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683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除选好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外,还要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早用药,少用药。这样既可提高防效,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一、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一)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立枯病是水稻苗期最主要病害,尤其是寒冷稻区早高苗发生较重。主要由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过密、秧苗细弱等因素所致。针基腐、卷叶黄枯和打绺青枯四种症状。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尖无露珠,心叶或上部叶片打绺,根少暗黄色,无新根,茎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地方育苗;盐碱地育苗设隔离层;洼地要

2、深沟高床。提倡稀播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 2530,尽量少浇水,二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 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床土处理:用省农科院水稻所研制生产的吉新牌水稻高苗药肥混剂、高苗宝、壮苗精、水稻壮秧剂等进行床土处理,可起到调酸、施肥、防病、培高壮秧的多种作用。药剂防治:用 42%立枯一次净或 35%枯必净可湿性粉剂,在秧苗一叶一心时,每袋 40 克对水 100120 公斤浇在苗床上,即可防止立枯病的发生。药剂治疗:在水稻秧苗零星发病初期,用枯必净或立枯一次净,每袋药粉对水 100 公斤,浇在发病处,35 天秧苗就可由黄转绿,重新发出新根,长出心叶。(二)水稻恶苗病的防

3、治恶苗病俗称公稻子。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时,可造成 550%的损失。病菌主要由种子带菌传播,发病适温为 3235。4 叶以后表现出病状,植株茎叶黄绿细长,比正常苗高 1/3 以上,根系发育不良,插到本田后多数枯死。本田期,从分蘖开始呈现出症状。病株高而纤细,叶片淡黄绿色,节间加长,在茎基部节上有倒生的不定须根,分蘖很少或不分蘖,到孕穗期多数枯死,少数病株能抽出白穗。抗病品种,在无病田选留种子。用 30%恶苗净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消毒,每袋 100 克对水 50 公斤,可浸种 40 公斤左右,常温下浸 57 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防恶苗病效果达 99%以上。同时还有壮苗、促根、增加

4、叶片数等多种功能。或用 45%901 可湿性粉剂加水 500 倍液,常温下浸种,每 100 公斤药液浸稻种 80 公斤。(三)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我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可减产 1020%,重的可达4050%。根据不同发病时期和不同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粒瘟。瘟:一般年份在我省很少发生,个别年份在保温育苗条件下则有发生。苗瘟一般在三叶期前后发病,不形成明显病斑,茎基部灰褐色,叶变褐卷缩枯死。空气潮湿时病部可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叶瘟:在插秧后和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生,分蘖盛期发病最重。病斑有急性型、慢性型、点型四种。病斑多为长梭形,两端常有向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正反面都生

5、有大量灰色霉层。节瘟:多在抽穗后在剑叶下第一、二节上发生,最初在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节部扩展,最后整个节变成黑色,造成茎秆节部弯曲或折断。穗颈瘟:抽穗时期最易感病。在穗颈和枝梗上初生褐色小点,后形成黑褐色不定型病斑。得病后易变黑枯死或折断,严重时全穗变白不结实。粒瘟:在谷壳和护颖上发生。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使整个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发病迟的常形成不规则黑褐色斑点。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施氮肥不能过多、过晚,要适时烤田,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清除田间病稻草。药剂防治:用 40%瘟纹净可湿性粉剂喷雾。叶瘟防治

6、:在水稻分蘖盛期叶片初见病斑时喷施,每亩 80100 克,对水 5060 公斤。穗茎瘟防治,在水稻抽穗前后喷施 12 次,每亩用量 100 克,对水 5060 公斤。或用 40%富士一号、20%三环唑、13%灭稻瘟一号等,每亩用药量 100 克,对水喷雾,均可有效预防稻瘟病的发生。(四)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纹枯病近几年在我省水稻田发生较多而且也较重,得病的一般田减产 510%,重病田减产 2030%或 50%以上。重时也能危害茎秆和稻穗。一般在分蘖末期开始发病,拔节到抽穗为盛发期,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并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或

