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761710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3单元12长亭送别学案粤教版必修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长亭送别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筵席()靥儿()泠泠()揾做() 谂知() 蹙愁眉()经忏() 玉醅() 金钏()憔悴()() 暮霭() 胸臆()赓续() 玉骢()迍迍()【答案】ynylngwnshncchnpichunqiocuiygngcntn二、多音字应占【答案】ynynzhnzhn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答案】倩靓靖腈谂稔荫茵揣惴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蝇头微利:_(2)举案齐眉:_【答案】(1)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2)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形容夫妻

2、互相尊敬、十分恩爱。2理解辨析(1)彷徨徘徊“彷徨”指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多指人的精神状态。“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2)美妙绝妙“美妙”美好,奇妙,多指艺术品,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享受。“绝妙”极美妙,极巧妙。多指超一流的艺术品及其他艺术享受。3对点小测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都是为一点蝇头微利,让教育背上“乱收费”的骂名,少数歪嘴和尚把上上下下治理乱收费的这本“好经”给念歪了!()(2)倘若选个日子,海峡两岸,世界华人一起祭祖,大陆十三亿对岸二千万一起举案齐眉,共同纪念一个老

3、祖宗,应该更有意义。()【答案】(1)(2)常识速览识作者超凡的落拓文人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所做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识背景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书生张生与同时寄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生赴京应试,得了高

4、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西厢记就由此加工创作而成。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圆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5、知常识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一人主唱”、“曲白相生”等是元杂剧的鲜明特点。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文脉梳理【答案】长亭饯别写别后之痛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端正好一曲共六句二十五

6、字,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_【答案】这支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三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用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2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与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作比较分析。_【答案】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3长亭送别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_【答案】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来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人,由于偶遇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

8、,内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4结合剧情,概括崔莺莺的个性特点。_【答案】崔莺莺:相国之女,名门闺秀,她性格善良,知书达理,勇于追求爱情,具有叛逆精神,是个深沉、幽静的美丽少女。与张珙在佛殿相逢后一见倾心,尔后又于张生墙角联吟,真诚相爱。这就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天理”。之后,她不改初衷,任凭母亲怎样阻拦,都矢志不渝。最终得到了承认,获得了爱情的胜利。合作探究5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来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

9、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唐代元稹最初的会真记,还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原本的结局都是悲剧。你觉得这出剧目更应该是悲剧还是喜剧?_【答案】(示例一)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最初的崔莺莺爱情是悲剧,金批西厢记同样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而金批西厢记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悲剧版的西厢记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示例二)“大团圆”

10、结局更符合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元杂剧盛行于民间,喜剧更符合民众的期待。而若是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情景交融王实甫写崔、张之离情,没有孤零零地纯然就情写情,而是把这种令人伤感的离情别绪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加以点染。如“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作品写景物,也并非如专为卖弄才情者那样

11、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给客观景物涂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让景物为表现主人公的忧闷心理和离愁别恨服务,真正达到了情与景交融为一体,取得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交融是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它能将作者的情感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巧妙地传达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使得文章含蓄而有韵味。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2写法指导(1)要寻找适合抒发感情的某一类景物。例如,为了抒发欢快之情可以借助于美好的景物,为了抒发悲哀之情可以借助凄凉的景物。(2)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情后景。(3)可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3迁移运用请列举出一例古典诗词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诗歌名句,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散文化的翻译,要求:仍然采取情景交融的手法,不少于150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