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4898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汉旧仪载: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

2、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在汉代,丞相这种权益的获得已成规制,这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严重削弱 B君臣呈现单向交流C皇帝权力部分让渡 D官僚工作效益提高2下表为“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人口变化表”,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 470 68519.8%9 985 78580.2%唐朝3 920 41543.2%5 148 52956.8%北宋11224760162.9%6 624 29637.1%A北宋经济超过唐朝水平 B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C唐人口数低于西汉北宋 D三朝南北人口持续增加3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主要原因是( )A明朝南北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长期发展导致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戊戌,克安庆。壬寅,次湖口,败友谅于九江,克其城,友谅奔武昌明太祖纪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朱元璋)欲自将讨之,以问(刘)基

4、。(刘)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自旦及暮不下,(刘)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遂悉军西上。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刘基传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其将吴宏以饶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陈友谅传A陈友谅兵败投降B朱元璋讨伐陈友谅C刘基智取安庆城D朱元璋兵败安庆城51776年,乾隆帝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吠),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这体现出( )A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B清政府

5、招抚明代知识分子C乾隆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D官府罗织罪名迫害文人6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着重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也颁布了特种工业奖励法小工业及手工业奖励规则工业奖励法,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兴工业,奖励和扶持民营企业,提倡企业改良和采用先进工艺。下列表述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鼓励民族资本投资中小企业 B国民政府兼顾公私企业全面发展经济C国民政府有区别地对待国营民营工业 D国民政府使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互补7下表是1984年体制改革前后部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情况的统计统计范围平均年龄(岁)大学教育比例(%)人员(数量)前后前后前后部长和副部长645838591000300国务院厅和副厅局长5

6、954355250002500党中央机关司长和副司长66624353党中央机关局长和副局长60545056600 000(含中央级干部)400 000(含中央级干部)省委书记、省长及副省长62552044从上表可看出,当时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A年轻化、知识化和精简机构 B知识化、红色化和革命化C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 D年轻化、专业化和精简机构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前,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是因为突破了( )A社会基本制度范围 B计划与市场的对立观C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D市场经济“中性”论

7、9公元前4世纪,雅典雄辩家德摩斯提尼这样评价雅典的告发制度:“我们现行体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每个将军一生当中都要在你们的法庭上被审判两次或者三次,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敢于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一战。没有,一次也没有。他们宁愿选择一个绑匪或者一个小偷的死亡方式,也不愿意战死。”这一评价反映出( )A民众告发对官员的威慑作用有限B雅典民主成了政客斗争的工具C雅典对官员的监察机制不够完善D雅典社会精英沦为民主的牺牲品10康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人类的理性无法认识,人用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数学的代数和几何,人的认识能力由于物自体作用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知觉,然后知性运用范畴去整理这些

8、杂乱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康德( )A认为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认为世界是无序、杂乱无规律的C是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经验主义者 D认为理性是必然的、科学的知识11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B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崛起C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D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秩序稳定12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神圣的基督教信仰亟待改

9、变 B外用宗教形式内显人文精神C文艺的核心仍然是神圣主义 D世俗清醒的世界观还未出现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在后世方议其法之疏,而天下之人不见上之可欲,不见下之可恶,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乱世者)大部分

10、倒是神学家们,他们先就有做一个宗教领袖的野心,随后不久他们又想当政党的党魁宗教裁判所曾经无耻地惩罚哥白尼的学说,其实他们用不着害怕,尽管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但决不会因此而损失他们的收入和荣誉在罗马,内战的结果就是奴隶;而在英国,内战的结果却成了自由。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惟一的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这样楷模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且无家臣;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为了要在英国建立自由,无疑地他们付出了代价;正是在血海中间,才能淹死专制政权的偶像;然而,英国人并不以

11、为出了太高的代价,换来了善良的法律摘编自伏尔泰哲学通信(1733年)材料三伏尔泰认为,孔子的教诲在于劝人向善,以德教人,既没有狂热的迷信,亦无不可思议的神秘色彩。伏尔泰相信自然赐予人们的天赋道德是存在的。他认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个人行为的道德律,就是“天生在我们心中”的“自然道德”的基础。而中国历史中仁君之治的传统与清初盛时的大一统政府,则被视圭臬的理想政府。摘编自张丽艳、苗威伏尔泰与中国儒家思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与黄宗羲思想上的异同,并分析伏尔泰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伏尔泰为什么推崇中国儒家思想?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

12、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辽朝幅员辽阔,民族成分复杂,既有“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又有“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的汉人和渤海人。为了有效地治理被征服地区和被统治民族,契丹统治者在建立政权和开拓疆域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各族上层人士参与治理,吸取他们的治国经验,学习各族的文化和制度,使他们的统治方式与各地区人民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辽朝从朝廷到地方都有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处理契丹各部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事宜,长官由契丹贵族担任,办事机构在皇帝御帐的北面;“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管理汉人、渤海人事务,长官由契丹贵族、汉人

13、和渤海人中的上层担任,办事机构在皇帝御帐的南面。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辽朝官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辽朝官制改革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材料蕴含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紧扣材料且明确、合理,并依据史实予以说明)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明治政府,造就了“官报时期”。1875年,官方修订了报纸条例,其中就有“侮辱官吏罪”。随着工商业的发

14、展,商业报刊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引起官方和民众的一致关注,它们大肆炒作对外战争理念,宣传对天皇的“忠”,以扩大销量。19世纪末,当权者吸收西方文化定位在德国的国家主义上,提出“和魂洋才”等口号。从1932年起,日本政府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禁止那些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同时逮捕文化人士多达3.4万人。为控制舆论,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1936年,政府将多家通讯社合并成立同盟通讯社,并规定:凡是新闻传播的电报,不论是发稿还是收稿,只授权于该社。太平洋战争时期,关于日方战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在整个战争时期,媒体被军方掌控,逐步走向法西斯道路。摘编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