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791217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管理)洁净车间楼宇自控系统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chneider electric Tour Andover Controls 1 23 XXX 洁净厂房楼宇设备控制系统洁净厂房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目 录 1概述概述 3 2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4 3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4 4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4 4 1先进性和实用性 4 4 2安全性和可靠性 4 4 3灵活性和开放性 5 4 4经济合理性 5 4 5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5 4 6标准化和结构化 5 4 7专业性和开放性 5 5TAC 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及网络形式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及网络形式 5 5 1管理层网络 5 5 2监控层网络 6 5 3TAC 网络结构 6 5 4系统配置容量和接口

2、6 6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 7 6 1冷热源系统 7 6 1 1测量内容 7 6 1 2控制内容 8 6 1 3控制功能 8 6 1 4功能介绍 9 6 2给排水系统 10 6 2 1监测内容 10 Tour Andover Controls 2 23 6 2 2控制内容 10 6 2 3控制功能 10 6 3送 排风系统 11 6 3 2控制内容 11 6 3 3控制功能 11 6 4变配电系统 12 6 4 1监测内容 12 6 4 2监测功能 12 6 5照明系统 12 6 5 1监测内容 13 6 5 2控制内容 13 6 5 3控制功能 13 6 6空调处理器系统

3、 13 6 6 1洁净厂房工艺空调控制的特点 13 6 6 2监测内容 14 6 6 3监控内容 14 6 6 4控制功能 15 6 7新风机组系统 17 6 7 1监测报警内容 17 6 7 2控制内容 18 6 7 3控制功能 18 6 8管线敷设和设备安装 19 6 9系统供电 20 6 10接地 20 7部分工程业绩介绍部分工程业绩介绍 21 Tour Andover Controls 3 23 1概述概述 对于现代化生产厂房来说 对其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生产环境的质量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效 率 同时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随着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

4、理 高效 节能和舒适的生产环境 很多工厂都是 24 小时生产 因此其空调系统也是不间断运行 从统计数据来看 中央空调系统占 整个建筑耗能 50 以上 而该建筑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 可节省能耗 25 节省人力约 50 节能 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宇自控系统的建立 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 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时 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 进行信息处理 数据分析 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 对整个系统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 通过计算机系统及 时启停各有关设备 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 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随着现代化厂房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 厂房

5、内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 这些设备分散在厂房的 各个楼层和角落 若采用分散管理 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 有时几乎难以实现 如采用 楼宇自控系统 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 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 出现 故障 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 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 全运行 楼控产品在洁净厂房工艺空调控制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其原因如下 1 我国食品 医药 生物 半导体等行业的不断发展 洁净厂房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2 为贯彻 GMP 标准 全国 6000 多个制药厂亟需改善洁净厂房 3 到 2010 年 在全球集成电路 IC 市场中

6、中国将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芯片生产基地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规划 北京 上海 深圳等地的电子芯片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 大批的洁净厂房即将 兴建 Tour Andover Controls 4 23 4 生物 食品 饮料 化妆品等产业的飞速发展 也将促进洁净厂房的兴建 2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该部分主要描述项目的主要特点 如建设规模 项目特点 各楼层主要功能 主要建筑参数等 3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 50259 9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14 200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 181 1998 中国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2

7、 90 92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 87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 2001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 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0339 200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 T50326 2001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31 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1 9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43 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J T16 92 4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4 1先进性和实用性 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建筑 需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因此 酒店内选

8、用 的设备 必须在技术上适度超前 符合今后发展趋势 同时又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 充分发挥每一设 备的功能和作用 设计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甲级标准进行设计 系统的设置既强调先进性也注重实 用性 以实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 4 2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管理程序中采取严格网络等级操作措施 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破坏 系统具备长期和稳定工 作的能力 平均无故障时间或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既 MTBF 60000 小时 平均修复时间即 MTTR 2 小 时 系统可利用率 A A MTBF MTBF MTTR 几乎为 100 Tour Andover Controls 5 23 4 3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满足业主

9、当前要求的基础上 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可以集成其他不同厂商的产品 4 4经济合理性 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中 确保满足业主的需求 技术上的先进性 可行性和实用性 去掉附在其 上的 泡沫 达到功能与经济相统一的优化设计 4 5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整体智能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 确保智能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 性 合理性 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能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 使整个智能建筑水平可以随着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系统设计遵循全面规划的原则 并有充分的余量 以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 4 6标准化和结构化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有关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 并根

