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73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国水稻生产及加工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条件好泰国位于亚洲南部,中南半岛中心,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部与老挝毗邻,东部与柬埔寨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缅甸交界,南部与马来西亚为邻。国土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 6100 万,其中农村人口 3500 万,占总人口 57%。耕地 1900 万公顷,多数为“靠天田”,有灌溉条件的仅占 20%左右,其水稻生产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国水稻种植范围较广,根据资源生态条件,全国共划分了 4个稻区。但由于干旱、酸害、土壤盐碱、肥力低下和稻飞虱、稻瘟病、鼠害、鸟害、草害等因素的影响,平均单产较低。一是北方稻区,稻田面积占全国稻田的 23%,人多地少,灌溉条件较好,水稻单产为全国最高(2306

2、7 平方米);二是东北稻区,面积占全国稻田的 44%,人少地多,生产条件较差,水稻单产为全国最低(8067 平方米),是香米主产区;三是中部平原稻区,稻田面积占全国 26%,平均单产 15067 平方米左右,是深水稻的集中产区;四是南方稻区,稻田面积占全国的 7%左右,平均单产为 12567 平方米,以经济作物为主。根据泰国农业部提供的统计资料,1998 年全国水稻总面积 970 万公顷,总产量 2100 万 t,平均单产 14467 平方米,比世界稻谷平均单产低10267 平方米,比我国稻谷平均单产低 25767 平方米。2.“靠天田”多。泰国常年水田面积 900 万公顷,75%是“靠天田”

3、的单季稻,常在 612 月的雨季种植秆子比较高的优良品种(平均单产为 12067 平方米);需要灌溉的双季稻仅占 20%,常在 16 月的旱季通过灌溉多种植矮秆品种(平均单产为 23067 平方米以上);3%左右为深水稻(指在 50上水深条件生长的水稻,一般浅水撒种,漂在水上,随水增深而渐长高。有的深水稻株高 35m,平均单产 10020067 平方米);2%左右为旱稻(单产也比较低)。国水稻主要是常规稻品种。据泰国水稻所所长介绍,泰国常规水稻要占 98%以上,杂交水稻不足 2%。而我国则主要是杂交水稻。1998 年的杂交水稻播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 61%以上,常规稻仅占 39%。国种植水稻的

4、农户共有 343 万户,平均每户种植稻谷为 中中部平原为 顷,东北部为 顷,北方地区为 2 公顷,南方地区为 顷),而我国农户户均种植规模仅为 顷。二、科研推广成体系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农业局系统许多部门的工作都与稻米的科研和生产推广密切相关。位于曼谷的泰国水稻研究所就是 1983 年原农业局划分为一个农业局和一个农业推广局时,由原农业局稻米处部分人员成立的,隶属现在农业局领导。这个水稻研究所实际是一个管理机构,直接和间接地管理着 6 个地区稻作研究中心(北方稻区 1 个,东北稻区 1 个,中部平原稻区 3 个,南方稻区 1 个)和研究中心下面的 18 个稻作试验站(北方 4 个,东北 5 个,中

5、部 7 个,南方 2 个)的工作。各研究中心分别承担所在地区的研究任务,各个研究试验站分别负责若干个省(泰国共有 73 个省)的稻作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稻技术推广体系。泰国农业推广局下属各地区有 6 个农业推广办公室,主要工作是调查研究、制定计划、监察评价和技术指导、培训、服务等内容。推广工作分国家级、地区级、省级和区级等 4 级进行。 次,省级一般每月召开 1 次。技术培训以区为单位,技术推广以各农办联系的农户为重点,通过重点农户的示范来扩大服务范围。其推广经费全额由政府拨款,但其推广机构不能搞经营创收。目前泰国稻米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5 方面:一是稻米品质改良,二是新品种开发,

6、三是植保技术,四是产后技术,五是种子繁育技术。品种改良的目标: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大米品质的基本要求:一是大米颗粒要长,一般在 7上,二是要靓丽干净,三是适口性要好。国内研究指标当中一般不严格强调直链淀粉的含量,但由于与适口性的关系,出口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要求应在 19%以下。三、加工技术水平高通过参观 米加工及仓储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大米加工厂,明显看出泰国大米的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是世界领先,但远超我国。该厂位于 畔,占地 顷。1981 年建厂,当时投资10 亿 现在美元为 2564 万美元),1998 年利税总收入 385 万美元。成套的现代化加工设备(主要为德国、日本

7、等国生产),主要有两条生产线,一是大米加工生产线,日处理稻谷 1200t(年处理能力为 t);二是米糠提取生产线,日提取米糠 100t(年提取 t)。主要配套设施有容积 6 万 t 的大米筒仓,3 万 t 的大米平房储存库,具有每小时 10000t 的稻谷喂入设施,码头装卸能力达到每天 3000t 以上。该厂所用稻谷原料主要有香稻、主季稻、次季稻。收购稻谷检测的主要指标:一是水分含量,主季稻水分含量一般为 20%22%,储藏由企业烘干至 14%;二是谷粒形状,这是考察主次季稻的主要指标;三是纯度,杂质越小越好;四是直链淀粉含量,这是香稻的主要指标,一般香稻要求直链淀粉含量19%。该公司产品主要

