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479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症状。花生青枯病多自开花前后开始发病,但以盛花下针期发病最重,结荚后病情有所缓和。其症状最大的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叶片急速凋萎,地下根部维管束变褐,纵部根茎部,潮湿时挤捏切口可渗出浑浊菌脓,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此乃确诊本病的可靠依据。通常凋萎叶片的叶绿素尚未破坏,叶片虽欠光泽而仍呈绿色,故名青枯病。2、发病规律。青枯病病原细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病土、病肥为翌年病害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土壤、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等传播,从寄主根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和品种抗性等因素关系密切。高温多雨

2、,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本病;植地土层浅薄,保水保肥力差的粗砂土或通透性差的黄粘土,皆有利发病;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 70%以上。3、防治措施合理轮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至少应与甘蔗、甘薯等进行旱地轮作。轮作年限视病情轻重而定。选用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协抗青 10号、11 号、天府 11 号,豫花 14 号,远杂 9102,粤油 589、320,桂油 28 号,泉花 3121,台山珍珠豆等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深翻晒土或引水浸田(时间越长越好);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防止串灌,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性;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注意田间卫生;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勿施带病残体的土杂肥。采取挑治方法喷淋药液封锁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可试用 20%喹菌酮 1000 倍液,或高锰酸钾 600 倍液或铜氨液 600 倍液连续喷淋病穴及相邻的健株 2或更多,对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害蔓延有一定作用。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