A. 培养B. 凭借C. 增加D. 驾驭3. 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 )A. 司马彪B. 郭象C. 向秀D. 孟氏4. 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 方言的不同5.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

2、内容侧重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 方言的不同6.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中“培”字的意思是( )A. 培养B. 凭借C. 增加D. 驾驭7.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其中“绝”的意思是( )A. 绝对B. 直上穿过C. 断绝D. 横渡8.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中“埴”的意思是( )A. 黏土B. 模具C. 容器D. 制造9.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 连绵词B. 合成词C. 重言D. 单纯词10. 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的是

3、词的(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转义古代汉语(三)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 )( )(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B.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C.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 “恭、敬”这组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 ( )( ) ( )A.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B. 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C. “敬”指外表有礼貌,“恭”指内心严肃不苟D.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3. 词义引申的类型有( )( )( )( )A. 辐射引申B

4、. 比喻引申C. 连锁引申D. 活用引申4. 下列各句中的“中”字意义相同的是( ) ( )( ) ( )A.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B. 吾将曵尾于塗中C.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D. 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5.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属于两个单音词的有( ) ( )( ) ( )A.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C.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D.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 下列句子中,有异体现象的有( )( ) ( )( )A.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B. 譆 ,善哉!技盖至此乎C. 适莽苍

5、者,三飡而反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 下列句子中的“集”字,词义没用本义的是( ) ( )( ) ( )A.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B.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C.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D.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8.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做状语现象的有( ) ( )( ) ( )A. 良庖岁更刀,割也B. 族庖月更刀C.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D.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9. 词义引申的途径有( ) ( )( ) ( )A. 延展引申B. 比喻引申C. 条件引申D. 活用引申10. 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是一个复音词的是( ) ( )( ) ( )A.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B. 我腾跃而

6、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C.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D.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古代汉语(三)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叠音词。A. 错误B. 正确2.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表廓落、大的样子。A. 错误B. 正确3. “匍匐”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A. 错误B. 正确4.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的“其”是语气词,有“大概”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5.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中“适”的意思是适合。A. 错误B. 正确6. 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贫穷A.

7、错误B. 正确7. 附音词是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是附加的辅助成分,黏着在表示概念的实语素前后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A. 错误B. 正确8.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中“发”可译为“出、拿下。”A. 错误B. 正确9.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慌张的样子。A. 错误B. 正确10.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的“望洋”的词义仰视的样子A. 错误B. 正确11. “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附音词A. 错误B. 正确12.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中“发”可译为“出、拿下。”A. 错误B. 正确13. 膠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

8、含其明矣中含可译为保藏.A. 错误B. 正确14.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中龟字的词义是“皮肤皲裂”古代汉语(三)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的意义是( )A. 种菜的地方B. 种树的地方C. 种花的地方D. 种庄稼的地方2. 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是( )A. 古用今废词B. 古今传承词C. 偏义复词D. 同义词3. 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叫( )A. 连绵词B. 合成词C. 叠音词D. 单纯词4.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 )A. 生活困难B. 贫穷C. 仕途不

9、畅D. 走到尽头5. 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词的( )A. 引申义B. 假借义C. 转义D. 变义6. 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 )A. 逍遥B. 飘飘C. 旋风D. 遥远7. “斗”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8.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旋”的文中义是( )A. 旋转B. 凯旋C. 掉转D. 变化9. 庄子一书,包括外篇( )A. 7篇B. 15篇C

10、. 11篇D. 33篇10. 在“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词义是( )A. 振奋翅膀B. 奋发C. 愤怒D. 怨愤古代汉语(三)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 ) ( )A.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翼若垂天之云D. 非蛇蟺之穴无可寄託者2. 关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苍苍”,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 是个叠音词B. 是个复音词C. 深蓝色的意思D. 苍白的意思3. 下列句子中,有连绵词的是( )( ) ( )( )A.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B

11、.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 关于“治、 理”,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 两词本义有区别B. 治本指治水,理本指理玉C. 后来在“治理”等意义上通用D. 两词所有意义完全相同5.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是偏义复词的有( )( ) ( )( )A.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 “岐王室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C. “履舄交错,杯盘(狼藉)。”D.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6. 下列词语属于连绵词的是( )( )( )( )A. 披靡B. 瓠落C. 扶摇D. 含糊7. 下

12、列各例中的“然” 不是代词的有( ) ( )( ) ( )A.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B.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C.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D.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8. 下边句子中,含有叠音词的有( )( ) (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玄同矣9. 下边句子中,含有叠音词的有( )( ) (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10. 下列句中加括号的字属于两个单音词的是( )

13、( )( ) ( )A.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D. 技经(肯綮)之未尝古代汉语(三)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中铄是销毁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2. “杀 弑”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面广,“弑”指以下杀上。A. 错误B. 正确3. “兴亡”属于复音词中的附音词A. 错误B. 正确4. “技经肯綮之未尝。”中“肯”的意思是附着在骨上的肉。A. 错误B. 正确5.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

14、”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A. 错误B. 正确6.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中涘是河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7. 膠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中含可译为保藏.A. 错误B. 正确8. 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贫穷A. 错误B. 正确9. 逍遥遊“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中“夭阏”是拦阻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0. 词义引申的类型有连锁式引申与辐射式引申。A. 错误B. 正确11.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表廓落、大的样子。A. 错误B. 正确12. 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连绵词A. 错误B. 正确13. “参差”“从容”都属于复音词中的连绵词A. 错误B. 正确14.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中“怒”的意思是生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