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47521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例 重庆沙坪坝区西永镇中学 瞿艳一、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从体裁来说,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从题材来说,本单元属于“关注科学”单元。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本课位于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二)课文分析本文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三)教学

2、设想1)本文是传统议论文篇目,教学本文,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同时,要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给教学本文制定了2个教学目标。又由于议论文学习比较枯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打算在教授本课时,尽量使课堂多一些生机,让学生能在轻松中获取知识。由于本文知识点比较清晰而简单,所以我打算从中心论点入手,引导同学们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拓展到对创造力的训练。3)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3、模式。(四)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章的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2、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放飞想象,积极创新。二、教学实录:(一)导入、情景设置由教师讲述一个“弯弯的月亮象什么”的小故事,引出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课题)(二)阅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层次: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阅读课文前3段,看能否找出作者的观点?1、 生:读课文前3段。(读懂了吗?有什么发现?能否归纳?教师给予提示)生A:前三段主要讲述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生B:我认为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非常重要。2、师生交流:找出共同点,得出

4、作者的观点。(板书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的确,生活中,许多时侯,事物的正确答案都不止一个,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例子来呢?比如同一个“赤壁”,苏轼高唱“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而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琐二乔。”就是这个道理. 生举例:(大家七嘴八舌)生A:语文考试中的仿句题,就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生B:上学的道路不止一条。2、 师提问:事实胜于雄辩,看来我们已和作者站在同一战线上了,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这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种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请同学们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学生思考回答 生A:可能是更有说服力。生B:我觉

5、得前面的这道选择题很有趣,这样写,可以提高读者兴趣。 4、师点拨:正如我们的写作,怎样亮出自己的观点?要取决于观点本身是否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像那种平白如话、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亮出,正因为本文的观点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所以作者才选用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读者容易接受,因而,开篇的现象引出了观点。(板书:现象观点)学习第二层次1 师: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才积极寻求到第二种答案,或者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呢?(教师提示:不要脱离文本)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板书:创造性思维)2师:既然这样,那么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要素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56段,思考。生归纳

6、与交流:生A:要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生B:我认为关键是要如何运用知识。 生C:还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3. 师:作者认为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呢?生:讨论回答师:那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举例论证(板书:关键:举例论证)4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引导速读归纳)师引导学生找出归纳事例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生A: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过程生B:罗兰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5师指导写作:在同学们的写作中,老师常常告诫大家不能多个事例堆积,那本文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观点?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侧重?同桌之间可以交换一下看法(前者侧重于

7、“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师点拨:议论文中对事例的选择取决于你选用的事例能否完全证明你的观点,如果一个不够,再举一个,这样你的观点才更具说服力,本文的作者就连用了2个名人的例子来证明“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要活用新知识”)6、师:那么,是否证明了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等名人才具备创造力呢?我们一般人有没有呢?生立即就回答:我们也有创造力(板书:创造力)(师点拨:其实,伟大人物也是从一般人物开始的:伽俐略还只是一个学生时就发现摆,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只是学徒,富兰克林发明轮船时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疯子” 不仅伟大的人有创造力,一般人也有创造力,鲁班、黄道婆 以及幼儿园的小朋

8、友创作的一幅画。)学习第三层次1、师:那本文的作者又如何看的呢?(请速看课文,找一找。)(板书:任何人都有创造力)2、学生回答后全班齐读重点段(13自然段)3、师: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那么,如何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呢?课文个人认识(除了作者所认为的这些,你们认为一个人要有创造力还需什么要素?)。把你所想到的与同学交流交流,好吗?就让我们结合课文及你个人的认识,我们来探究一下:(教师给予提示)教师点拨: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需要:积累知识“孜孜不倦地汲取”“学识渊博”灵活运用“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反复实验“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拥有自信“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是成功的良好保证珍惜灵感“锲而不舍地

9、把它发展下去”保持好奇“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多向思维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走进自然悉心观察、动手实验异想天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除了以上几点,你认为还有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当然还有,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三)“创造力”拓展师:同学们,现在,你也许很想知道:自己的创造力如何?下面就是一个关于创造力的游戏,可以测一测。1、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字母,你认为它们可能是什么?(小黑板出示)C E T X M P(同学们发言非常积极,思维敏捷,气氛活跃。)2、过渡: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有信心,老师对你们刚才的创

10、造也很满意,其实,在中考语文中,也常常对“创造力”的考查,比如,像这样的题:建议你再根据下面的故事情节,写出故事的结尾。字数50个字以内。 有一位猎人带着弓箭到树林里去捕鸟。他踩到草中的一条蛇,蛇便咬了他一口,当蛇毒扩散的时候,捕鸟人知道他快要死了。他说(师点拨:做这类题,要有信心,要多向思维,写法越多越好,争取出彩。续写时,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人物的思想前后要一致,叙述的语气上下也要一致。)5分钟之后,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老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四)结束语:现在,你还认为:只有他们会创造吗?不只他们会创造,我们同样会创造。学了本文,让我们知道,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

11、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个人。为此,我们不必担心自己的想法偏差,更不必介意与别人的观点不同,因为你正在用敏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如果你能长久地保持着一颗感悟的心灵,想必你的人生会多姿多彩。最后,老师真诚地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有所创造,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谢谢!附:板书设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 费 因格现象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关键(举例论证)创造力:任何人都有创造力三、教学反思:(一)教学议论文的困惑:1)议论文,应该怎样教学?如果按常规方法教,好比直接在书中勾画答案,这样的课可想而知。2)议论文教学的同时,怎样指导学生写作?我认为要写好一篇议论文确实不易,由于

12、初中生知识面欠广博,因而写议论文不是太空,就是太浅,或者就是所谓“四不像”文章。(二)教学目标的制定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但同时又有所侧重。(三)教师行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思路清晰,组织引志有效,富有启发性,注意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可这节课,我觉得方法的传授还不够明确和到位。比如:(1)我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在文中找出答案,可却忽略了应让学生明白在众多答案中如何选择最好的一个。(2)在讲述议论文的举例论证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可没有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如何写作议论文。(3)课上,我让学生找寻归纳事例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

13、什么人做什么事。可没有注意到议论文的事例的概括,事例应紧扣观点。同时,学生也应让学生举一反三。(4)在进行拓展阅读时,我注重了趣味性,可忽略了初三的教学应时时与中考连接。总之,我认为,教师应明确中考对议论文的考点有哪些?还应注意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也可进行拓展,但应时时关注中考,拓展应与中考相联系,既应有深度,也应有厚度,要关注“质”,在做拓展训练时,可直接采用历年的中考题,比较有代表性。(四)学生行为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发言很大胆,可口语比较多,发言非常随便,有时候,思维没跟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或者没有进行语言的组织.可见,学生的普通话还需进行必要的训练,在课上,应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合情合理,要深入具体语境,让学生明白:答题不能脱离文本.(五)教学效果在本节议论文的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激情高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从中获得了一些答题的方法;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好的思考,这次课还有许多细节的地方可以修正,或许,本次授课能为今后的议论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总之,我认为,教学议论文可以活跃,也可以让学生获益匪浅,也让老师体会到了“快乐学语文”的真正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