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564215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江苏邳州炮车中心卫生院)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

2、(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 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歌诀:五苓平胃桂枝凑,丹地柴枳薤瓜蒌)据薛振声本人介绍,他运用以“整体辩证+传统辩证”为特点的全息汤加减进行治疗,比前半生单纯运用传统辩证提高疗效20%-30%,临床把握性大大增强,尤其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1.发热。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温病、伤寒、内伤、杂病,不分风

3、寒、风热、气虚、阳虚,不分高热、低热、恶寒发热、只热不寒、寒热往来,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等,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指体温在36以下,伴全身不适者。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其余按症加减。3自汗。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阳虚、营卫不和、阳明热炽、暑气伤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4盗汗。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虚内热、心血不足、脾虚湿阻、邪阻半表半里等,一

4、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215g。其余按症加减。5身酸懒。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湿困、气血两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6身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等,一般予全息基础方。痛重,自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者合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地龙各610g)。其余按症加减。7浮肿。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水、石水、皮水、里水、阴水、阳水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喘满者加麻黄、杏仁各10g;有热者

5、加石膏1520g,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1520g,连翘1015g: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症加减。8黄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黄、阳黄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茵陈蒿1220g,小便赤热者加栀子、黄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症加减。9嗜睡。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困、脾虚、肾虚、阳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10失眠。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虚、痰火、心火、肝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10失眠。不论何

6、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虚、脾虚、血虚、痰火、心火、肝火、心肾不交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11心惊不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痰火、心火、肝火、胆虚、血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12头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风湿、肝阳、气虚、血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5兼痛泻者加防风10g;兼身痛者合羌活胜湿汤(见身痛条)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13头晕。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

7、肝风、气虚、血虚、肾虚、血瘀、痰浊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14口渴。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阳明热盛、阴虚肺燥、湿热水停等,一般予全息汤基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15口中异味。指口涩、口腻、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等。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

8、;口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6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16项强。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湿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葛根汤(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进一步明确诊断。 17肩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痰、湿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8四肢疼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

9、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腰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补肾汤(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杜仲、知母、黄柏各10g)加减;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5g,海金沙10g。其余按症加减。 20咳嗽。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肺燥、痰湿、阴虚、肝火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

10、、玄参、贝母、薄荷各10g)或泻白散(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贝母、枇杷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21喘促。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痰浊、气郁、气阴两虚、肾不纳气、阳虚水泛等,一般予全息汤加杏仁10吕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g,喘甚者再加葶苈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芩、款冬花、半夏各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各10g,石膏1220g)。其余按症加减。 22胸闷。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心血瘀阻、肺失清肃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其余按症加减。 23胸痛。不论何

11、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胸阳不振、心血瘀阻、肝郁气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215g。其余按症加减。24胸中烦热。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热扰胸膈、湿热郁蒸、阳明燥结、实热结胸、气阴两伤、阴虚火旺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失眠、多梦、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25心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湿内阻、血脉阻滞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兼肢冷、脉迟或结代者加附子10g(四逆汤加减法)。其余按症加减。26嗳气。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食滞停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嗳气频频者合旋覆代赭

12、汤(旋覆花、党参、半夏各10g,代赭石12g)。其余按症加减。27呃逆。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胃阴虚、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呃逆严重者合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或党参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8恶心呕吐。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肝郁、痰湿、食积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29反酸。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寒湿内阻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左金丸(黄连610g,吴茱萸35g),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012g。其余按症加减。30食欲不振。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湿困脾胃、胃阴

13、不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三仙(山楂、六曲、麦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其余按症加减。31胃脘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量至12g。其余按症加减。 32胁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肝阴不足、瘀血阻络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其余按症加减。33脐腹痛广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气滞、脾胃虚寒、虫扰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天台乌药散(乌药、槟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巴豆)去巴豆各10g。其余按症加

14、减。34小腹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膀胱蓄皿、下焦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当归芍药散意)。其余按症加减。35少腹(小腹两侧)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滞肝脉、肝气郁结、大肠湿热、下焦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金铃子散)。其余按症加减。36. 腹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血瘀、食积、水停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胃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严重者合生姜泻心汤(党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黄、砂仁各10g(中满分消汤意)。其余按症加减。37腹泻。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

15、分寒湿、湿热、脾虚、肝郁、肾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萎皮10g,无腹痛者去白芍。痛泻者不去白芍再加防风10g,严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2g(赤石脂禹余粮汤久病体虚者加党参10g。其余按症加减。38大便秘结。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或胃肠实热、肝脾气滞、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血虚阴亏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仁1012g,严重者合麻仁丸(麻仁12g,枳实、大黄、杏仁各10g)。其余按症加减。39便带脓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湿、湿热、虚寒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赤石脂12g(当归芍药散、桃花汤意),便前腹痛加重者加防风10g:热毒炽盛者合白头翁汤(白头翁12g,黄连、黄柏、秦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40小便涩痛。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下焦湿热、心火炽盛、肝气郁结、下焦血瘀、肾阴亏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10g。有热象者加栀子10g。其余按症加减。 41小便失禁。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肾气虚寒、脾肺气虚、膀胱蓄热、肝肾阴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合缩泉丸(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g),加桑螵蛸10g。其余按症加减。42小便混浊。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肾虚、气虚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萆藓分清饮(萆薢12g,乌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