8、是袋装大米,分 6 类 5 等。6 类是:香米、普通香米、主季米、次季米、褐色米和红米。5 等是:一等是纯度为 100%的香米,二等是整米率为100%的大白米,三等是整米率为 95%大米,四等是整米率为 75%80%的大米,五等是长度小于整米长度的 6/8 的碎米。包装多为 5,昂贵的香米或褐米一般为 2。该公司产品 95%为内销,出口仅占 5%左右。出口的大米包括所有等级,甚至破碎率为 10%25%的大米。该厂进厂稻谷一般扣除 4%的杂质以外,约 65%的大米经过包装成袋,直接用于内销和出口,其中精米(约占 50%)经批发、代销进入市场。除此大米之外,该公司对稻谷进行完全的综合利用(公司部分

9、税额就是从副产品中获得补充的),副产品很多。这些副产品主要是碎米、稻壳、米糠、米糠油和稻壳粉。碎米是小食品生产的主要成分,6/8 整米长度的碎米,往往根据市场需求掺混在100%的大米中,以调整上市大米的不同等级。该厂约占 15%的碎米主要用于掺混大米、供应米粉厂和用作饲料。23%的稻壳直接用于发电(该厂烘干系统的主要能源),稻壳粉出口销售给欧洲的钢铁厂和化纤厂。8%的米糠一方面直接作为饲料销售给饲料厂,另一方面用于提炼米糠油,成为工业和烹调用油。泰国政府鼓励企业在农区产地建厂,对企业实行连续 8 年减免 30%税收的优惠政策。泰国大米加工质量控制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稻米加工前的收割、清洁与储存

10、。加工企业通常要求农户对稻谷的收割时间,控制在稻谷成熟度为 90%95%谷送到米厂后,米厂一般用谷物清洁机和除石机清洁稻谷中的杂草、泥土、石沙等杂物,同时检测稻谷的含水量。水分14%直接入仓保存,14%的则送入烘干机干燥降水后再入仓保存(由此形成的成本费用由泰国政府通过对企业减税优惠,大大减轻了农户的售谷成本)。稻谷含水量对整精米率影响很大,含水量太高太低都容易引起谷粒不同程度的断裂。因此,泰国加工各类品种稻谷的最佳含水量都有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进行质量控制,决不混杂一起。二是脱壳、碾白、分级和筛选。稻米加工过程始终是围绕着最大限度提高整精米率、降低碎米率进行的。脱壳率一般控制在 90%左右,

11、一次脱壳彻底,断米、碎米会显著增加。碾白是对从砻谷机出来的糙米用碾白机进行加工碾白,用白度仪进行质量监控。泰国按照市场需求采用多次碾白方法。泰国许多米厂多采用湿米加工技术进行抛光,雾液使米粒表面湿润,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相互摩擦,最终使米粒表面变得光滑油亮,颗粒晶莹透明,十分诱人。泰国米粒分级主要根据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的比例确定大米等级。一般优质米整精米率高,碎米率低,外观颗粒均匀,好的泰国大米几乎全为整精米。分级后的优质米中常常混杂有少量又显眼的褐色米、红色米、黄色米等杂色米,严重影响外观美感。所参观米厂在大米包装前,有一排五套色选机进行光谱筛选。筛选以后,优质米的加工过程才能完成。然后是按照市场

12、需求,将各种等级的米分别装入印有商标的不同大小的塑料袋中入市销售。泰国大米是按级定价,不同等级的米价差异很大,有的优质米价格是普通米的数倍。因此,在大米加工过程中,提高整精米率,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四、购销市场活跃泰国稻米价格完全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在参观 一个有 20 多家私人谷商的初级市场,现场看到多家收谷商人同时、同地,对同一地秤上的同车稻谷进行扦样、脱粒、分析、定价和付款的竞争场面。据说泰国政府规定农民交售稻谷在初级环节一律不纳税。目前泰国稻米生产过剩。1998 年泰国稻谷总产 2100 万 t,消费 1110 万 t,用于出口稻谷 990 万 t,出口大米 640 万 t。泰国政府意图控制稻米生产,扩大豆类、玉米和一些经济作物,但因农民习惯于种稻,而许多地区每年淹水也只能种稻,生产结构调整的计划一直进展缓慢。直到 1997 年经济危机,国王下决心进行种植制度的改革,研究提出了一个“3331”的国王模式(即每个农户经营耕地中,水面占 30%,园艺蔬菜占 30%,水稻种植占 30%,建房和养殖占 10%)。近两年,泰国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将园艺作物与大田作物分开进行研究,加紧落实国王提出的耕作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据泰方介绍,近两年推广国王模式使 1/3 的进城农民返回到了农场,为泰国顺利渡过经济危机起了重要作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