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690403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哮喘处理以及预防策略(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v2010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 略 急诊科 2010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主任医师 肖彪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 2010年修订版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 明 确指出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 控制 而且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实现这一 目标 哮喘临床控制定义为 无 或 2次 周 日间症状 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夜间憋醒 无需 或 2次

2、周 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哮喘急性加重 以哮喘临床控制为核心的哮喘治疗模式 亚太地区和中国哮喘调查报告 中国 27 至少每周一次影响睡眠 22 成人误工 49 儿童误学 33 近1年内去急诊 15 住院 68 在近1个月内活动时有哮喘症状 45 感到哮喘限制了活动 42 以上未作过肺功能 亚太地区吸入皮质激素者占9 中国只占6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0 165 A489 流行病学 严重哮喘 36 中度哮喘 31 轻度哮喘 33 Robertson Pediatr Pulmonol 2010 哮喘死亡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 哮喘治疗的热点 v

3、治疗哮喘的目标 完全控制 v 哮喘治疗的新概念 联合治疗 哮喘的定义 v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患 v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 v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 v广泛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v反复发作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v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加剧 可自行 经治 疗缓解 哮喘病理生理学 支气管高反应性 平滑肌增生 体积增大 炎症介质释放增多 炎症细胞数增加 黏膜水肿 支气管高反应 气道分泌物增加 上皮损伤 细胞增生 平滑肌细胞 黏液腺 基质蛋白沉积增加 基底膜增厚 血管新生 平滑肌 功能障碍 气道 炎症 气道重塑 哮喘病理生理学 Johnson Curr Allergy Clin Imm

4、unol 2010 气道炎症 平滑肌 功能障碍 气道 重塑 沙美特罗 LABA 氟替卡松 ICS 支气管狭窄 气道高反应性 增生 炎症介质释放 炎症细胞浸润 活化 粘膜水肿 细胞的增殖 上皮损伤 基底膜增厚 哮喘加重 正常正常 哮喘加重时哮喘加重时 上皮细胞 黏膜下层 平滑肌 气道腔 IgE ICAM 1 3 IL 1 CD4 antigen presentation IL 12 CD8 MCP 3MCP 3 IL 5IL 5 IL 6IL 6 NCFNCF MIP 1MIP 1 LTB 4LTB 4 SCFSCF IL 3IL 3 IL 14IL 14 tryptasetryptase GM

5、 CSFGM CSF LTC 4LTC 4 RANTESRANTES TNF TNF IL 8IL 8 eotaxineotaxin IL 13IL 13 LTE 4LTE 4 IFN IFN PGDPGD 2 2 histaminehistamine IL 1IL 1 PAFPAF chemokineschemokines LTD 4LTD 4 IL 4IL 4 GM CSF C kit IL 6 Th 2 SCFSCF GM CSFGM CSF IL 13IL 13 TNF TNF IL 1IL 1 IgEIgE IL 10IL 10 IL 4IL 4 IL 3IL 3 IL 5IL 5

6、IL 6IL 6 Th 1 TNF TNF IL 2IL 2 IFN IFN Th 0 GM CSFGM CSF IL 2IL 2 IFN IFN IL 4IL 4 histaminehistamine cytokinescytokines LTC 4LTC 4 LTD 4LTD 4 LTE 4LTE 4 IL 13IL 13 IL 4IL 4 PGSPGS IgEIgE GM CSFGM CSF PAFPAF proteaseprotease IL 6IL 6 IL 8IL 8 TNF TNF TGF TGF 1 1 PAFPAF LTD 4LTD 4 TXATXA 2 2 IL 1IL 1

7、 IL 6IL 6 MPOMPO O speciesO species BIPBIP IL 8IL 8 LTB 4LTB 4 LTC 4LTC 4 adhesion moleculesadhesion molecules GM CSFGM CSF ICAM 1ICAM 1 IL 4IL 4 L selectinL selectin PGSPGS TNF TNF ET 2ET 2 ET 1ET 1 IL 1IL 1 G CSFG CSF IL 6IL 6 TGF TGF PDGFPDGF GM CSFGM CSF IL 1IL 1 IL 6IL 6 MIP 1MIP 1 RANTESRANTES

8、 COLLAGEN I II VCOLLAGEN I II V IL 8IL 8 MCP 1MCP 1 PGEPGE 2 2 collagenasecollagenase ICAM 1ICAM 1 IL 11IL 11 SCFSCF VCAM 1VCAM 1 LTC 4LTC 4 MCP 3MCP 3 IL 4IL 4 IL 6IL 6 IL 10IL 10 LTD 4LTD 4 OO 2 2 PDGF BPDGF B ECPECP IL 5IL 5 IL 8IL 8 HB EGFHB EGF TGFTGF GM CSFGM CSF TXB 2TXB 2 RANTESRANTES TNF TN

