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830288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课时作业29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29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相传至今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守岁、放爆竹、拜年等。对春节习俗的正确理解是()A它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B它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解析: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表述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错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D错误;C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答案:C22018

2、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还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重拾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上述材料说明()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特点。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人们以节为媒,表明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C。答案:C3一个娱乐会馆,毁掉一座百年古院;一个商业楼盘,毁掉一座百年古庙;一个形象工程,毁掉一座千年古城。这些,不是发生在某一年,而是几乎是每一年;不是在个别地方,而是在许多地方。央视保护文物的公益广告,每天在播,每天都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应加以保护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古迹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文化古迹的文化价值总是因时而变的A BC D解析:错误,文化古迹应加以保护,不应以城市发展为借口拆除。错误,文化古迹的文化价值不是因时而变的。符合题意,故

4、选A项。答案:A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4“家规知道多少”成为现代人热议的话题。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对于传统的家风,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全面继承传统,促进社会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A BC D解析:本题以传统家风为背景,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正确;传统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摒弃”,也不能“全面继承”,故错误。答案:D5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

5、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文化发展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D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解析: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A项与此不吻合;保护,对发展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可见,材料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故B与题意不符;D本身表述错误;C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6、;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科技促进中华汉字文化的发展,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7每年的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但知道这个日子的人并不多。戏剧不像电影、音乐等大众艺术,具有快速传播性、可复制性。一部片子、一首乐曲,一夜之间,一日之间,就可以飘得很远。戏剧是剧场艺术,具有现场性、难以复制性,传播效果多是慢热。一部戏要演一段时间才能逐渐被人知晓。下列有助于戏剧文化发展的措施是()A加强学校的戏剧

7、教育,普及戏剧文化知识B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戏剧,推动戏剧文化发展C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决定戏剧文化发展方向D摒弃传统戏剧桥段,融入时代精神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点。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学校的戏剧教育普及戏剧文化知识有利于戏剧文化的发展,A入选。B说法错误,对待戏剧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选。C说法错误,现代科技手段有利于戏剧文化的发展,但是不能决定戏剧文化发展方向,不选。D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戏剧桥段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选。答案:A考点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8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

8、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以及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城市发展要自觉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城市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继承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材料表明我们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告诉我们在城市发展中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正确且符合

9、题意;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对城市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说法错误。答案:DB组提能强化练9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承的相关知

10、识点。不符合题意,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礼仪都是民族精神的结晶。符合题意,乙的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不符合题意,成人礼仪式演变不能说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符合题意,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继承,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答案:D10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

11、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C D解析: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题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题中观点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A11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紧张的比赛、有趣的点评和真诚的告白,让文化变得可触、可感、有温度、有意蕴,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受众的自然对接

12、,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方能彰显文化魅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需要深入挖掘创新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 BC D解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这些节目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有意义”符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意思”符合创新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正确。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侧重说要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均不符合材料中的“有意义”和“有意思”的要求。故选B。答案:B12. 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13、,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时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A BC D解析: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史书典籍的记载,再到古诗文的浩瀚长卷,这说明家国一

14、体的思想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排除;说法错误,家国一体的思想属于意识范畴,是一种精神力量,要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答案:BC组大题冲关练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并接受采访。下面是其接受采访的部分内容:我个人一直不是特别喜欢“国学热”这个提法。因为我觉得任何东西有热就有冷,忽冷忽热总不是一个好事情。其实在我看来,国学的调性应该是温暖,一生恒温,相伴相随。“

15、五四运动”提出“砸烂孔家店”,有那个时代的道理,因为有一些礼制礼法,已经严重地约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提出这个口号之后,我们看见的、对中国传统精神是一些局部的,碎片化的否定,一直是在颠覆,可以说没有一种系统建设和真正新价值被建立起来。如果说从五四运动之后一直到30年代民族救亡之前,还有一批知识分子在考虑新文化价值的建立。那么在此之后,其实这种文化建立就一直是一种愿望,没有形成真正的体系。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而且还有了“批林批孔”运动之后,这个体系就被颠覆得差不多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其实拜金主义大潮进来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还没有树立新价值,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沙漠化的情况。所以这些年,所谓国学热,其实我想是国学基因的唤醒,是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