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2946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形象1.小说这种文体的特征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也是课标卷每年的必考点。2.分析小说的形象主要包括感受、分析形象的特征,揣摩人物的情感心理,把握形象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等。课标卷侧重于考查对形象特征及作用的分析。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整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结合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反过来,小说的主题也是人物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结合小说的具体环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个“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环境、社会氛围等等。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具体描写这些具体描写指的是对于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进

2、行的详细描写。这些描写是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着手点。尤其是一些重点细节,对于人物性格的表现非常重要。通过小说的具体情节(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重视小说中其他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还要注意其他人物的评价或者起到的衬托作用。注意: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时,除了题干有某些具体要求外,一般都既要总体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也就是人物的

3、现实代表意义(答案要总体说明人物的身份和思想代表性),又要具体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答案要具体说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性情特征)。人物形象整体概括与分析解题规范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要用“的性格特点:”(分条作答)的模式。常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文中找),答案以分条陈述的形式呈现。以本为本,知能迁移 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三)1.(1)阅读下面的语段,说说分别表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吃晚

4、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一改过来”。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答:_ (2)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是怎样从侧面描写贾宝玉的?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_ (3)作者写“摔玉”这一情节展现了贾宝玉什么样的性格?答:_考点二分析形象作用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和物象。而小说中的人

5、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通过欣赏人物来领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魅力。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3考虑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

6、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4考虑 1.侧面衬托,个性鲜明(人物)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3

7、.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环境)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4.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主题)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着力对次要人物的作用进行分析,从

8、而更好地提高对小说的赏析水平。以本为本,知能迁移 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一、关于小说中的“我”祝福(人教版必修三)1.小说中的“我”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2.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起到了什么作用?答:_即学即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未婚妻 法奥杜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篮子外面。我犹豫了好一会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

9、把它们从这里拿开。”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我坐下以后,坐在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不是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表达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个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

10、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么办?”农民回答说:“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

11、“嗳!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非常使我喜欢。假如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对农民夫妇说:“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过了一会儿,农

12、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我辞谢了她的好意。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爱着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心。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我那样。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处走去。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我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他热情地吻着父亲,又吻着他母亲。他们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外面,天几乎全黑了。我撑起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对他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