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4880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小节专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力一,填空题1物理学中,力是 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3用手拍打课桌,手是 物体,课桌是 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 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4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5.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6物体运动状

2、态变化反映在:物体由静止 或由运动 ;物体运动由快 或由慢 ;物体运动 改变。7.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以杠铃为研究对象,_对_有一个向 的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对_有一个向 的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 8.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_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9.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10. 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11.穿

3、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这表明 ;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表明 。12.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13.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14.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15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F1=F3=F4F2,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

4、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 和图。因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时,必须保持 _相同_不同。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和图。因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时,必须保持 _相同_不同。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和图 。因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时,必须保持 _相同_不同。16 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这说明 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二,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

5、D、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2.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飞机的起飞过程 B、在圆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快慢不变的运动C、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 D、汽车在公路上慢慢地停下来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满天飞扬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于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 A、 B C、 D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6、( ) A. B. C. D. 5、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B运动员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运动员给水一个推力,水也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抵消 6,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B桌子受到铅笔盒的压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7.用绳系着水桶,手拉绳从井中提起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

7、桶 C、手 D、绳8、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一定有一个物体受力,另一个物体不一定受力D两个物体互相作用,这两个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也同时是施力物体 10、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 A船的重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水对桨的推力 D人对船的推力11、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

8、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1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

9、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一个力小明想:这两个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了探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以下实验: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在一起(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秤A,此时,弹簧秤A对弹簧秤B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B弹簧秤可以读出,同时B弹簧秤对A弹簧秤也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A弹簧可以读出改变手拉弹簧秤的力的大小,此时两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小明读出一组数据如下表: (1)根据小明的实验。你可以得出结论: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_,方向_,并且在一条直线上(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

10、鸡蛋却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鸡蛋对石头作用力的大小专题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一、选择题1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的是()A一袋方便面B一块砖 C一张学生用的板凳D一枚大头针2,用力提起一桶水,人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提力,同时水桶也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向下的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完全相反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大小,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A、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二、作图题1,用力的图示法表

11、示下列各力:(1).下图中,A物块受竖直向上1.5牛顿的拉力;(2).下图中,B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50牛顿的拉力;(3).下图中,c的重力为30N;(4).下图中,d物体受到弹力为20牛顿,摩擦力为10牛顿,本身重力为15牛顿。2,重为6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9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3,在图11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94,(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为8N,请在图中作出支持力的示意图。(2)如图2所示,小球被斜挂在竖直墙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图1 图25、作出图A中锤子对

12、钉子的压力示意图。6、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甲中画出水平桌面对“不倒翁”支持力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不倒翁的重心)7、在图甲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8、如图(乙)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9、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11所示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10如图7-2-5所示,一辆重120 N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大小为60 N的向右的拉力作用,请用力的图示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11如图7-2-6所示,斜面上放一个小球,画出小球受到的3 N支持力和2 N沿斜面向上摩擦力的图示。 专题3 弹力和重力一、选择题1、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秤必须竖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