10、据建筑屋智能系统总体结构要求 将 各控制系统结构化和准化 综合体现当今世界先进技术 4 7专业性和开放性 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设备的专业性 确保智能系统总体结构专业性的前提下 又具有足够的开放性 能与其他系统充分的联接 数据能对外开放并能接受其他系统数据 5TAC 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及网络形式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及网络形式 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 即现场区域控制 计算机局域网通讯 最后进行集中监视 管理的系统控制方式 实现分布式控制 集成操作管理的系统工作模式 这种控制方式保证每个子系统 都能独立控制 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 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 性能可靠 TAC 楼宇自

11、控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二级 第一级为管理层网络 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内设中央 工作站 中央工作站系统由 PC 主机 彩色大屏幕显示器及打印机组成 是 BAS 系统的核心 整个大 厦内所受监控的机电设备都在这里进行集中管理和显示 它可以直接和以太网相连 第二级为监控层网 络 由直接式数字控制器 扩展模块 采集现场信号的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和阀门等组成 直接式数字 控制器 扩展模块 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和阀门等随被控设备就近设置 5 1管理层网络 采用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构成局域网 支持 TCP IP 协议 能够提供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管理 Tour Andover Controls 6 2

12、3 解决方案 操作人员能够采用浏览器 IE 对系统进行监控 输入 IP 地址或域名即可通过互联网或企业 内部网浏览和控制 Lonworks 网络中的单元 系统产生的报警能够通过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以 E mail 的方式传给一个或者多个接收者 设备的远程监控无需通过中央站软件 系统可采用小型 Web 服务器的方式对被控设备实现直观的 和动态的监控 联网用户 已经被授权 能够修改系统的参数和设定点 检查和确认报警 根据被授权 用户的级别 用户也可以浏览系统中的特定文件 如技术文件 报表等等 所有更新的值均能以动态的 方式实时显示 如果用户修改了设定值 所有联网的用户数据都能够实时更新 能容易地实现

13、与建筑物中其它相关系统和独立设置的智能化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系统集成以及与 其它厂商设备和系统的联接 通过这层网络能够把 BAS 中所有监控信息及时地反馈到中央站显示画面 而中央站系统也可通过 这一网络传送程序 指令等到有关设备 提供 OPC 或 DDE 的第三方接口软件 数据传输速率不 10 100Mbps 5 2监控层网络 采用国际领先的 Lonworks 控制网络技术 所有可自由编程控制器都具有 LonMark 认证标志 控制器具有 16 位的 CPU 并且 A D 和 D A 转化分辨率为 12 位 作为集散控制分站之间的通信网络采用总线拓扑结构或自由拓扑结构实现各个分站之间 分站与中

14、 央站之间以及它们与专用控制 接口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中央站可以通过这层网络把信息传送到任何指定的节点 所有分站以同等地位的点到点方式互通信息 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监控网的子网 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 78Kbps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提高到 1 25Mbps 总线通讯距离 2700 米 5 3TAC 网络结构 控制中心位于 XXX 层 作为控制系统的管理层 设有主工作站 数据库服务器 不间断电源等设 备 现场控制器 DDC 安装于被控设备附近 尽量采用一台被控设备由一台控制器进行监控 各控制 器之间采用点对点通讯方式 DDC 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通过路由器或调制器等网络设备进行通讯 5 4系统配

15、置容量和接口 在对每台控制器进行 I O 口配置时充分考虑到今后系统扩容或设备监控点数变更的需求 一般情况 下对一些常用类型点的容量预留 5 左右 整个系统的预留点数在 5 10 考虑到今后业主实施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 构建 IBM 中央管理系统 我们在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时 Tour Andover Controls 7 23 采用开放式设计方案 提供今后与消防报警系统 综合保安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以及其他设备控制系统 如冷冻剂 锅炉 变配电系统 的通讯接口 有利于实现对各弱电子系统的信 息集中管理 系统之间的事件联动 提高系统总体决策能力 充分开放的网络软件体系结构 设备监控

16、 系统和外部设备 系统的通讯连接和交换数据已经没有障碍 无论是将来有新的楼宇设备需要接入本系 统 还是本系统接入更高层次的信息集成系统 都可以简便 可靠方法实现 6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 楼宇自控的对象主要是冷热源系统 空调系统 给排水系统 送排风系统 变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 6 1冷热源系统 冷热源系统的主要设备为冷水机组 循环水泵以及热交换器等 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目的是按照车间 的生产需求调节冷热源的工况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 同时对各类设备 的状况进行监测 保持各设备之间的运行时间的平衡 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有效依据 采用楼宇自控 系统进行设备的监控可以有效的减轻或减少人力资源 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以及操作的便利性 对被控 设备或系统的稳定运行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保证了被控设备跟踪负荷的及时性 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生产 队环境的要求 6 1 1测量内容 冷水机组手 自动状态 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冷水机组各种运行参数 如油压 工作负荷 制冷剂压力等 但需要通过与冷水机载的控 制设备联网获取数据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运行状态 手 自动状态和故障状态 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