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5781265 上传时间:2020-03-2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目 录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2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4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6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8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计算(2)10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1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3第三节 化学平衡(1)14第三节 化学平衡(2)15第三节 化学平衡(3)16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8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1)20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2)2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23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25

2、第二节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3)2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28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2)3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3)32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3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37第一节 原电池37第二节 化学电源39第三节 电解池(1)41第三节 电解池(2)43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45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 成杰、王爱芹、余传继【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的“+”与“-”【预备知识】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

3、坏旧化学键,需要 能量,形成新化学键 能量。3 属于放热反应; 属于吸热反应。4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基础知识】一.反应热 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 或 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 ,符号用 表示,其单位常采用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 直接测量。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_时,需要 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 能量;当 ,即新化学键 时,又要 能量 。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 ,这是放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

4、,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_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 、 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H为“ ”。当H为“_ _”或H 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_ _”或H_ _0时,为吸热反应。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 义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表示方法图 示【问题与收获】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 成杰、王爱芹、余传继【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2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学习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预备知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5、基础知识】二、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2、H2(g)+O2(g)=H2O(l) ; H=2858 kJmol1,表示在 ,_ Pa, 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kJ。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因此,它可以是 _数,也可以是 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小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 需注明反应的 ,若不注明则指 。在热化学方程式右端要注明反应热H,单位为 ;热化学方程式中H必须注明

6、符号 或 用来分别表示吸热和放热,若反应逆向进行,H符号 ,但绝对值不变;系数单位是“ ”,而不是“ ”。系数可用分数,但热量值要相应变化。如:2H2(g)+O2(g)=2H2O(l),H=-571.6kJ/molH2(g)+O2(g)=H2O(l),H= kJ/mol三、中和热定义: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 见课本第45页1、原理:反应热的计算公式:Q=m*C*T 注:1、T(K)=T()+273.15 2、C=4.18 J*K-1*g-1 3、H= Q / 物质的量 4、m为溶液的总质量2、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密度

7、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_。3、实验步骤(1)往小烧杯中加入50 mL 0.50 mol/L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2)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3)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并用 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4)重复实验23次。4、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 (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 稍稍过量。 (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 。【问题与收获】 。第二节 燃

8、烧热 能源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邱华、刘锋【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2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3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学习重点】1、燃烧热的定义;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学习难点】关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相关判断和计算【预备知识】1反应热可分为 、 、 等。 时,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 。2能源包括 以及柴草等。化石燃料包括 。新能源包括 。它们的特点是 。【基础知识】一、燃烧热概念 H2的燃烧热为285.8 kJ / mol所表示的含义: 1.如何理解燃烧热的

9、定义的?(1)条件: (2)可燃物的用量: (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 , H2燃烧生成 ,S生成SO2 (4)单位: (5)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1mol可燃物为配平标准,其余可出现分数。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试举例说明 二、能源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能源的定义及分类。来源 分析教材中资料卡片并阅读教材讨论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1)(2)(3)(4)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2新能源包括那些?有什么特点? 三、反思总结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来源:Zxxk.Com 燃烧热来源:学+科+网Z+X+X+K中和热能量变化放热反应HH0 , 单位 kJ/mol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mol可燃物可能是1mol也可以是0.5mol(不限)生成物的量不限量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