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4982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二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2 2课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陶 瓷 厅 纺织厅 治 金 厅 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 展厅一 陶 瓷 厅 陶 瓷 陶器 瓷器谁为先呢 千年前的智慧 新石器时代 陶 器 gui 古人温酒用的陶 鬶 2004年出土于湖州 千金塔地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 解说语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 黄 白 绿为基本釉色 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 为 唐三彩 她以造型生动逼真 色泽艳丽和富有生 活气息而著称 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 雕塑等工艺美 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 色 彩 绚 丽 唐三彩 原始青

2、瓷 唐代 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青瓷莲花盏托 夺得千峰翠色来 君家白碗胜霜雪 白瓷碗 浙江龙泉 哥 窑 河南汝窑 河北定窑 河南钧窑 宋朝五大官窑之精品 河南官窑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介绍 解说语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 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 瓷之一 出现于康熙晚期 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 高水平 粉彩瓷艳丽清逸 色调柔和 所绘花鸟虫鱼形 态逼真 其精者甚至到了 花有露珠 蝶有茸毛 的程度 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在2002年香港苏 富比拍卖会上 这只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 榄瓶上拍 以4150万 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 价格创下当时清代 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玲珑瓷颜色釉瓷 粉彩瓷 青花瓷 景

3、德镇因产 瓷而诞生 因 瓷的进步而发 展 因瓷的精 美而誉满世界 奥运地铁支线中 青花瓷风格的车站 奥运颁奖礼服中 青花瓷元素 青花瓷的无穷魅力 瓷器王国 来啊 观赏这件瓷器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 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 精致超俗 来自中华 它的故土 十八世纪法国赞美中国瓷器的诗歌 知识梳理 彩陶 瓷器不过是一种釉陶 称作原始青瓷 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南青北白 首创釉下彩绘 五大官窑 官 哥 定 汝 钧 景德镇窑名闻天下 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康熙 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 是中华文明的 见证 西方称中国 赛里丝 丝国 他们 对中国的丝绸痴迷不

4、已 丝即黄金 长期 以来丝绸之路也绵绵不绝 丝绸王国 据史书记载 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 的丝织品 公元前1世纪 恺撒大帝曾身 穿丝绸长袍去看戏 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 不已 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 金去购买丝绸 后来上等丝绸每磅 竟值黄金12两 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 穿用丝绸 展厅二 纺 织 厅 骨机刀 绞纱棒 经轴 骨提 梭形器 骨 针 新石器时代的简单纺织工具 桑蚕 丝 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解说语 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 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面料 为素纱 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素纱丝缕极细 共用料 约2 6平方米 重仅

5、49克 还不到一两 可谓 薄如 蝉翼 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 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 缫丝 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汉 朝 令世界惊叹 素纱 襌衣 东汉的罗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 刺绣 东汉丝绸袜子 我的眼里只有你 赛里丝 私营纺织作坊兴 起 官营纺织业 也有相当大的规 模 武则天时代 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 36人 内作使绫匠83人 掖庭绫匠150 人 唐玄宗时期 宫中专门织锦 刺绣的女工就多 达700人 唐代丝织业 唐朝花鸟文锦唐朝花鸟文锦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 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 长2 51米 宽1 16米 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 细密 今棉之为用

6、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 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 明 妆妆花龙龙袍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清 黄缎龙袍 瓷器王国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丝绸王国 二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知识梳理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专职官员 素纱蝉衣 丝绸之路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私营作坊兴起 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 纺织业中出现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展厅三 冶 金 厅 青铜器展区 冶铁技术展区 司母戊鼎 1 33米 1 1米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 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

7、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鼎重832 84公斤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独特造型 精美工艺 无价国宝 四羊方尊 1964 年 8 月 25 日 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的辉煌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 殷代 铜器 特种邮票 全套 8 枚 知识梳理 出现小件铜器 青铜铸造业规模相当大 青铜器多为礼制的象征 人工冶炼技术出现 炼钢和淬火工艺发展 铁业官营 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变革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 水排 出现灌钢法 用煤做燃料 加速了冶炼进程 提高了效率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经营形态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

8、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幸福美满的男耕女织的生活 中国自然经济的缩影 自给自足 生民之本 要当稼穑 ji s 而食 桑 麻以衣 蔬果之畜 园场之所产 鸡豚之 善 埘圈之所生 爰及栋宇器械 樵苏脂 烛 莫非种殖之物也 至能守其业者 闭 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但家无盐井耳 颜氏家训 氏族 田庄经济 农业生产 主业 手工业生产 副业 自 给 自 足 古代官营手工业 皇室和贵族 代表当时最高技术 工官 和 匠户 一 工官 制度 二 匠户 起源 职责 地位 局限 含义 境况 其一 起源较早 历史悠久 其二 部门多 技术水平高 其三 生产大 分工细 其四 手工作坊类型有官营作坊和私营 作坊 其五 古代手工业产品远销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