9、F IL 3IL 3 IL 1IL 1 EDPEDP MBPMBP 15 HETE15 HETE IL 2IL 2 PAFPAF 0 species0 species IFN IFN IL 1IL 13 3 MIP 1MIP 1 CR 3CR 3 EDNEDN ICAM 1ICAM 1 MCP 2MCP 2 MCP 1MCP 1 IL IL IL 5IL 5 MCP 3MCP 3 MIP 1MIP 1 iNOSiNOS PAFPAF IL 10IL 10 LTB 4LTB 4 EAFEAF IL 1IL 1 TNF TNF IL 6IL 6 IL 1IL 1 eotaxineotaxin PG

10、EPGE 2 2 IL 12IL 12 IFN IFN RANTESRANTES IL 3IL 3 GM CSFGM CSF 0 species0 species IL 8IL 8 proteaseprotease MCP 1MCP 1 IL 5IL 5 IL 3IL 3 15 LD15 LD SLPISLPI NEPNEP COXCOX 2 2 iNOSiNOS 15 LT515 LT5 PGFPGF 2 2 PGEPGE 2 2 IGF IIGF I CGRPCGRP FGFFGF IL 16IL 16 IL 8IL 8 CPLACPLA 2 2 adhesion moleculesadh

11、esion molecules GRO GRO GM CSFGM CSF MCP 2MCP 2 RANTESRANTES IL 1IL 1 TNF TNF IL 6IL 6 IL 11IL 11 ET 1ET 1 VIPVIP 9 13 HODE9 13 HODE 15 HETE15 HETE eotaxineotaxin IL 17IL 17 PDGFPDGF IL 10IL 10 MIP 1MIP 1 ICAM 1ICAM 1 RANTESRANTES cytokinescytokines eotaxineotaxin GM CSFGM CSF IL 8IL 8 MCP 1MCP 1 PG

12、EPGE 2 2 MCP 2MCP 2 MCP 3MCP 3 MCP 3MCP 3 MIP 1MIP 1 NONO IL 1IL 1 TNF TNF eotaxineotaxin PGEPGE 2 2 IFN IFN RANTESRANTES IL 3IL 3 0 species0 species IL 2IL 2 TXATXA 2 2 IL 8IL 8 cytokinescytokines IL 6IL 6 IL 10IL 10 IL 12IL 12 LTB 4LTB 4 LTC 4LTC 4 ICAM 1ICAM 1 G CSFG CSF IFN IFN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肥大细胞 嗜酸

13、性细胞 神经细胞 神经激肽 肌成纤维细胞 嗜碱性细胞 嗜中性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上皮细胞 ICS LABA 介质释放调节 单核细胞 许多的细胞及组分在哮喘疾病中起作用 淋巴细胞是主要的调控细胞 嗜酸粒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 Th1 Th2细胞因子失衡 哮喘发病机制 炎 症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气道高反应性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作 症状 气道阻塞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 发生哮喘的因素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 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 重 持续 导致哮喘发作的因素 v变应原 v空气污染物 v呼吸道感染 v运动和通气过度 v气候改变 v二氧化硫 v食物添加剂

14、药物 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宿主因素 遗传易感性 特应性 气道高反应性 性别 种族 裔属 环境因素 室内变应原 室外变应原 职业致敏物 吸烟 空气污染 呼吸系感染 寄生虫感染 社会经济因素 家庭结构 食物和药物 肥胖 症状症状 肺功能受损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 气道炎症 黏液分泌 水肿 血浆渗出 引起慢性气道炎症的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病金字塔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气道重塑 哮喘症状 哮喘病人 正常人 气道炎症 哮喘时的上皮损伤及基膜重塑 哮喘 正常 Holloway et al Asthma and Rhinitis 2010 哮喘时的平滑肌肥大 管腔 上皮下基底膜 平滑肌 上皮损伤 炎症细

15、胞浸润 血管扩张 黏液腺肥大 水肿 黏液 基膜增厚 NAEP Expert Panel Report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August 1991 气道平滑肌 哮喘时的气道形态学改变 哮喘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 诊断哮喘 哮喘评价 气 流 受 阻 导 致 各 种 症 状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诊断哮喘 症状 v症状 发作性呼吸困难 喘憋 胸闷 咳嗽 v反复发作 v夜间加重 v季节性和家族史 咳嗽 喘息 呼吸困难 尤其 活动后 吸入冷空气后 夜间 感冒后 突然发作性 胸闷 呼吸时

16、产生 哮鸣音 尤其 间歇性或多变 活动后出现 夜间发作 提示哮喘的核心症状 诊断哮喘 肺功能 v 直接评价气流受限 支气管舒张可逆试验 峰值流速变异率 v 间接评价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激发试验 运动激发的气道反应性 儿童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哮喘评价 肺功能 vFEV1 预计值 vPEFR 晨间和晚间值 气流受限的评价 峰值流速 PEFR v PEFR 与FEV1 相关性好 v 日夜间变异率 20 诊断哮喘的标准 v 用于诊断职业性哮喘 v 价格相对便宜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09 峰值流速 PEF 图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10 600 400 200 0 0123456 时间 days PEF L after bd before bd uncontrolled asthma with within and between day variation note response of a reduced morning PEF to a bronchodilator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