7、灰绿色,最后变为灰白色。潮湿时呈水浸状,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扩展迅速。叶鞘常因组织破坏而造成叶片枯黄。叶片病斑与叶鞘相似。病株不能正常抽穗或造成空秕粒。业防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近水面茎叶处,药剂防治较困难,所以要以农业技术措施为主,改善水稻生态环境条件,减少侵染来源。要进行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条件,浅水灌溉,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药剂防治:将 40%瘟纹净可湿性粉剂拌入分蘖肥和穗肥中,均匀撒入田间,深水灌溉 57天,既可有效防治纹枯病的发生。也可用 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每亩 50 克对水 70 公斤喷雾。(五)在水稻抽穗、开花期感病。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

8、粒,病粒比健粒大34 倍。黑绿色或橄榄色,表面平滑,内布满黑绿色粉末。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它籽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业防治:选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粒种子;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防止贪青倒伏。药剂防治:用 1%硫酸铜浸种,20条件下浸12 小时。用 30%乌米净可湿性粉剂或 30%湿性粉剂,在水稻出穗前一周,每亩 100 克对水 5060 公斤喷雾。也可用 14%络氨铜水剂,每亩 350400 克对水 70 公斤在出穗前 710 天进行叶面喷雾。二、水稻虫害的防治技术(一)地下害虫的防治水稻地下害虫主要是危害秧田的蝼蛄、蛴螬、

9、金针虫、跳甲等,本田主要是蝼蛄、红线虫和老鼠等。%毒蛄灵粉剂或甲拌磷颗粒剂对细土、细沙、谷糠等撒在置床或床面上,即可有效防止其危害。(二)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潜叶蝇是我省水稻秧苗期的主要害虫。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不规则白色条斑,水分渗入后腐烂,造成秧苗成片枯萎死苗。除田边杂草,培育壮秧,浅水灌溉,危害严重时应排水晒田。水稻移栽前一天用 40%乐果乳油 25 毫升对水 20 公斤喷在 100平方米秧田上,喷后最好不浇水。本田防幼虫可用 40%乐果乳油每亩 100 毫升对水喷雾或用 5%甲拌磷 250500 克对细土撒在池埂上。(三)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心虫,近

10、几年在北方发生比较严重。大发生时,被害株率高达 40%左右。季深翻、春季深水泡田,清除杂草、稻根,消灭越冬虫源。螟蛾盛期放赤眼蜂,每亩 2 万头,或用青虫菌、杀螟秆菌防治。杀虫双可湿性粉剂或甩滴剂在螟蛾盛期时施用效果较好。三、水田杂草的防除技术(一)秧田杂草的防除在水稻播种覆土后,用 床除草净或封闭 1 号等对细土匀匀撒在床面上或对水喷雾,之后盖好地膜和棚膜,即可防止杂草的发生。在秧田杂草 2 叶期前用敌稗进行叶面喷雾,也可达到很好的杀草效果。(二)类除草剂主要以苯噻酰草胺、苄嘧黄隆或吡嘧黄隆、二氯?节为王田首剂。如水灵、客杈多、农力等。适用于稗草、阔叶草混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其药效期长,防除杂草效果很好。可在插秧后 510 天结合返青肥一同施用,比较方便。类除草剂以单一杀一种草为主。如丁草胺以防稗为主,苄黄隆、农得时以防阔叶草和莎草为主,苯达松以防三梭草为主。适用于草谱单一稻田,并可降低成本。对杂草混生田,上述除草剂也可混合使用。在除草剂选择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其有效含量和施用量及杂草对象,以免造成药害或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在农药市场上,无论是杀菌剂、杀虫剂、杀草剂还是微肥或营养剂等,品种多乱杂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希望农民朋友要谨慎选用好农化产品,尽量使用知明度高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生产的产品,确保您的水稻丰产丰收。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